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廣宇
鋼貿企業國際貿易融資問題研究
●謝廣宇
鋼貿企業作為為鋼鐵工業服務的原材料供應商,在鋼鐵工業的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文章以鋼貿企業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鋼貿企業的行業特點以及鋼貿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主要的融資方式,指出了鋼貿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和建議。
鋼貿企業 國際貿易融資 風險
鋼鐵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行業,在我國工業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08年以來全球性金融危機對國內外的經濟增長造成了不利影響,我國鋼鐵行業也遭遇了較大的困難和挑戰。目前,全球經濟在經濟危機后艱難復蘇,鋼鐵行業依然面臨很多問題:生產經營不理想,產能過剩問題依然突出,價格出現劇烈波動,全行業的盈利空間十分有限,環保問題壓力很大、銀行融資額度收縮等等。作為為鋼鐵工業和鋼鐵生產企業提供重要原材料的鋼貿企業,經營多為大宗原材料,例如,進口鐵礦石、煤炭、鉻礦、錳礦、鎳礦、鐵合金、生鐵、廢鋼等。品種多、數量大。企業特點是資金密集、輕資產化、資產負債率高、利潤率低、經營風險高、產業鏈比較長。
國際貿易融資一般來說是指商業銀行針對進出口結算的各個環節提供的資金和信用融通的融資活動,國際貿易融資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減免保證金開證、進口押匯、提貨擔保、出口押匯業務、打包放款、外匯票據貼現、國際保理融資業務、福費廷等。鋼貿企業在國際貿易以進口各種大宗原材料為主,信用證是最主要結算方式和主要的貿易融資方式。商業銀行對鋼貿企業的國際貿易融資額度一般納入統一授信管理,根據鋼貿企業的資質狀況、財務狀況為客戶核定一個最高授信額度,并分別按業務品種的不同為客戶核定一個分項授信額度。鋼貿企業進口商品時一般都是在商業銀行的授信額度范圍內對外開立90天或者180天的遠期信用證,信用證到期后一般采取押匯處理。進一步拓展融資的空間。其他的融資方式手續較繁瑣,融資成本也相對較高,國內大型鋼貿企業很少采用。
鋼貿企業經營的大宗商品通常涉及金額大、價格波動頻繁、采購銷售周期長,對進口方和提供融資的銀行都存在一定的風險。在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中,鋼鐵行業進入微利時代,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銀行對鋼貿企業的的授信額度進一步降低,這使得鋼貿行業的融資成本進一步提高,鋼貿企業的資金持續緊張,風險進一步加大。因此,鋼貿企業的融資風險也在不斷上升。
1.企業套現融資風險。由于國家信貸政策的不斷收緊,鋼貿企業貸款難度不斷加大,傳統的融資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鋼貿企業對資金的需要,鋼貿企業進口商品具有大批量、高貨值、易變現、易控貨、整船運輸的特點,易于進行融資操作。在實際業務操作中,如果鋼貿企業開立遠期信用證為180天,而鋼貿企業拿到現貨銷售完畢不到60天的時間,企業可以使用這筆資金直到180天后再支付給銀行,就相當于有一筆短期融資。國際貿易的套現行為,加大了進口融資的風險。在鋼貿企業資金緊張的情況下,企業可能將該批貨物再次質押給其他銀行或者托盤的貿易公司,以便獲得更多的流動資金貸款,從而進一步放大了進口融資的風險。
2.商品價格下跌和匯率風險。在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下,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鋼貿企業經營困難,利潤率較低。鋼貿企業進口的大宗原材料,涉及金額比較大,進口周期長,貨物從裝港發運到達中國港口這段時間,就存在著價格繼續下跌的風險;如果貨物價格下跌,將來的回款就無法覆蓋信用證金額,從而形成風險。例如鐵礦石10萬噸整船進口,如果單價下跌1美元/噸,鋼貿企業將要承受60多萬元人民幣的損失。鋼貿企業普遍輕資產化,沒有什么實際資產,整體抗風險能力差,除了商品銷售收入作為還款來源外沒有其他收入來源,因此進口大宗商品的融資風險也在不斷上升。
