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蘭
【摘 要】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重要途徑,是在課堂教學中把信息技術、課程資源、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語文課程教學的一種新方式,是新課改的一個方向,目的是擯棄低效的教學模式,通過整合,尋求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以求能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學科;整合;作用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拓寬學生語文學習和語文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的有效整合,就是把信息技術融合到語文教學之中,利用其網絡資源,搜集并處理信息,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1 語文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整合,能優化課堂教學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或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或引導學生上網查閱資料,為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信息技術手段借助聲、光、影、像,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把大量的感性材料直接展現在學生眼前,生動、直觀、易于為學生所接受,因而贏得了眾多語文教師的青睞,并被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
1.1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師如能把握教材中所蘊含的激趣點,并有效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視聽等功能來創設一種最佳的學習情境,把語文信息知識形象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激起學生學習情感。
1.2 有利于增加課堂知識容量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文化的不斷發展,知識總量的急劇增加。語文教學如果依靠教科書、教師、學習的參考資料等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大語文的概念正得到重視,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擴大知識的信息量,是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在老師考慮學生的實際,在明確教材及其主次的基礎上,靈活自如地處理、“裁剪”教材,適時引進新的信息,如相關常識、熱點,建黨90周年等。這樣做,課堂與課外就自然地聯系在一起,切實給學生組織出一張完整的知識網絡,從而增加課堂容量,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擴大了廣大學生的眼界,進而提高學習效率。《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意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體現了很強的網絡優勢,能收集更多的語文學習的信息資源,能將教師、學生、圖書館及自建的資料庫的信息更有機結合起來,增大教學的信息量,充分地開發了語文資源。
1.3 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信息技術手段的使用應緊扣課堂教學目標進行,為解決教學重點而服務。教學中的內容如果沒有親身經歷,有時僅憑想象是難以理解的,而要想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就必須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以此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和文本零距離接觸。信息技術手段在這一點上具有著無可比擬的先天優勢,教師在教學時可合理加以運用。如教學《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課時,講到小亨特爬上高高的懸崖卻恐懼得不敢爬下來時,他的父親激勵他一步一步地走下來。亨特信心大增,一步一步地爬下來,終于脫險。作者通過在自己身上發生的一件事寫出無論遇到怎樣的危險和困難,只要把它分成一個個小困難,再把這一個個小的困難解決,就解決了一大困難。這顯得抽象,學生不易理解,于是我在教學中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動畫教學環節:在一高高的懸崖上,小亨特緩慢往下移動,動畫主要表現小亨特的每一小步,特寫在每一小步,突出如何克服一小步的難度,當他到達地面抬頭仰望高高的懸崖時,學生就會理解一個看似很難克服的大困難,是如何一步一步解決的。由于巧妙地運用了信息技術手段,所以學生在短時間內輕而易舉地理解了本文的主題含義。
1.4 有利于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
特定情境是引起學生情感共鳴的導火索,學生的情感變化有一個積累過程,在情感醞釀到一定程度時,需要特定的情境來加以觸發,就能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與語文教學的整合無疑是一種有效地選擇。我聽過一個老師同樣也是在上《斑羚飛渡》,在播放飛渡Flash課件時,老斑羚那視死如歸的神態,那為了種族的延續不惜自我犧牲的震撼人心的場面面,那一聲聲絕望的悲鳴聲在一霎時占據了學生的心靈,“人與自然的關系,善待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體驗一下子引起學生的共鳴,這生動、形象的畫面勝過了教師的千言萬語。
2 語文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整合,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語文教學通過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整合,使得學生學習方式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式轉化為主動學習式,又多了一條途徑。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以下學生學習方式被證明是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分層次教學、多適用于問題的選擇性研究分析、課堂練習和鞏固復習,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盡可能的選擇學習內容的機會。
3 語文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整合,促使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
傳統教學方式是“滿堂灌”,教師有多少知識就傳授多少知識給學生,學生處于被動式接受狀態。當語文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整合時,現代信息技術就會極大彌補了教師知識面的不足,學生想學多少就會得到多少。教師教學方式就會轉化為以“引導、點撥、討論、研究”為主,而無需再“滿堂灌”。教師由“知識傳授者”上升為“學習服務者”。
4 語文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有效整合,可以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
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將語文教學與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我們就必須掌握基本的現代信息技術和語文學科教學的規律,有強烈的課改意識和探索精神,才能根據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的實際需要,找準整合點,以求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加強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專業知識及教學規律的學習,以提高整合能力。如何讓教師把學到的信息技術技能運用到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中,促進它們最佳的整合,根據近年來的經驗,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進行:組織教學課件設計評比、整合設計比賽、優質課評比、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教師的學習熱情得到極大的激發出,教師就會把自己學到的信息技術技能運用到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中,他們自身的業務素質鞏固和提高。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