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燕 王周紅
【文章摘要】
《現代物流概論》是物流管理專業必修課程,但概論課程的側重概念和體系構建的特點決定了此門課程教學內容略顯枯燥,因此對于該課程的教學改革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在確定課程教學改革目標的基礎上,從教學法,教學手段和考查方式三方面提出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并在實踐應用中證明這些改革手段是可行有效的。
【關鍵詞】
《現代物流概論》課程;教學改革;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
1 《現代物流概論》課程簡介
1.1 課程內容特點
《現代物流概論》是物流管理專業教學的專業基礎課程,其是物流專業課程的概述和對物流系統知識的初步介紹,課程旨在使物流專業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有一個基本了解。其教學目標是通過對本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物流概念的發展;通過對物流組成子系統學習,全面掌握物流各組成部分概念、功能、特征及各作業工作的管理,并建立專業學習的興趣。
1.2 課程地位
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屬于三本院校,學校在面向就業的人才培養體系中,突出其應用型、技能型。本課程是物流專業學生必修課程,該課程開設在大二上學期。
2 課程教學改革目標
《現代物流概論》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必修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基礎性課程,對該課程的學習可以為學生搭建專業學習框架,更全面了解自己所學專業,所以《現代物流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對學生打下專業基礎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是物流專業教學改革中的重要一環。《現代物流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要圍繞著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原有教學模式基礎上,探索適合三本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模式。
3 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3.1 教學法改革
《現代物流概論》課程內容主要以概念、分類、功能、企業物流管理等的介紹為主,由于涵蓋的范圍較廣,內容本身理論深度有限。因此對于本科學生來說,單純的概念性知識的理解并不困難,但是綜合運用相關知識進行企業物流管理的知識掌握又存在缺陷。如果只采用講授法,進行單純的知識灌輸,對于學生來說這門課程較為簡單和枯燥。
日常教學我們主要以案例教學和啟發式教學為主,以本課程的第八章流通加工為例,該章節主要對物流中流通加工的內容和方式進行教學,課本中列出國民經濟中幾種主要物資的流通加工途徑分析,方法有八九種,逐一進行講授,學生必然感覺枯燥,而且容易疲憊,教學效果有限。因此教師采用啟發式教學,例舉國民經濟建設中幾種重要物資水泥、鋼材、木材、煤炭的流通加工,先例出流通加工的對象,啟發學生思考流通加工的方法。在學生充分探討后,歸納總結該種物資流通加工的方法及其優缺點,這樣就將八九種枯燥的流通加工方法歸納為四類重要物資流通加工方法,即使學生掌握了流通加工的內容和方法,又引導學生學會分析物流問題的方法、解決物流問題的手段。
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應針對教學內容多提問,激發學生的討論。同時,可以選擇代表性的案例給學生進行討論,甚至可以創設情境讓學生對應用相關理論進行分析。
3.2 充分應用現代教學手段
多媒體手段的介入,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教學用的PPT、教學視頻案例資料、同類教學視頻課程等都成為現有的教學有益補充。這些手段的主要優點是內容豐富、表現力強,較書本內容更生動,能更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很多視頻資料能有效展示現代先進物流設施設備的應用,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非常有效。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讓學生學習物流的知識,同時還組織學生收集整理目前國內外物流產業發展的相關資料,針對現實問題進行討論,激發思考。實踐發現在正式的教學內容設計中添加相關多媒體教學資料,可以收到極好的效果。
3.3 考查方式的改革
本課程力求注重過程的考查,對于平時教學改革手段的應用測量,主要是對學生課堂討論及一些課前資料準備進行評分。
本課程結束時,為檢驗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在學習完主體內容后,在班級分小組進行學期報告,既學生通過分組分析一個物流企業,對課程所學內容進行思考和運用。報告內容包括對報告對象的市場調查,企業定位,業務概況及企業管理。學生用2周時間進行市場調查分析,然后分組進行報告陳述,并按標準評分,最后成績按平時成績的50%記入期末考核成績中。
4 教學改革取得成效
4.1 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
通過教學改革,學生的學習更有興趣,對自己所學專業有一個大致概念和方向,對于物流系統框架的構建也較好。本課程的改革從2009級物流管理專業開始進行,通過2006級與2009級學生考試考查成績可以發現,教學改革手段豐富后,學生總體的學習狀態更好,對知識的掌握和應用更靈活,期末考試成績有較大提高。
4.2 豐富了教學資源庫
經過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2009級,2010級,2011級和2012級的教學改革活動,不僅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提升,同時,本門課程的教學資源也更加豐富。在物流的各個職能的學習中,都布置學生進行相關市場調查并制作幻燈片進行報告,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且也使我們的教學材料更加豐富多樣。每一級的學期報告整理成冊也可以成為下一級學生的學習討論案例,而且學生的思維比較活躍,這樣的案例也很貼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再加以引導,能更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現代物流概論》課程的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了成績,但仍然存在一定問題。主要是由于學生在本課程開設時仍處于低年級階段,所學專業知識有限,思考分析問題的方式發散性不夠,知識面有局限性,因此在分析案例時,大部分學生的分析較為淺顯,甚至在解決問題時考慮幼稚。在期末學期報告的撰寫也顯得理論基礎薄弱,思考不夠周密。這是未來教學中仍需解決的問題,力求在大一年級其他課程的教學中就加強對學生基礎理論的教育,更多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鶴.高校物流專業教學改革思考[J].科技信息,2012(9):223.
[2]曹明蘭.物流教學改革探析[J].科技世界,2012(29):147.
[3]胡穎.淺析物流教學改革[J].中圍科技財富,2010(10):246.
【作者簡介】
張興燕(1980-),女,漢族,云南昭通人,講師,理學碩士,單位:云南師范大學文理學院,研究方向:區域經濟,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