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淇 張宇軒 黃立晨
【摘 要】邊防精神是邊防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體現,是邊防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基礎上,邊防精神表現出具有時代特征和邊防特色的精神文化特質,并以忠誠、奉獻、戰斗和創新為標志,成為廣大官兵扎根邊疆、奉獻邊疆、衛國戍邊的精神動力。
【關鍵詞】邊防文化;精神特質;研究
邊防文化作為邊境地區軍民在戍邊、建邊、管邊實踐中創造出來的精神文化成果,集中體現了這一特殊群體的理想信念、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既是我軍先進軍事文化的豐富資源,也是邊防部隊建設的重要“軟實力”,是新形勢下提高部隊凝聚力、戰斗力、促進官兵全面發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1 忠于使命,服從命令是天職
忠誠是人類社會的基本倫理規范和古今中外軍隊的共同品格要求。邊防官兵自覺投入戍邊守防的軍事實踐,必須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價值追求。聽黨指揮、報效國家,既是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核心內容,也是邊防精神文化的本質體現。忠于作為邊防駐扎部隊的使命。
服從命令是天職,牢記條規法令要使命,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得勝利。任何環境中,只有遵守規則、服從命令,才能取信于人,才能被人尊重;只有遵守規則、服從命令,才能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務;只有遵守規則、服從命令,才能凝聚成工作的集體,成長為能打勝仗的團隊。
新中國建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在國家百廢待興的嚴峻形勢面前,邊防也處于一窮二白的境況。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推進國防建設發展,盡快改變國家有邊無防的落后局面,需要建設一支守衛祖國門戶安全和維護邊疆穩定的邊防力量。也就是從那時起,還沒有脫下戰爭征衣的無數革命軍人,堅決聽從黨的召喚,迅即從祖國四面八方奔赴邊疆,擔負起了一項新的更加艱巨、特殊的使命。他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險阻,投身到戍邊建邊守防中,用對黨、對祖國和人民的忠誠,保證了國家邊防安全和邊疆社會穩定,把忠誠寫進履行使命的實踐中。
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市場和戰場雙重考驗面前,新一代邊防官兵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切實落實黨和國家的邊防政策法規,積極應對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帶來的各種挑戰,頂住西方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圖謀和各種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接受血與火的邊防自衛反擊作戰洗禮,用赤誠之心保衛邊防、支援邊疆建設,保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證邊疆地區安全穩定、社會繁榮昌盛。
2 樂于奉獻,敢于奉獻
軍人的奉獻不僅僅是在流血的疆場。在安居樂業的和平年代,仍有這樣一群軍人,他們扎根在荒無人煙的叢林里,跋涉在空氣稀薄的高原上,堅守在風寒暑熱的哨所中,與野豬為伴,與山鳥為鄰,在祖國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這樣的軍人有成千上萬。他們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割舍了人間的親情,在天涯,在海角,在雪線以上,在荒島之間,挺立起他們那莊嚴肅穆,孤獨而美麗的身軀。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用青春的歲月書寫邊防的詩歌。
吃苦奉獻既是一種高尚的品質,也是邊防官兵實現自身價值的基本途徑。偉大的精神蘊含巨大的價值,形成偉大的力量。邊防精神的一個升華點就是面對艱苦而不怕艱苦,居于寂寞而又不甘寂寞,自覺以邊防為家,不計報酬,不求索取,默默無聞,熱愛邊疆,敬業奉獻,“舍小家顧大家,赤膽忠心為國家”,把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作為人生的價值追求。廣大邊防官兵正是在艱苦的環境中,以樂于吃苦、勇于奉獻的高尚品質,自覺把本職崗位作為實現人生理想的大舞臺,自強不息,奮發圖強,苦中干事業,苦干有所為,出色完成了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鑄就了衛國戍邊的偉大精神,并成為邊防部隊建設中巨大的精神財富。
3 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
邊境地區敵(社)情復雜,其特殊的周邊環境、敏感的民族關系、不同的宗教信仰相互交織,不同文化交融、交流、交鋒頻繁,西方敵對勢力利用文化進行價值觀滲透形式復雜多樣,邊境地區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形勢非常嚴峻。邊防官兵在“四反”斗爭中,堅持拒腐防變,保持理想信念的堅定性、思想道德的純潔性,堅守住了革命軍人的精神高地。
一支具有戰斗精神的革命軍隊,沒有戰勝不了的艱難困苦、沒有戰勝不了的中外敵人。新形勢下,加強邊防文化建設,一定要深刻領會邊防官兵用鮮血和生命澆鑄的戰斗文化的精神內涵,充分利用邊防部隊長期積淀起來的戰斗文化特質,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戰斗精神,努力讓這種文化特質轉變成為部隊官兵的精神特質,培育邊防軍人敢打仗、打勝仗的血性,為保衛邊疆、建設邊疆做出新的貢獻。
4 開拓進取的創新能力,求真務實的實踐能力
保持創新精神是發展邊防文化的內在反映,堅持創新品質是邊防部隊完成執勤、巡邏和擔負多樣化任務的集中體現。邊防部隊的使命任務隨著國家建設發展變化而變化,不同階段具有不同要求、體現出不同特點。邊防任務復雜多變,而且應急、突發情況多,要求實效觀念強、政治標準高。對此,邊防官兵在完成各種任務中,必須勇于開拓進取,吸收新內容,創造新方法,為有效履行使命任務提供有力保障。勇于創新的精神品質,邊防工作表現得尤為突出。
提高求真務實能力,重在提高思想理論素質。堅持求真務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認識規律、把握規律、遵循規律,運用規律去改造主客觀世界。求真不能停留在對事物的外部特征和表面聯系的認識上,而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運用理論思維,借助邏輯的力量和科學的抽象,對客觀情況進行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形成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理性認識。
當前,隨著我國邊防的日益開放,邊防信息化、網絡化和各種新興傳媒涌入部隊建設的方方面面,也為邊防文化發展注入了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優秀因子。邊防文化在繼承中創新、創新中發展,必將展現出更具發展活力的時代精神。
[責任編輯: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