鋼貿企業在國際貿易融資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匯率對融資成本的影響。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改單邊持續升值的勢頭轉為持續波動,對鋼貿企業影響很大。特別是有些商品定價權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時,利潤率極低,加上融資成本和匯率變動所造成的損失,鋼貿企業可能在進口商品時產生巨額虧損。
3.貨物監管風險。國際貿易融資是以國際結算作為依托的,當鋼貿企業完成進口商品銷售之后,所得的利益作為銀行貿易融資的還款來源,融資的去處和還款的來源聯系緊密,因此掌握貨權在國際貿易融資中十分關鍵。如果銀行采用的是貨物質押的話,監管方的風險在貨物流轉中的風險是不可忽視的,監管方的管理能力和資質就直接影響著質押物的有效性。如果監管方資質差,管理不規范,必然會引發銀行授信業務風險。在實際操作中,有些鋼貿企業與監管方或者倉庫方相互勾結,制造虛假倉單進行重復質押,一旦發生違約行為,作為還款來源的貨物可能已經被企業處置掉,或者出現貨權爭議,增加了融資銀行的風險。
銀行應該對整個融資的全流程密切監管,完善風險防控體系。在國際貿易融資前應對鋼貿企業的資質進行詳細考察,除了對企業的規模、凈資產、負債率、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等指標進行考核外,還應注重其經營范圍和經營情況、業務歷史、資質信譽情況以及違規行為等方面的考察;更應針對貿易背景,企業的最終用戶和上下游情況做詳細的調查,包括對監管方進行詳細的考察,考察監管的經營資質,企業信譽狀況,落實倉庫監管。在融資過程中,貨物到港后應及時掌握貨權,落實倉單質押,并注重對倉儲企業或監管倉庫的定期檢查,防止鋼貿企業用貨物進行二次質押融資。銀行應熟悉鋼貿企業融資商品特性、市場行情、交易規則,跟蹤商品銷售價格,貨物的商品價格下跌時,應及時通知客戶追加保證金;對客戶的資信狀礦、財務狀況做動態跟蹤,根據業務的實際情況,對鋼貿企業的授信額度進行動態調整。
從目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來看,外部經濟環境好轉需要時間,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內需下降,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增速有所下降,鋼鐵行業持續低迷。在這種市場秩序日趨復雜的形勢下,鋼貿企業應該建立嚴格的內控體系,針對價格波動風險和匯兌損失風險提前作出預案,針對不同的融資方式對各個環節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加以控制。跟蹤市場行情,踏準市場節奏,進行波段操作,避免經營中的價格風險。針對匯兌風險,鋼貿企業應該根據自身企業經營特點,有針對性地購買銀行的其他衍生產品或者在期貨市場上做套期保值操作,規避匯兌損失風險。如果鋼貿企業進口商品為進口代理,還應該對下游客戶進行充分的資質考察,建立完善的代理進口制度;價格下跌時,及時通知客戶追加貨物保證金,避免發生代理進口的貨物到港客戶因為價格下跌而拒收貨物產生的違約風險。提高企業人員素質,建立培訓機制,加強對相關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從而有效地保證貿易經營的順利進行。
國家正在積極推進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人民幣跨境結算業務對鋼貿企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可以顯著降低鋼貿企業的外匯風險。匯率波動對鋼貿企業進口大宗原材料影響很大,一般的國際貿易都采用美元計價結算,即本幣—美元—再本幣,產生兩次匯兌,鋼貿企業進口原材料到港再銷售最終客戶再購匯對外付款。實際操作中,有些鋼貿企業為了規避波動風險,常常通過銀行進行衍生品交易,雖然可以鎖定一定匯率風險,但會產生額外的費用,增加企業融資成本。如果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可以采用人民幣直接支付,可以有效規避部分外匯風險,節省匯兌成本,降低融資費用,從而降低鋼貿企業財務成本,也有利于提高資金周轉效率,加快資金周轉,也更容易鎖定利潤。
[1]呂均.解析大宗商品貿易融資[J].中國外匯,2010(9)
[2]袁田軍.大宗商品進口融資風險把控[J].中國外匯,2012(18)
(作者單位:中鋼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北京 100083;作者簡介:謝廣宇,碩士,經濟師,研究方向為國際貿易融資)
F752
A
1004-4914(2014)09-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