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約翰·亨利·紐曼在《大學的理想》中指出高校的真正功能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這不僅體現在具備優秀的智育、理論、實踐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符合時代發展的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理念與我們當今的素質教育是不謀而合的,素質教育是時代發展與需求的產物,它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它也必將在社會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高校素質教育的目的是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培養良好的社會公民,這是高校素質教育的使命所在,而當下高校教育中亟需面對的問題,即是擺正文明修身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切實有效的推進高校文明修身教育。
關鍵詞 高校 素質教育 文明修身
作者簡介:李昆明,東北林業大學,助教,碩士研究生。
中圖分類號:G641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9-0592(2014)12-221-02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中華民族整體實力的綜合提升。這不僅體現在經濟的騰飛,外匯儲備的增長,更為重要的是社會的和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塑造溫良恭儉的國民形象,以贏得國際社會對我們民族的尊重。當前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社會整體文明素質的提升明顯落后于經濟發展的步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因而,我們應該充分重視對大學生群體的文明修身教育,將文明修身作為大學素質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本環節,構建文明修身教育的長效機制,以充分發揮大學對全社會文明修身的重要引領、示范和輻射功能。
一、高校文明修身內涵所在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幾千年的文化積淀是中華民族驕傲的資本,也為我們所津津樂道,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物質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負面元素開始侵蝕著平凡的文明:高聳的煙筒剝奪了我們的藍天,高樓林立改變了鄰里之間的交往方式,流水線式的生活節奏麻木了人們的思想,對金錢的欲望蒙蔽了心靈的純真。現代文明發源于西方世界,然而西方人所掌控的現代化進程對中國及其傳統文化卻更多的是異質元素,這是造成我們目前文明缺失的重要原因。對文明的選擇性拋棄所換來的時代發展是不穩定的,當下我們對于時代發展的反思告訴我們,時代呼喚文明修身,與文明相伴成長的時代發展才能真正稱得上發展。
2013年9月19日,《人民日報》發表專欄稱:近年來,一些領域的道德狀況令人擔憂:犬儒主義盛行,人際關系惡化,社會誠信缺失。更可怕的是,一些人其實已經看到了這種情況,但出于一己私利,不是努力去療救它、修復它,而是自覺不自覺地甚至無所顧忌地參與到對它的進一步破壞中。這種犬儒主義與投機主義的態度,比社會道德的損壞更為可怕。文明當經過質變之后,披上“偽文明”的外衣對于文明的沖擊程度尤甚。
當代人如何依托原有的文化基因去融會成現代文明和世界文化的視角,又如何通過文化創新趕上世界的整體步伐從而進入人類文明的前沿?這需要文化建設從最基礎的教育開始抓起,在人的培養上下功夫,從古今中外批判地吸收、更新和聚合愈加豐富的教育元素,在自覺意識層面上重視人才培養的素質水平。反映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高校無疑是最合適的載體,這不僅僅因為高校教育程度較高,同時也因為大學生群體在社會的中堅力量而更容易產生擴散力。高校文明修身教育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直接性的提高了大學生群體的文明素質,間接性的通過大學生這個龐大的群體將文明修身教育的效應擴散到全社會。高校被稱作踏入社會的橋梁,它容易受到社會的影響,同時也會對社會產生反作用力,堅定高校自身素質,提升高校正能量的擴散力,這是高校文明修身教育的內涵所在。
二、文明修身與時代中國
金耀基先生在《大學的理念》中提到:一個大學生應該對人類知識文化有相當程度的了解,對自己民族的文化有一基本的欣賞與把握,同時,他應該養成一種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一種對真理、對善、對美等價值執著的心態。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顯然不能單單通過基礎教育來實現,文化水平的提升并不意味著修養的提升,社會環境的復雜性往往對一直以學子精英自居的大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固執甚至偏執的個性使得他們不在乎選擇的正確與否,而只是執意的堅持下去,對于此,單純的懲罰手段會讓他們更加叛逆,故而文明修身教育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不僅僅因為文明修身本身就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部分,同時文明修身教育的方式恰恰能夠代替懲罰來發揮更好的效果。
哈佛大學的《失去靈魂的卓越》一書提到:“中國在不久的將來預計會達到16億人口。如果沒有很高的素質,會是一個沉重的包袱;相反,則是一個巨大的人力資源。高校將在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上起到關鍵作用。”高校不是獨立的存在,而是社會的組成部分,高校文明修身教育也不是獨立的事業,它需要社會的評判與監督,進而為社會所接納,因此高校文明修身教育要主動、及時地與社會相聯系。高校文明修身教育工作成果要尋求多種途徑推廣,包括報紙、電視媒體的報道,網頁宣傳,高校社會實踐活動等等,推廣中要注重實效與成果,而不是單純的列舉所獲榮譽,讓社會了解高校文明修身教育的出發點與意義所在、所做出的努力、大學生在其中的收獲與改變、高校文明修身教育對于社會和諧的重要性、自身存在的不足等等,從而主動地接受文明修身教育的理念,進而完成高校文明修身教育向社會普及的轉變,達到全民文明修身的目的。高校文明修身教育是一個起點,這個起點要做好、做強、做精、做到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向全民文明修身去努力,真正達到引領社會文化進步的效果。
三、高校文明修身教育實施的具體措施
文明修身體現在日常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點滴細節之中,因此,應當通過多種教育途徑, 使“文明修身”得以潛化和固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