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琴
摘 要: 對定西市排球運動落后的現狀進行調查訪問及應用相關資料的分析探討,揭示了定西市排球運動落后的原因,提出全面的整改方案和建議。
關鍵詞: 定西市 排球運動 問題 對策
分析定西市排球落后面臨的原因,探究定西市排球發展的新思路和新舉措,促進定西市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重要的是以定西市排球為研究樣本,尋求科學研究的結論為我省排球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實踐的指導思路,展望未來,勾勒出我省培養奧運會排球后備人才的藍圖。
一、落后原應與分析
排球師資的嚴重缺乏是造成整個定西市排球落后的原因。無論在師資的數量還是質量上,定西市的排球在師資力量上存在嚴重不足,相關人力資源低水平人才基本滿足,高質量人才匱乏且分布不合理,經過在定西市口頭訪問調查:通謂縣有40名體育教師竟然沒有一個排球專業教師,安定區和臨洮縣曾為定西市的排球訓練點,全縣分別84名、64名體育教師,但受過高等教育的專職排球教師和教練員分別為5名和2名。遠遠滿足不了訓練的要求,專業水平下降。以至于存在的訓練點被取消,出縣城以外的中小學很少有專業體育教師,定西市學校忽略了排球對全民健身的作用,再加上排球教師和學生比例失調,故定西市排球教學現狀令人擔憂。有關資料《貧困地區農村中小學體育教育現狀與思考》證明:在某些地區高中師生比例1:298;初中是1:316;高校是1:349,師生比嚴重失調,定西市的基本情況也不例外。這樣一來,排球老師的隊伍遠遠滿足不了教學的需要,學校學生人數多,課時多,教師精力有限,使定西市學校無法達到國家規定的要求,訓練點的取消也在所難免。
排球場地與器材是開展學校及社區排球教學的基本物質條件,調查顯示,許多學校體育器材達標率為40%;只有28.5%的學校器材僅達到全國最低標準。
定西市中小學體育經費本類就少,投入到排球中的經費更少,購置的器材本身是低質低價,加上自然的損耗和人為的破壞,更是雪上加霜,器材的不足限制了學校排球教學和課外活動的開展,限制了學生的活動空間,以及器材的有效利用。體育經費的不足使學校排球設施得不到補充,破壞的器材不能及時維修,對學校教學和課外活動的開展產生消極影響。
群眾對排球了解的意識不夠,通過對定西同學的口頭調查表明,有84%的人知道排球,除了從事體育專業的學生、教師、政府行政干部,另外有35.8%的人看排球比賽的賽事轉播。知道2008年奧運會在北京舉辦的不到41.5%,可見定西市群眾對體育的了解還十分不足,更談不上對排球自身的認識,社區群眾的排球意識太差。
經濟是基礎,管理機制是保障。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政府部門對體育的投入基數少,增幅緩慢是西部地區城市體育投入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各有關單位沒有起到積極調動群眾的作用,定西市體委不重視,就定西唯一的市體校來說既無排球場地,又不開設排球課,沒有清楚認識自己的職業。因此,各級政府必須認識到形勢的嚴峻性,應把實施全民健身計劃與實現經濟增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聯系起來,作為具有戰略意義的對策考慮。
二、對策
充分發揮大專院校體育教師專業優勢,培養技術高的排球師資力量改善定西地區排球教師缺乏的現狀。發揮相鄰高校的優勢,多交流,多開設與排球有關的專題講座,借助于他們的師資加強培訓基層排球師資力量。在體育教師待遇問題上,學校領導也應予以重視。學校領導應當從多方面支持和鼓勵他們的工作,對排球教師發揮其特有作用,排球教師應享有的待遇,如運動服、訓練費等,應及時兌現,需要進修學習的排球教師,學校應該創造條件,使其在知識上、能力上具備合格的排球指導條件。
建立層次銜接的訓練網絡,要加強校排球建設,堅持“三從一大”的訓練原則,從難,從嚴,從實際出發,堅持科學大運動訓練,強化隊伍管理,要明確有關獎勵政策,調動冬訓的積極性;每個縣(市)區至少有一所排球訓練基地,受訓總人數不少于50~70人,排球設施設置要注重與全市項目設置接軌,要抓好排球這一項目在學校的建設,爭取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每年通過舉行校與校之間的排球賽事,進行檢測測評估,調動學校建設的積極性,打好業余訓練的基礎。
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抓好場館建設,擴大資金渠道。加強中心城市向周邊城市輻射的場館設施的建設,加強場館的使用與管理,為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我們要認真落實國家總局和教育部門聯合的《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試點方案》精神,結合定西市實際,與教育部門緊密結合,借鑒省內外其他城市的成功經驗,研究制定促進學校排球場管向社會開放的相關意見、管理辦法、收費標準及獎勵措施等。要把學校排球場地的開放工作和青少年排球俱樂部、社區俱樂部等群眾組織的建設集合起來,建立長效激勵機制。
新形勢下,政府要積極探討排球體制創新的新路子,首先要深入貫徹落實省委9號文件精神,加強縣(市)區體育局一個機構兩塊牌子工作的落實,并且保證有專職人員主抓體育工作,為了調動個縣(市)區體育部門積極性,政府也將協調有關部門共同采取適當的經濟手段進一步扶持縣(鎮)體育設施及后備人才基地建設;其次,政府在發揮主導作用、提供公共體育服務產品的同時,要堅持投資主體多元化,同時鼓勵和支持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公民個人依法舉辦排球賽事和發展排球事業。從而建立以政府為主導,全市區積極參與多層次,多形勢發展排球事業格局;最后,完善體教結合模式,遵循“資源共享,優勢(共)互補,責任共擔,榮譽共沾”的原則,共同辦好排球這一項目,共同培養排球人才,鼓勵支持高等學校積極創辦高水平運動隊。
三、結語
通過對定西市排球現狀調查,認為充分發揮大專院校體育教師專業的優勢,培養有技術素質高的排球師資力量以改善定西市排球教師缺乏的現狀。加強場館建設,保證學校體育課的開設,建設層次銜接的訓練網絡,加強學校排球隊建設。積極申請承辦省內外重大排球賽事,充分利用重大賽事促進經濟發展,大力宣傳排球運動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孫仲舂.四川地區農村體育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2006年增刊.
[2]覃雪芹.貧困地區中小學體育教育現狀調查與思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第31卷2005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