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瑋
【摘 要】工程造價管理是施工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工程合同價格的前提下來控制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依法用來取得合理的消耗量補償和必要的最大化利潤而開展的各種造價管理活動,是施工管理的重要核心。現在的施工企業管理和計劃經濟下的施工企業管理最主要的區別在于“造價管理”,計劃經濟下的施工企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完成施工任務,這樣將會造成材料的大量浪費以及施工工人的低效率工作。
【關鍵詞】建筑企業;工程造價;合同管理;材料控制;工程變更;工程索賠;競爭機制
0 引言
施工企業工程造價管理,是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在工程實施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在工程合同價格的前提下來控制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依法用來取得合理的消耗量補償和必要的最大化利潤而開展的各種造價管理活動。
1 工程造價管理中的幾個問題
1.1 現場技術人員對施工過程中經濟簽證變更的簽認
很多的現場技術人員只顧施工技術工作,對于施工工程項目過程中的工程量增減未能及時與發包方辦理經濟簽證的變更手續,或經濟簽證中內容模糊等原因,都給施工工程的預結算帶來很多麻煩。而分包隊伍,現場技術人員專業性不強,簽證過于草率內容模棱兩可,并且對建筑術語和定額內容不熟悉,造成經濟損失。
1.2 施工過程中材料人員對材料的控制
現場材料人員采購工程材料的時候, 一定要根據技術人員提供的圖紙以及工程造價人員計算出的預算量來嚴格控制避免浪費。對于特殊材料價格不能滿足現行材料指導價的基礎上,應及時上報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審批認可后才能執行,同時預算部門在結算時調整材料價差。否則,將為結算帶來不便以及材料價格的不準確造成損失。如某項目材料由于現場技術人員未控制好用量,使工程材料費用占工程總造價的80%左右,就加大了工程成本費用導致該項目的虧損。
1.3 技術人員對施工組織上的安排
在施工項目開工之前施工技術人員應該對該工程的施工組織,進行嚴密的施工組織設計,對工程的工期、機械臺班、人員用工的安排要考慮現場工作量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施工組織。
2 在工程造價管理中應該抓好的主要工作
2.1 為了適應市場競爭和作為企業的造價控制, 應該制定企業定額
企業定額的制定應反映企業自身的實水平.施工企業為了控制企業內部的工程造價,并且要適應市場競爭和招投標的需要,應該制定企業定額。企業定額的制定應該體現企業的勞動效率,技術裝備能力,現有機械設備的能力以及真實的反映企業自身的水平,企業定額的制定反映了在常用的施工方式下所需的工期、原料、燃料及材料的消耗,以及企業管理、施工、監理、設計等部門綜合比例情況。此外制定企業定額是提高企業生產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過程。
2.2 為了對建設工程的市場分析, 從而建立專門的分析研究機構
為了對建設工程的市場進行分析,施工企業應該建立一個專門的管理機構,對工程造價的構成及施工企業的市場進行分析研究。并且對工程資料的收集整理和施工過程中發生較多的問題進行專項研究,然后根據施工企業自身的實力和企業定額,調整出適當的工程造價,用來確定正確的投標報價。這樣既節省了工程造價的編制上報時間又提高了工程項目的中標率。
2.3 為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 從而引進競爭機制
具有法律效應的工程價格是通過招投標來簽訂的工程合同,必須也是不能突破的最高限價。施工企業在對該工程項目的構成進行分解時做好細化工作,對外部的競爭形式以及招標條件和中標價格的構成進行分析,用內部的企業定額和管理標準來編制施工工程的各種內部招標價格進行控制,從而達到不突破合同價格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的目的。
2.4 為了促進工程造價的真實合理性, 從而建立中間結算制度
