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霞
【摘 要】“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是計劃好的有固定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工作。在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的目的是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不再是簡單地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一個結果,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邊做邊學,把看到的、聽到的、手上做的結合起來。學生在尋找這個結果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增強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鍛煉能力,最后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電工基礎與技能》;探索;實施
1 什么是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是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是計劃好的有固定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的工作。原則上項目結束后應有一件可以看到的產品。在教學中實施項目教學法的目的是把理論與實踐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的創造潛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它不再是簡單地讓學生按照教師的安排和講授去得到一個結果,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邊做邊學,把看到的、聽到的、手上做的結合起來。學生在尋找這個結果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而增強信心、提高學習積極性、鍛煉能力,最后進行展示和自我評價。
2 “項目教學法”在《電工基礎與技能》教學中的實施過程
《電工基礎與技能》課程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由于其不少理論知識比較抽象,內容比較枯燥,好多內容又看不見摸不著,再加上職業學校學生的文化基礎相對比較差,所以學生往往會聽不懂,或聽了以后會似懂非懂,一到課后就不知所學了,或即使記住了,但不知真正含義,更不會應用。他們常常因此而缺乏學習興趣。針對這種情況,重新設計教學內容,想方設法改變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給學生動手實踐的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找到學習《電工基礎與技能》這門課的興趣和樂趣。其具體過程如下:
2.1 確定項目任務
在項目教學法中,項目的選擇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據,既要與書本知識緊密結合,又要有一定的想象空間,讓學生既能運用學過的知識,又可以發揮創造力。項目要有一定的難度,可促使學生學和運用新知識、技能,解決過去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課程內容,分階段選擇幾個小項目:伏安法測電阻、數字萬用表的使用、電阻的串聯、電阻的并聯、電阻的混聯、電壓和電位的測定、單相電度表的連接、日光燈電路、三相負載的星型連接、三相負載的三角形連接、三相電度表的連接。
2.2 制定計劃
項目確定后,學生分別對項目進行討論,查找資料,制定項目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對學生設計的電路,教師不急于給出評價,而是讓他們分別介紹自己設計的電路、應用到的知識及工作原理,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氣氛下,學生開始討論,而教師則作適時引導。如有些學生設計的電路有問題,教師就引導他再看相應的理論知識,讓他慢慢理解,并且不斷鼓勵,使學生能夠完善自己的作品。
2.3 實施計劃
由實驗室統一提供器材,學生實施項目。按照電路的功能,要求學生在教師提供的材料中選擇自己所需的元器件,按照自己的設計連接電路,驗證設計是否正確。教師在提供元器件時,有意識地把多種元器件混在一起,讓學生自己選擇,這樣可以讓他們熟識各種元件。然后開始安裝與調試,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出現或發現很多問題,如:哪些元件裝錯位置,哪里短接,哪里斷路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恰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解決他們遇到的難題,增強他們的信心。
2.4 檢查評估
電路制作完成后,先由學生講解電路的實際應用,分享自己學會的知識,總結項目教學活動的意義。通過總結,使學生找到自己在理論及操作技巧上的不足,然后由教師檢查評分,并指出項目活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因為一部分學生在展示作品時可以很好地按要求實現功能,還有一部分學生在項目實踐中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教師應和學生一起檢查電路,一起分析問題和研究解決的方法。教師要善于總結和比較學生的優點,引導學生學習他人的長處,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在總結評估中得到提高。
3 “項目教學法”實施中應注意的問題
3.1 項目的難易度應和學生的水平相當
項目的難易程度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確定,要讓學生跳起來能摘到桃子,讓每個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都能完成規定的項目活動任務。過難的項目會打擊學生學習的信心,增加學生的畏難情緒;過于簡單的項目缺少挑戰性,會讓學生覺得沒有新鮮感,從而缺少成就感,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
3.2 注意教師角色的轉換
在項目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從講授、灌輸轉變為組織、引導;從講臺上講解轉變為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必須明確自己所擔當的角色,認識到學生的知識不是靠教師的灌輸被動接受的,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主動建構起來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了解學生,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能為學生搭起支架;在學生學習不夠主動時,應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究;在學生完成基本項目后,調動學生的創作欲望,進一步完善項目創作;在項目完成后及時做好評價工作。
3.3 教師的指導要恰到好處
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指導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項目教學法的根本宗旨是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提高技能,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好指導的尺度。即使學生有問題,教師給予的指導也應該是啟發性的,恰當的提示性指導不但使學生記憶深刻,還能鍛煉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志平,蘇永昌.電工基礎[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紹敏.電工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周德仁,孔曉華.電工技術基礎與技能[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薛俊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