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文獻資料、專家訪談、錄像觀察、邏輯分析、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十二運青年男子籃球防守的技、戰術進行研究,探討各支隊伍防守戰術及應用特點,找出各隊在防守技術上的差異,為我國后備籃球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青年男子籃球;防守;技戰術;十二屆全國運動會
中圖分類號:G8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9840(2014)02-0068-05
收稿日期:2013-12-20
作者簡介:馬欣(1963-),女,副研究員,研究方向體育運動訓練。
籃球比賽過程中,進攻與防守是一對矛盾體,兩者既相互對立又互相統一,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防守作為攻守的一項,在比賽勝負上起著關鍵性作用。“表演看進攻,贏球看防守”足以看出防守的重要性。現代籃球防守理念在不斷的完善,更加重視對球場區域分析,注重以球為主、人球兼顧,注重團隊防守等先進理念,這就使得籃球防守觀念從根本上發生轉變,防守的方法、手段、行為方式都隨之發生變化。
現代籃球的防守已向著主動出擊、虛實相應、綜合多變的方向發展,防守已經成為一支球隊發展的重中之重。青年男籃是我國籃球的后備人才,通過對十二運會青年男籃各支隊伍防守能力進行解析,找出他們防守中存在的問題,使其在以后的訓練中能夠有針對性地去解決,進而促進我國籃球后備人才的迅速成長。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以參加第十二屆全運會男子籃球青年組比賽的8支隊伍(遼寧、解放軍、廣東、山東、湖北、天津、河北、江蘇)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
收集與籃球防守相關的專著和論文,網絡檢索近年全國體育期刊論文和碩博士論文,了解本領域的研究現狀和前沿動態;通過中國籃球協會的官方網站下載相關技術統計數據。
1.2.2專家訪談
通過走訪面談、電話訪問等形式與10名籃球界的專家、學者進行交流,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為本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1.2.3錄像觀察
對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男子籃球比賽青年組8支隊伍24場比賽的全部錄像通過慢放、回放、定格等手段進行反復觀看,依據研究內容進行觀察、記錄;現場觀摩8場與山東省有關的重點場次比賽,對其對手的防守技戰術進行重點觀察。
1.2.4邏輯分析
將文獻資料、錄像觀察和數據的記錄相結合,把各類信息進行歸納、對比、分析。
1.2.5數理統計
將錄像觀察數據與官方技術統計數據相結合,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錄入,對所得數據進行相關檢驗。
2結果與分析
2.1防守對手得分情況
2.1.1各隊防守對手得分區域統計分析
各支球隊防守對手的得分區域,是依靠對手進攻的區域來確定的。從側面可以大致了解對手的戰術打法。例如:具有強大內線球員的隊伍,是采用強攻籃下還是采用吸引防守;對于沒有突出中鋒的球隊,是僅依靠外線遠投還是遠投和突破相結合。只有對對手的戰術打法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才能依靠這種認識制定相應的對策。各隊防守對手得分區域統計如表1所示。
