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全舟
摘要:隨著中國城市發展進程日漸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城市中,給城市發展造成了嚴重的負擔。可持續發展作為目前城市發展理念,以城市環境保護為基點,通過園林綠化以促進城市生態平衡。但是,從目前中國城市園林綠化上來看,雖然起到了一定的環境保護的作用,但是,距離創建節約型社會相距甚遠。本論文從節約型社會城市建設的角度分析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策略。
關鍵詞:節約型社會;城市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
低碳環保意識的增強,使人們更為注重創建節約型社會,并以此作為共同理念,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園林綠化作為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中的重要環節,要使其發揮生態效應,就要將各種城市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并將其作為重點開發項目來抓,以力求實現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同時,獲得低成本高效益。
一、城市可持續發展
(一)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內涵
城市可持續發展所表達的是城市發展的思想內涵,其中所強調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對于事物發展可延續的環境條件要予以足夠重視,以利于推動其維持發展的狀態。目前中國的一些城市建設都以生態城市發展為目標,可謂是對城市可持續發展狀態的直接表達。從城市環境生態學的角度理解城市可持續發展,是對于城市生命意義的描述,強調城市生態的平衡和可持續發展。
(二)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自然潛力
基于城市資源的有限性,要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就要優化資源并科學開發,循環再利用。通過挖掘城市資源的自然潛力,從科學的角度擴大其自然生存容量。園林是城市中僅有的較為集中開發的城市綠地,起到平衡城市生態環境的作用。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基于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性展開,不僅可以創造社會效益,還能夠帶動城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品牌效應
城市是人文環境為主,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集合體。城市園林不僅是城市自然景觀的塑造,也是發展城市核心理念的人文環境。城市園林的分布與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隨著居民生態意識的增強,人們在城市中生活,在滿足了生存需要的同時,越來越注重精神追求。城市園林綠化發揮著城市品牌效應,還成為了文化交流的場所。屬于城市自身的各種精神財富積累于園林中,通過不同的綠化風格呈現出來,讓城市更富于生機和活力,對促進城市的安全穩定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城市園林綠化維護城市的可持續性,還可以使城市生態的潛在能力發揮出來,使城市生活更為健康而積極向上。要促進城市園林的可持續發展,要從審視城市環境與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作為出發點,鼓勵城市居民自覺地參與到城市生態綠化中來。
二、城市園林綠化是節約型社會城市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
中國城市發展程度的一項重要評價指標就是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其對于城市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其所帶來的城市經濟效益和所發揮的社會功能。低碳生活是當今人們所倡導的生活方式,伴隨著城市居民越來越崇尚綠色生態環境,節約型社會城市園林綠化備受關注。
(一)充分利用園林自然資源
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是指園林綠化中更為講究園林自然資源的充分利用,以較少的資金投入,獲得最大的產出。綜合考慮園林綠化中所需要的各種資源,諸如土地、水資源、綠色植物以及園林周邊的環境,都要從循環經濟的角度出發設計園林運營模式。園林的規劃設計要簡約,符合生態循環理念。特別是在園林規劃設計上,除了要注重工程建設之外,還要將園林養護工作納入到園林管理中。
從資源的角度而言,園林資源極為有限,要將自然資源充分地利用起來的同時,還要通過景觀規劃設計,以使園林景觀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對于園林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要啟動循環可再利用工程,以保護資源為主,園林綠化要以“降低能源消耗,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干擾”為宗旨,提高園林資源的利用效率,以符合節約型社會城市園林綠化的內涵。
(二)設計園林綠化的運作機理
創建節約型城市園林,在確定園林綠化目標的時候,基于園林低成本運行設計園林綠化的運作機理,將園林綠色資源的自我恢復功能與其他資源的循環式利用相結合,將節約型園林綠化的內涵充分地發揮出來。
綠色植物要具有良好的生長環境才能發揮綠化的作用。陽光、空氣和水都是綠色植物賴以生存的條件,為了促進自然資源的和諧穩定,就要合理調節園林的生態群落,通過設置人工植物群落完善空間結構,同時塑造了符合植物生長的綠色植物生長環境。科學調配綠色植物的營養結構,讓綠色植物在園林中健康生長,不僅有效地發揮其綠化的作用,還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閑娛樂環境,也是城市文明的呈現。
三、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中需要面對的問題
(一)對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化認識不足