施工企業應及時調整施工過程中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臺班價格,并取得建設方的認同,讓工程造價能夠及時的反映當時的市場價格。這樣就能達到促使工程造價的真實合理性,又能為施工企業及時的收取施工進度款,并且為施工企業對工程建設項目的成本分析提供有力的依據。
2.5 做好工程造價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工程造價結算資料是建設工程造價產生的重要依據,一定要做好資料的搜集、分類、整理及保管工作。合理的確定和有效的控制建設工程造價,其中對工程數據的收集、整理和應用工作極為重要,有必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程數據收集、整理和分析加工的運行機制,對工程數據資源分析利用,進行精加工處理以及科學系統的統計分析,透過工程數據的表面數字去發現其內在的規律,來提高工程數據信息的附加值。為建筑企業內部進行造價分析、對比提供重要依據。
2.6 施工企業要增強索賠意識
索賠就是在發包方或承包方權益受到侵犯時,或者在改變施工合同約定內容的前提下,向對方要求對失去的權益部分所做的經濟賠償或工期等其他方面的補償。索賠的前提條件是要建立在合同的基礎上。這就要求有關人員應對合同基本條款以及含蓋的內容深入了解,理解吃透合同的全部內容和含義。按照合同的約定履行義務,切實維護合同賦予的權益。工程索賠分為費用索賠、工期索賠兩部分。
2.6.1 施工過程中的工期索賠
由于發包方方面原因導致工期延長,要求發包方對承包方延誤部分工期的合理順延,這雖然使承包方工期得到了補償,但是,由此造成的工期損失還必須通過費用補償來實現。如某工程因發包方原因暫停施工,但因承包商對索賠事件處理態度消極,沒有進行合理資源優化調整,承包商就不能對此閑置的人員和設備費用損失進行索賠,造成工程費用減少。
2.6.2 施工企業費用索賠
索賠的重點在于費用索賠,索賠一般通過以下的幾個方面進行索賠。
1)由于發包方原因造成工程停建、緩建,應向施工方進行停工的經濟補償。
2)由于甲供設備、材料以及發包方合同中規定的資金、技術資料等未能按期到達,致使施工單位停窩工的,應向甲方進行停窩工損失補償。
3)由于設計變更等原因造成建設項目與原合同規定的內容有所變化等原因,引起的經濟損失應向發包方提出費用索賠。
4)在施工期間由于施工材料、設備價格的上漲,人工工資的提高等原因造成的經濟損失應向甲方進行索賠。
從以上就可以看出,在施工工程的全過程中要求施工技術人員一定要作好索賠記錄,整理好基礎資料,并隨時以書面材料向發包方、施工監理提出索賠意向。在做好向發包方索賠工作的同時,一定要遵守施工合同條款,避免發包方對承包商的反索賠。同時提出的每一項索賠費用都必須有充分合理的證明材料,以表明承包商對該項目費用具有索賠資格且其數額的計算方法和過程準確合理。
3 結束語
總之,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貫穿于施工企業整個施工全過程中,工程造價管理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工作,需要有關部門有關崗位各負其責密切協作配合來共同完成,為施工企業的經濟利益做好基礎工作。建筑施工企業為了加強工程造價的管理,提高自身的經濟效益,應合理利用各方面人才,建立一套良好的造價管理系統,加強對工程造價實行全過程、全方位的控制管理,使施工企業的工程造價管理水平及經濟效益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朱黎麗.淺談我國目前建設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的現狀[J].沿海企業與科技, 2008(07).
[2]胡瑞新.淺談建筑工程項目造價的有效控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9(03).
[3]許報春,駱建華.實施工程量清單招標加強工程造價管理[J].科技創新導報, 2009(09).
[4]甘文成,田繼平.關于我國工程造價管理改革中的幾個問題[J].建筑管理現代化,2002(04).
[5]王亞聯.加強工程造價管理合理確定工程價格[J].消費導刊,2006(10).
[6]董瑞莉,喻少平.我國加入WTO后工程造價管理發展對策[J].石河子科技, 2006(03).
[責任編輯:張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