通過表1發現,各支球隊在得分區域的選擇上都以籃下強攻和三分遠投為主,對于限制區至三分區之間的中距離投籃相對較少,其實這是不合理的,雖然限制區內的強攻更靠近籃下,更容易得分,而三分遠投的分值較高,但是中距離投籃次數的減少在無意間就限制了得分的手段。因此,我們應該根據球隊的特點,將三種得分手段進行統籌安排,使得分手段最優化。正是由于這種得分手段的不合理造成了得分區域的不對等。在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在限制區內限制對手得分次數最多的是解放軍隊和河北隊,限制次數分別為143次和139次。而山東隊限制對手在限制區內得分次數最少,僅為72次,這說明在內線實力上廣東隊和解放軍隊與河北隊的實力是存在差距的。在三分遠投方面,遼寧隊和山東隊在限制對手得分的次數上最多,均為40次,而天津隊和解放軍隊分別以25次和26次排在后兩位,可以看出這兩支隊伍在外線的防守能力較弱。
2.1.2各隊防守投籃和突破情況統計分析
限制對手直接得分的方法就是防守對手的投籃與突破,在防守投籃的過程中球員能做到的就是干擾投籃和犯規,而防守突破能做到的就是防守成功和防守不成功。各隊防守投籃和突破情況統計如表2所示。
通過表2可以看到,每支球隊在防守投籃中對對手造成的弱干擾次數最大,其次分別是無干擾、強干擾和犯規。在防守投籃中只有對對手形成強干擾,才會降低對手投籃的命中率,而強干擾在所有防守強度中的均值排位第三,這足可以說明防守投籃的效果較差。從對投籃犯規的角度來看,犯規的均值為4.1,除解放軍隊犯規次數相對較少外,其他各球隊間沒有明顯差別。從防守突破的數據來分析,除了遼寧隊防守的成功數大于失敗外,其他各支球隊的成功數均小于失敗數,說明在防守突破這一項中,遼寧隊是具有優勢的。從對突破犯規的角度而言,除了江蘇隊的犯規較多外,其他隊伍沒有明顯差異。這說明江蘇隊在防守突破的能力較弱。
2.2各隊常規防守指標分析
我們把各支球隊的常規防守指標分為失分、蓋帽、搶斷、后場籃板、犯規和造對手失誤6項。失分是一支球隊防守效果好壞的最直觀體現,即防守效果好失分低,防守效果差則失分高;蓋帽是反映球員身高和防守技巧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手出手的預判、起跳時機的把握、身體在空中的控制都是進行蓋帽所必須的;搶斷球是具有攻擊性的防守動作,也是防守中由守轉攻的重要手段,搶斷球的成功不僅能夠破壞對方進攻,鼓舞本方士氣,而且為快攻創造有利的戰機;后場籃板球是防守最重要的環節,是爭奪球權的重要途徑,是由守轉攻的起點,成功的控制后場籃板球將對比賽過程形成有利控制;犯規也是衡量球隊防守的一個重要指標,這要根據犯規具體情況分析,犯規隊員是因為體力和移動技術的不到位還是因為防守的攻擊性較強,這兩種犯規造成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造對手失誤指標是防守的一項重要體現,可以直觀地反映出防守強度的大小(見表3)。
通過表3,首先從場均失分來看,球隊的最終排名除了看防守能力外還要看進攻水平,因此我們發現場均失分的多少與最后的排名不存在必然關系,除了遼寧隊的場均失分較少排名第一,其他各隊的場均失分與名次都不相符。河北隊以場均89.5的失分位于8支球隊的首位,而江蘇隊和湖北隊分別以87.2分和85分緊隨其后,這可以看出這3支球隊整體的防守能力較弱;從蓋帽來看,遼寧隊以場均5.7次的蓋帽居于首位,然后分別是解放軍隊和廣東隊,其他各支球隊的場均蓋帽相差不大;再從搶斷數據來看,位于前3位的分別是江蘇隊、河北隊與山東隊,這3支球隊較其他球隊而言有稍微的優勢。我們還發現在搶斷數據中,各支球隊的平均搶斷水平都不低,這是青年隊伍比賽的一個共性,說明各支球隊在比賽過程中的進攻節奏快,失誤多,這還有待在以后的比賽過程中逐步改善;接著從后場籃板球來看,爭搶后場籃板球的次數越多,說明對手進攻的成功次數越少,那么就可以體現出本隊的防守能力就越強。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天津隊以場均28.2個的后場籃板球位列第一,說明天津隊的防守能力還是不錯的,而江蘇隊以場均19.7個后場籃板球排名最后,這樣與江蘇隊場均失分較高相呼應,說明江蘇隊的防守能力較差;從犯規角度進行分析,造成犯規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防守強度的大小、防守隊員的能力等。通過觀看比賽,我們發現天津隊的犯規次數最少,是因為天津隊球員的防守能力較強,防守動作合理。而河北隊的犯規最多,是因為河北隊在防守時采用全場區域緊逼戰術,防守的攻擊性較強而導致的;最后我們從造對手失誤來看,河北隊以場均高達19.6次的造對手失誤居于所有球隊之首,這和他的防守戰術是密切相關的,而解放軍此項指標中的數據最低,場均為13.2次,說明在防守過程中,解放軍的防守強度不夠,不能給對手造成太大的壓力。除此之外,我們還發現,在造對手失誤這個指標中,整體的造失誤次數較高,這說明了參加比賽球員的年齡較小,由于經驗的欠缺,不能從容處理場上的問題,導致失誤很多。這將是在今后訓練和比賽過程中,各支球隊需要著重處理的問題。
