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岑
【摘 要】節奏有著不可疏忽的、強有力的藝術功能,節奏感影響了動畫傳達信息的準確度,也影響到觀眾的觀看效果。動畫前期制作是一部動畫片的起步階段,充分的前期準備對提升動畫影片的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節奏在動畫前期制作階段中的應用研究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動畫制作實踐。
【關鍵詞】節奏感;動畫影片;前期制作
1 什么是節奏
說起節奏通常我們聯想到的大都是音樂方面的節奏,其實音樂上的節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大自然中處處都有節奏的存在,它的概念是多樣性的,不論是在人文生活中還是自然界中都能體會到節奏的感覺。比如,更迭的四季、連綿的秋雨、運轉的星空、擺動的時鐘、川流不息的街道等等,這一切都給人以節奏的感受。簡言之,節奏是自然、社會和人的活動中一種與韻律結伴而行的有規律的突變,在高度、寬度、深度、時間等多維空間內的有規律或無規律的階段性變化。
2 動畫作品中節奏的含義以及重要性
動畫是將無生命的東西賦予其生命,讓它動起來,動畫不僅僅是可以使所有的無生命的物體擬人化,而且其特殊功能還在于使無生命物質變成有意識的生物并使之運動起來。所以“運動”是貫穿于整個動畫影片始末的核心問題。節奏的根源離不開運動,因此節奏與動畫創作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
節奏有著不可疏忽的、強有力的藝術功能,合理的使用節奏感可以很好地推動劇情的發展,揭示主題,刻畫人物,表現情感,烘托氛圍。節奏感影響了動畫傳達信息的準確度,也影響到觀眾的觀看效果。如果一部動畫影片的節奏處理不當,觀眾在觀看時就會覺得枯燥乏味;相反的,一部節奏分明的影片能使觀眾興趣高漲。因此,動畫片中的節奏感對于加強動畫片的表現力是很重要的。在一部優秀的動畫作品中,把握好作品的節奏感,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3 節奏在動畫前期制作階段的基本應用
動畫前期制作是一部動畫片的起步階段,充分的前期準備對提升動畫影片的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動畫的前期制作中需要就劇本的故事、劇作的結構、美術設計的風格和場景的設定、造型的設定等一系列問題進行反復的探討。首先要有一部構思完整、結構出色的文學劇本,接著需要有詳細的文字分鏡頭劇本,以及根據文字劇本和導演的要求確立美術設計風格,設計主場景和人物造型。當美術設計風格和人物造型確立之后,再由導演將文字分鏡頭具體形象化,繪制畫面分鏡頭腳本。那么,節奏感的重要性在動畫前期制作的過程中具體有哪些體現,我們不妨結合動畫影片前期創作環節對“節奏”加以展開論述。
3.1 節奏在劇本創作中的體現
劇本是一部影片的靈魂,優秀的劇本設定決定著你的作品是否能吸引觀眾的眼球。編劇在寫劇本的時候首先就要構思出一條“起承轉合”的節奏大曲線,“起承轉合”這四個字就是對劇本的完美定義,劇本的節奏感實際上就是在劇情的發展階段里分清哪一段需要簡明扼要的表現,哪一段需要細致入微的刻畫,哪一段要轟轟烈烈,哪一段要耐人尋味。在劇情的發展中,過快的或過慢的節奏感過都會影響觀眾的觀賞效果,讓觀眾感覺心里不舒服,只有在節奏的處理上做到張弛有度、起伏有致才會吸引觀眾。一般來說劇情發展愈激烈,情節變化愈劇烈,那么節奏一定急速強烈;反之,劇情的矛盾沖突緩和,節奏也隨之平穩緩慢。當內容契合了人們的情緒期待時,節奏就會有效地激發觀眾的情感,所以說,動畫電影的主要節奏存在于劇本之中,而優秀的節奏設計則可以讓動畫劇本取得更好的突破。
3.2 節奏對造型設計的影響
造型是一部動畫影片的基礎,可以這么說,動畫片中的動畫角色相當于影視劇作中的演員,對于演員的正確選擇將給影片的成功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我們在設計動畫造型時,角色之間需要互相呼應,事實證明,存在著某些方面對比的群體角色比沒有對比的零散型組合更能夠加深觀眾的記憶,所以在設計造型時往往會采用高低搭配、軟硬搭配、胖瘦搭配、美丑搭配、強弱搭配、繁簡搭配等組合方式。用這種方法使造型呈現出一種既統一又有區別的畫面效果,使造型存在一種相互對比的節奏美,這種造型的方式實際上就是造型中的節奏感。而把握造型設計的節奏感不僅可以區分角色之間的主次關系,加深觀眾的記憶,也關系到動作設計的個性化。動畫片離不開對人物動作的設計,好的動作絕對不是指高難度的復雜動作,如果一個人物在影片中不停的動,那樣觀眾會看得眼花繚亂頭暈腦脹,優秀的動作設計是要突出主要動作,合理加入輔助動作,最終使動作具備一種韻律美——即節奏感。合理的動作節奏不僅利于刻畫人物表現情節,還可以滿足觀眾對夸張想象的心理需求。
3.3 動畫片場景設計中的節奏
動畫影片的場景是展開劇情、刻畫人物的特定空間環境,動畫場景的設計既要有高度的創造性,又要有很強的藝術性。說到場景不得不提及景別,景別是影片主體對象在我們鏡頭畫面中所占的比例,景別與場景設計有著直接的關系。景別是動畫場景中創作節奏的手段,在一組小景別中插入大景別,或者在大景別后跳接小景別,這些都是打開視覺空間或改變視覺重音來轉換節奏的常用方式。在帶有敘事性的動畫片中,利用前進式句型和后退式句型在景別及敘述效果上的對比,交替使用,可以調節節奏。美國動畫影片《花木蘭》在節奏的設計上就非常的出色,在情節緩慢的段落,為了不使節奏變得拖沓,人為地制造了一些緊張情節。如木蘭的奶奶捂眼過馬路的段落中,就用了幾個連續的特寫鏡頭(慌張的人臉特寫、急剎的馬蹄特寫等),后跳接全景鏡頭。利用兩極景別的組接強調了跳躍感,體現出一定的緊張氣氛,景別的組接達到了劇情的要求①。
4 結語
節奏感是貫穿于動畫影片始末的一種不可缺少的藝術手段,它是動畫影片的生命和活力,對節奏的合理運用是影視藝術重要的表現手段,是動畫創作的表現思維之一。動畫創作人員必須具備強烈的節奏意識,解決好節奏問題可以加強動畫片的流暢性、觀賞性以及藝術風格,并且與觀眾建立起一座順暢的溝通橋梁。
【參考文獻】
[1]姚桂萍.動畫影片創作中的節奏設計[J].影視藝術,2009(9).
[2]黃鶴.動畫藝術中的節奏設計分析[J].科學之友,2011(2).
[3]陳會崗.行走的藝術:節奏在動畫電影中的表現[J].藝術理論,2010(6).
注釋:
①姚桂萍.動畫影片創作中的節奏設計[J].影視藝術,2009(9).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