城市園林的作用不僅是城市的點綴,而是從園林所發揮的生態效益出發,運用自然地貌,配以科學的綠化以改善城市環境。將節約型概念引入到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就會導致城市園林建設與節約型園林綠化之間產生認識上的矛盾。在很多人看來,城市園林綠化就要加大綠化建設投入,形成規模之勢,才能夠系統化實施。很顯然這種認知矛盾是對節約型園林的誤解。從直觀性的表達來看,節約型園林是減少物質使用量,降低成本、降低資源使用。但是,加大園林綠化建設,就必然要加大人財物的投入。事實上,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節約型園林綠化進行理解,就會明白所謂的“節約型園林綠化”并不意味著降低資金投入,而是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各種輔助設施的利用,并對于園林進行精細化管理,以降低不必要的消耗。倡導園林綠化簡約化,并不意味著粗放型管理,而是要使園林綠化充分發揮其生態功能、社會功能,同時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二)城市園林綠化的水資源沒有得以充分利用
城市園林綠化中,水是重要的綠化資源。城市本就是缺水之地,如果由于綠化而造成水資源浪費,就會得不償失。從目前城市園林的灌溉方式來看,仍然以人工漫灌為主,除了城市周邊大型園林之外,幾乎不會采用諸如滴灌、滲灌等等的節水灌溉技術。甚至于一些城市對園林綠化植物的灌溉上,直接使用自來水,嚴重地浪費了寶貴的水資源。
(三)城市園林綠化中沒有對土壤資源提高保護力度
城市園林以人工建設為主,所生產的廢棄物幾乎不會采取再利用技術措施。一些園林在綠化的過程中,將綠化廢棄物,包括修剪后的植物枝干,秋季的落葉等等都作為垃圾拋棄了。事實上,這些物質都是綠地土壤所需要的有機物。由于負責園林建設有關部門沒有對園林綠化系統化管理,不僅沒有對園林廢棄物以充分利用,而且還在廢棄物的處理上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導致資源浪費。從土壤保護的角度而言,園林建設必然會對土壤質量有所影響,如果土質養護被忽視而沒有得到有效保護,就會導致土壤成分破壞。
四、節約型社會園林綠化可持續發展
(一)樹立正確的節約型園林綠化意識
中國是人口眾多且資源不足的國家,特別是城市人口日漸增多,城市環境的承載力日漸薄弱。為此,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要從節約型社會的角度出發,創建節約型園林。節約型園林綠化的重點不僅是綠化建設本身,更是與中國的國情存在著必然的聯系。處于節約型社會環境中,將城市園林綠化作為構建節約型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打造節約型園林綠化系統工程。關于“節約型園林”的界定,會因地制宜地以描述性表達,但是其基本目標都是要對當地的生態環境以改善,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突出本地資源循環利用,那么,園林綠化中,就需要對于城市生態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以評估,制定園林綠化
建設模式,建立在人與自然的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塑造生態良性循環的園林空間。
(二)城市園林綠化要引進節水灌溉技術
園林綠色植物的灌溉,要根據植物生長特點以及園林土壤狀況設計科學合理的灌溉方案。此外,還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調整灌溉時間,以提高水資源可利用率。在園林的綠化工程建設中,引進先進的節水設施。根據園林綠色植物的布局選擇效果良好的灌溉設備,并采用先進的技術,諸如滴灌技術、微灌技術以及滲灌技術等等,都可以防止出現滴漏而造成不必要的水資源浪費。安裝效果良好的灌溉設施,還可以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勞動力使用效率。
(三)城市園林綠化要建設集水工程
園林綠化中,對植物的選擇要從節水的角度出發,以耐旱植物為主。由于植物有較高的抗旱能力,即便是處于干旱季節,植物的成活率也很高。干旱季節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利用膜覆蓋結合土工布防水粉滲透技術,可以降低土壤水分蒸發量。由于園林綠化具有長期性和持久性,所以在城市園林規劃中,要做好集水工程建設。將水分儲存,并對于自然降水以回收利用,提高用水效率。將市政再生水管線引入到園林中,經過技術處理后直接流入集水池中以被再利用。將園林綠地設計為集雨型綠地,以更好地發揮集雨的作用。
(四)城市園林綠化要合理利用土壤資源
城市園林具有質量良好的土壤資源,比如,園林建設中的回填土,園林綠化生產的廢棄物,不僅可以充分地回收利用,而且會與維護園林土壤質量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園林綠化中,就要合理規劃土地,實施集約化管理,以提高土壤資源利用率的同時,發揮環境效益。由于園林綠化空間有限,可以根據園林的規劃特點和地理環境的特殊性,創造屋頂綠地、墻面綠地,打造自然山坡,避免城市園林經過大規模開發后,造成自然生態大范圍受到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園林是城市中妝點的綠地,為創建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而被納入到城市發展規劃中,成為了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城市是人口稠密之地,在工業文明的推動下使得城市經濟環境逐漸完善,但是日益增多的人口數量以及各種不健康的生活狀態,是城市建設中需要面對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為完善城市整體形象,創建節約型社會成為了城市規劃的重點,推動城市向著文明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左艷英.淺析城市園林綠化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關系[J].科技資訊,2012(19).
[2]陸小馬.城市節約型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分析[J].現代園藝,2013(24).
[3]姚紅梅.節約型園林綠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林業科技,2011.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