2.3防守夾擊補防情況
夾擊是積極主動攻擊性較強的一種防守配合,是防守隊員在局部地區主動造成以多防少的局面,對持球隊員進行夾擊,其他隊員錯位搶斷,破壞對方進攻配合,造成對方慌亂和失誤的一種防守配合方法。使用夾擊技術,對對手實施壓迫式防守,迫使對手無法出手投籃,夾擊死角搶斷球,造成對手忙中出錯,失誤或失去球權。補防則是防守球員在防守過程中失去防守位置,進攻球員有直接得分可能的情況下,防守隊員同伴放棄自己的防守對象進行防守持球隊員進攻的一種防守方法(見表4)。
通過表4可以看出,兩種防守方法在應用的效果上是比較好的,夾擊與補防成功的平均次數都大于失敗次數。其中,在夾擊的應用上河北隊有較為明顯的優勢,說明河北隊球員對夾擊的理解較為透徹,防守的攻擊性、戰術的協同性較強;遼寧隊在夾擊的次數上是比較少的,場均僅為0.7次,這說明遼寧隊防守的攻擊性不強,在防守過程中給對手造成的壓力較小。在補防上,山東隊的優勢較為明顯,場均補防次數可達9.6次,這說明山東隊球員的補防意識較高,整體的防守協作能力較強;而江蘇隊的場均補防次數僅為5.7次,這說明江蘇隊隊員補防的協作能力較差。
2.4防守快攻情況分析
2.4.1各隊防守快攻情況分析
快攻是籃球比賽過程中最簡潔、最有效的得分防守,在比賽過程中如果能有效的應用快攻進行得分,既能夠快捷的得分,又能夠創傷對手的積極性。反過來,如果比賽過程中能夠很好的遏制對手的快攻,那么對于比賽取得勝利將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防守快攻的過程中,除了積極保護后場籃板球,封一傳堵接應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另外,防守快下隊員并提高以少防多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通過表5我們可以清楚分析此次比賽中整體防守快攻的情況:形成防守快攻次數最多的隊伍是湖北隊,場均13.3次,但是完成防守快攻成功次數最多的球隊是遼寧隊、天津隊和河北隊,次數場均均為4次。從各支球隊的防守成功率來看天津隊以微弱的優勢位居第一,成功率為38%,這主要緣于天津隊全隊外線隊員可以及時回防。防守快攻最差的是解放軍隊,成功率僅為23%,這是由于解放軍隊過于依靠內線,一旦被搶斷,往往無法跟上對方快攻。所有隊伍防守快攻次數的均值為10.7,可以看出場均防守快攻次數是比較多的,但是在防守的成功數上各隊的均值僅為2.9次,成功次數不到總數的1/3,說明各隊完成防守快攻的能力較弱,低于成年隊防守成功率。
2.4.2各隊防守快攻效果分析
通過表6我們可以看到,防守快攻質量較高就是要阻止對手得分和造成對手失誤。在防守對手得分的指標上,遼寧隊、天津隊以及河北隊的完成次數最多,所達到的效果最好。而廣東完成的次數最少,解放軍隊的效果最差;造成對手失誤的指標上,河北隊完成次數最多,但是廣東隊的效果最好。江蘇隊的完成數量和質量都是較差的;防守快攻質量較低的指標包括:對手的直接得分、命中加罰、造犯罰球和造犯不罰。我們可以看出以上4項指標中,湖北隊都以較高的次數位居第一,這表明湖北隊防守快攻的能力較弱。從整體的角度進行分析,各支球隊防守快攻總次數的均值為10.7次,能夠遏制對手的次數為5.1次,達到了48%的成功率,總體而言,防守快攻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2.5防守戰術陣型運用及變化
