謝莉
【摘??要】幼兒思維是開放性的,想象力豐富,對活潑易記的歌謠容易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音樂教育是對兒童進行全面發展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發展
【中圖分類號】G6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4810(2014)34-0152-01
幼兒在學前階段通常會表現出強烈的好奇心及求知欲,在這一階段,我們不難發現,音樂教學貫穿在整個教學的重要性及迫切性。音樂是表達情緒宣泄情緒的一種重要方式,而幼兒具有喜形于色、內心外露的特點,由此,音樂教育是幼兒和教學間的共鳴點。本文就幼兒音樂教育進行簡淺的分析。
一?幼兒音樂教育的創新
現今孩子音樂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種,每一種都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素質的提升,這對幼兒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1.教與學能力雙提高
幼師在教學中的教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課堂指標,如何在教的同時培養孩子的學習能力是現代音樂教學的關注點。幼兒學習理解能力還很弱,幼師要教幼兒學會學習和怎樣學習,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幼師來說,讓幼兒學會學習顯得尤為重要,而通常這一點,會被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忽略。傳統的音樂教學我們往往只是要求幼兒學會唱,并且記住歌詞,這種死記硬背的方法對幼兒來說不能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這時就需要幼師去引導孩子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去擴充幼兒的知識層面,讓孩子運用大腦來感悟歌曲的表現力。
2.教與用的積極推進
傳統幼兒教學通常只是把幼兒教會,并不會過多地強求孩子的運用能力。如何讓幼兒從不懂到學會,再到運用層層遞進,是現代教育對幼師提出的新要求。在幼兒的音樂教學中,幼師應運用各種各樣的教學形式把整個音樂學習融匯進去。也可以讓幼兒自主發現問題,進行獨自思考,再小組討論,最后由幼兒自己得出答案,教師給予指導。這些學習方法會使幼兒寬泛地學習到各種與音樂有關的知識,同時也可以提高幼兒的求知欲及解答問題的能力。
二?幼兒音樂教育的意義
通過音樂,孩子能夠在音樂的環境中從內而外地改變自己,使自己產生幻想在音樂中流淌的是美妙和智慧。
1.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
音樂能代表一個人的靈魂,甚至讓全世界的人為之瘋狂。音樂隱形地表達人的情感,情感是活躍的表達形態,因此音樂需要全身心的投入和體會。音樂是人內在的情感活動,音樂能發展人情感認知的能力,對于幼兒來說,運動或活動會使自己身心愉悅,從而使機體得到鍛煉,動作更加協調。不同的音樂有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則會使幼兒做出不同的舉動,每一次活動都代表這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同時也會使身心感到無比的舒暢。
2.培養孩子的良好個性
幼兒在對音樂有了充分的認知后,就會隨著音樂的情感宣泄點找到自己最愉快的方式,當然這種表現會出現在幼兒自己的性格及愛好等方面,也就是孩子的個性。好的音樂會熏陶孩子的辨識能力,當孩子看到美與丑、惡與善時能表現出正確的態度。由此,孩子的心靈被一些美好的事物影響,被一些善的事情感動,性格也會變得高尚完美起來。音樂教育是一門陶冶情操、富有藝術感染力的審美教育。
三?幼兒音樂教育的特點
1.審美感受的教育
音樂審美感受是幼兒在學習音樂過程中,產生認識和愉悅的心理體驗。兒童音樂作品往往以反映兒童生活中天真活潑、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思想情緒為主,同時音樂背后的思想情緒會包含稱頌、贊揚、關心、同情、鼓舞、幫助等鮮明的態度。音樂藝術不是單刀直入,而是以生動的藝術形象出現在歌謠里,激發人的感情,給人以啟示,發揮其感染教育的作用,使人領悟其教育內涵。在音樂教育中,無論是進行思想意識、情緒體驗、品德行為等方面的教育,還是進行知識技能、認識理解方面的教育,都需要通過審美感受的途徑來進行。
2.娛樂性
音樂具有娛樂性,這就使天性活潑的幼兒喜歡并且積極地參與。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幼師應選擇一些適合幼兒的歌曲,并引導孩子把這種娛樂性放大,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牢記,把教育通過愉快的音樂形式傳遞給幼兒,讓其在音樂的感受中無拘無束,盡情地表現自己。
3.潛移默化
音樂教育不像其他教育,直截了當地表達,而是通過音樂觸及孩子內心世界,也可以讓孩子發揮自己無窮的想象力。音樂這時就像潤物細無聲一樣播撒到孩子心中,而這種播撒和灌溉往往比直接的說教在孩子心中持續的時間久遠。音樂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使孩子有多大的藝術造詣,這需要一個很長的潛移默化過程。
音樂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為培養幼兒欣賞音樂之美開啟重要的一道門。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索、總結,善于學習、思考和積累,才能使音樂欣賞教育不斷創新、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寶久.淺談幼兒音樂教育的意義[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1(8)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