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濤
【摘 要】高職教育做為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以培養具有必要基礎理論知識和擁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為培養目標,高職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將直接影響到應用技術領域的創新水平。因此開展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職教育;學生;創新能力
0 引言
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精神和創新人才的搖籃。高職院校是培養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高職院校學生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將對企業的生產效能及技術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高職院校不僅要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還要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國高職教育研究人員多年來從多個方面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索,雖然取得了很多的成績,較以前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較還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因此開展對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1 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分析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
近年來,在我國高職教育研究人員的努力下,各高職院校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越來越重視,并積極的開展了相關培養體系的研究與實踐。例如,我校成立了大學生創新實踐中心,包括機器人技術協會,電子技術創新協會等專業技術協會,通過專業協會的學習與實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創新意識,專業技術協會定期開展一系列的競賽活動,同時學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技能大賽以及創新大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鼓勵學生參加創新活動,并設立一系列激勵機制和制度保障。同時,學校加大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方面的投入,在硬件方面不斷更新實驗實訓設備,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創新活動平臺,在軟件方面制定了科學的管理制度、監督制度及評價體系,為學生的創新活動提供了制度保障。高職院校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及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與創新欲望。學校鼓勵學生的創新活動,將激發大學生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1.2 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1)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具有創新意識,但不善于利用。高職學生普遍具有創新動機,對創新有一定的認識,但由于學校創新環境的局限及學生不善于創建利用學校的現有條件,由此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2)高職院校學生有創新的欲望,但缺乏毅力。創新過程并不僅僅是智力活動過程,還需要以創新情感為動力,需要具有堅強的毅力。缺乏毅力,高職學生在實際活動中往往是虎頭蛇尾,見異思遷,甚至放棄追求。
(3)高職院校學生思維敏捷,但缺乏創新思維。由于學生受到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學生的思維比較敏捷,但呈直線式,不夠發散、開闊,思考問題不夠靈活、全面,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也沒有太多的新意和突破。
(4)高職院校學生雖然有創新的靈感,但缺乏創新實踐。靈感是短暫的,暫時性的,要將靈感變為現實必須要有較強的創新實踐能力。包括信息的處理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掌握和運用新技術新方法等。
1.3 影響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因素分析
(1)學校的創新環境是學生的創新能力形成和成長的重要因素,將直接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完備的實驗、實訓設備,豐富的圖書資料及網絡資源,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必備條件。教師教學、科研水平以及實踐能力都將對其指導學生創新實踐產生重要影響。學生專業技術協會活動的開展,各級各類技能大賽及創新大賽的組織將培養學生科技創新的興趣,提高創新能力。
(2)學生的創新意識是學生進行創新活動的出發點和內在動力,只有學生具備強烈的創新意識,才能開展創新活動。
(3)創新思維是人腦發現和提出新問題,設計新方法,開創新途徑,解決新問題的活動。敏銳的觀察判斷能力,發散思維能力,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將有助于學生創新活動的開展。
(4)創新學習能力是學生創新成長的關鍵,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的學習與運用,多學科的交叉貫通,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等都將影響一個學生的創新發展。
(5)實踐是學生的創新能力發展的動力,同時也是檢驗學生創新活動成果的重要途徑。有效的實踐教學,專業協會活動開展,專業技能訓練,職業技能培訓,職業技能大賽等都將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2 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2.1 轉變教育理念
創新教育做為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推行創新教育,首先要樹立創新教育的理念,只有教師樹立創新教育的理念,才能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思維。
2.2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做為學校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素質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及科研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其所教授學生的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因此要不斷加強教師的素質建設,鼓勵教師參與教研課題及科研課題的研究,增強教師的科研能力,支持教師參加相關技術領域的各類學習及學術活動,讓教師了解相關技術領域的新技術、新發展,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同時,做為職業院校應注重加強教師雙師素質的培養,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師頂崗培訓、掛職鍛煉計劃,使教師了解企業技術發展,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
2.3 改革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
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已不能完全適應當今的職業教育,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創新意識的形成。學生在學校期間掌握知識的最主要的途徑仍然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也是教師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最佳方式,教師應將創新的思維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之中,因此,要求當今的職業院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改革與創新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教師應根據講授的課程及內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小組討論法等,創新的教學方法,強化了學生職業能力、就業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改革創新教學手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重視優質教學資源和網絡信息資源的利用。使教學手段更加現代化,教學效果更加生動化、逼真化、形象化。提高了教學效率,全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1]。
2.4 強化實踐教學
職業教育是培養某一職業領域專業人才的教育,強調的是實踐教學,要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就必須要做好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要有創新性,實用性,綜合性,應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及社會對本專業學生能力的需求,構建課內實踐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校內實訓與頂崗實踐相結合的實踐教學體系[2]。在實踐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在實踐中強化他們的創新能力和提高他們的實踐技能。
2.5 積極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競賽
做為職業院校應積極開展與專業相關的職業技能培訓及職業資格鑒定,使學生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如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可考取“維修電工”、“CEAC電氣智能應用工程師”等,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可大幅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及職業素質[3]。同時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及設計大賽,如“自動化生產線安裝與調試”技能大賽、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等。通過各種比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提高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
2.6 成立專業技術協會,充分發揮第二課堂作用
專業技術協會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自我實踐的有效途徑,是實現學生因材施教和個性化發展需要的重要方式,其深入開展有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大幅度提高,
3 結語
高職教育中既要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又要注重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做為職業院校的教師,我們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質,改革教學手段與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才能培養出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技能型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左曉琴.以科學發展觀引領高職院校和諧發展[J].中國電力教育,2008,108:22-23.
[2]童少娟.論計算機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現代商貿工業,2009,7:205-206.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