比賽過程中,各支球隊在防守戰術的選擇上是靈活多變的,決定采取何種防守戰術的影響因素各不相同,這些因素既有來自對手的,還包括自身的。籃球比賽過程中,防守球隊防守戰術選擇的成功將對比賽的勝負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表7我們發現,本屆全運會男子籃球青年組比賽中經常用到的防守陣型有半場人盯人防守、區域緊逼、全場緊逼人盯人防守、全場區域緊逼防守和混合防守等。每種防守陣型在比賽過程中都有涉及,從統計數據來看,采用半場人盯人防守的次數最多,其他依次為區域聯防、全場人盯人防守、全場區域緊逼防守、混合防守。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遼寧隊主要采用半場人盯人防守和全場人盯人防守;解放軍主要采用半場人盯人、區域聯防和全場人盯人防守;廣東隊主要采用幫場人盯人防守;山東隊主要采用半場人盯人和區域聯防;湖北隊主要采用半場人盯人和區域聯防;天津隊主要采用半場人盯人和區域聯防;河北隊主要采用全場區域緊逼防守,它的2-2-1全場區域緊逼防守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江蘇隊主要采用半場人盯人防守。各支球隊在選擇防守戰術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這是因為各支球隊的球員配備不同,沒有哪種防守戰術是堅不可摧的,只有選擇最適合球隊的防守戰術才是行之有效的。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各支球隊在防守的區域以限制區和三分遠投區為主,這主要取決于進攻隊員的進攻位置,從側面也反映出進攻隊員在中距離的投籃較少;在防守投籃與防守突破的效果上,都不是很理想。
3.1.2各支球隊在常規的防守指標上,發現場均失分少的球隊排名不一定靠前,但是場均失分較多的球隊排名一定靠后。因此,場均失分是球隊獲勝的關鍵,后場籃板球的保證、蓋帽次數、搶斷次數以及造對手失誤次數的增加是球隊取勝必不可少的條件,在保證防守攻擊性的提前下,減少犯規次數是球隊獲勝的必備要求。
3.1.3各支球隊在補防的次數上明顯大于夾擊,這與球隊采用的整體防守戰術密切相關,也可以從側面反映出各支球隊防守的攻擊性還有待提高。
3.1.4由于是青年比賽,比賽節奏較快,因此比賽過程中的快攻次數較多,相對應防守快攻的次數較多,但是防守快攻成功的次數較少。一方面說明各球隊完成快攻的能力較強;另一方面也說明在防守快攻的能力上各球隊間的上升空間較大。
3.1.5各球隊在防守戰術陣型的選擇上存在差異性,總體上以半場人盯人、區域聯防和全場人盯人為主。
3.2建議
3.2.1從得分來看,得分與限制得分是一對矛盾,這就要求各隊球員無論在快攻還是在陣地進攻中,必須處理兩者的關系。在提高完成快攻的能力和豐富得分手段的同時,還要提高相對應的防守能力。
3.2.2從防守常規指標來看,各支球隊想要取得比賽的勝利,首先,必須重視場均失分的技術指標;其次,在比賽過程中能夠保證后場籃板的同時提高蓋帽、搶斷及造對手失誤的次數;最后,把犯規控制在防守攻擊性的基礎之上。
3.2.3從防守的方式來看,個體防守是整體防守的基礎,從個體防守的細節入手有助于提高整體的防守實力。所以我們應該不斷提高自身防守能力,在自身防守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后,全隊的整體防守實力將會巨大無比。
3.2.4從防守陣型來看,必須重新認識防守陣型的變化理念,不能拘泥于模式。防守陣型不是固定的模式,我們應該掌握各種防守陣型,并能夠靈活應用。
參考文獻:
[1]體育院校專修通用教材.籃球運動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
[2][美]赫伯·布朗.論籃球防守——提高防守能力的要點、技術和練習[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7.
[3][美]厄尼·伍茲.籃球攻擊性緊逼防守[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4]李萬強,王曉明.現代籃球防守技術的發展特點與我國籃球防守技術現狀的研究[J].社會科學學科研究,2011(1):129-148.
[5]朱宏.2010年籃球場地修改對籃球防守技術的影響及對策[J].湖北體育科技,2010,29(2):184-185.
[6]林華.第29屆奧運會中外男籃防守能力指標的比較分析[J].內江科技,2010(2):150-151.
[7]丁哲,田世華,童磊.對籃球運動個人攻擊性防守技術的研究[J].實踐與探索,2010,1(1):202.
[8]蔚永飛.西班牙男籃防守技戰術特點的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