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紅
摘要:近年來各類電視綜藝節目層出不窮,而在這些節目中所穿插的一些舞蹈類環節也開始逐漸增多,舞蹈表演要想獲得觀眾的喜愛,首先就要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而舞蹈情感的呈現大多是通過舞蹈語言來傳遞的,這些語言無法通過話語和文字來實現,只能以舞者的肢體語言來展示。而要想將舞蹈表演融入電視綜藝節目中,使其得到更多的發展,就必須加強舞蹈語言在電視綜藝節目中的應用。本文將以舞蹈語言及其藝術特征為切入點,闡述其與電視綜藝節目的關系,并就舞蹈語言在電視綜藝節目中的應用進行相關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舞蹈語言 特征 電視綜藝節目 應用
隨著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我國電視行業也在不斷進步,電視節目類型呈現越來越多樣化,從近幾年電視節目收聽頻率的相關數據來看,綜藝類的電視節目廣受大眾的喜愛,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綜藝節目之所以能夠獲得熱烈的反響,除了因為該節目具有多樣化的藝術表演形式之外,還由于其在節目中穿插的舞蹈環節在一定程度上活躍了節目氣氛,舞者通過相關的肢體動作和舞蹈技巧來呈現舞蹈的語言,也引起了很多觀眾的情感共鳴。因此,舞蹈語言在電視綜藝節目中的應用也開始變得廣泛起來,其不僅拉動了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同時還帶動了舞蹈藝術境界的進一步提升。
一、舞蹈語言
舞蹈的存在是為了表達一定的情感,其語言通過人類內心情感活動駕馭,并主要從造型、技巧與動作三大方面來表現。舞蹈通過肢體動作來傳達情感的信息,舞蹈者的身體已經成為了舞蹈特有的語言表現載體。
(一)造型
舞蹈造型性之所以成為了舞蹈語言的表達方式,是因為其能夠讓舞者在連貫的動作表演中給觀眾帶去一種藝術美感,并在間歇的時間里完美呈現舞蹈的真正內在韻味。舞蹈語言的造型性在于動靜結合中展現美感,舞者身體線條和肢體動作的美感都反映著其內在韻味。如在舞蹈《秦俑魂》中就將舞蹈語言的造型性體現的淋漓盡致,舞者利用形體動作表現出了一個勇士堅強果敢的內心世界,并將其豪情萬丈的英雄形象通過動作完美地呈現在了觀眾的眼前。
(二)技巧
舞蹈語言的技巧性主要在藝術語言的運用過程中展現,并形成一種獨特的動態美感。舞蹈向來都是人體動作化的藝術,越是高難度的舞蹈動作技巧,越能夠表現出舞蹈語言藝術豐富的藝術感。在舞蹈表演的過程中,舞者適當的運用高難度動作技巧進行舞蹈情感詮釋,既能夠展現出自身的舞蹈技術,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升華舞蹈情感,從而更好地體現舞蹈語言的魅力。
(三)動作
舞蹈表演中的動作都經過不斷的提煉與美化,舞者的動作所體現的是動作編導的內心語言,是一種獨特的舞蹈語言表現形式。如在芭蕾獨舞《天鵝之死》當中,舞者通過簡單的雙臂顫動、足尖碎步前進等動作,將編導想要體現的那種對生命的渴望以及與死亡作斗爭的掙扎情感表現得十分傳神,舞蹈動作與舞蹈本身所要體現的情感融合在了一起,其真正做到了運用舞蹈語言傳遞情感的本質。
二、舞蹈語言的特征
舞蹈的創作離不開舞蹈語言的藝術表現,舞蹈作品要以舞蹈語言為主體才能夠進行創作,作為創作情感的載體,舞蹈語言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典型性
典型性的舞蹈語言是指在舞蹈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如刻畫人物、深化主題、發展情節等方面上的一切極富表現張力的細節。在社會不斷發展和進步的今天,人們創作出了越來越多的舞蹈藝術表現形式,優秀的舞蹈作品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絕大多數都是因為其具有典型性的特征。舞蹈語言的典型性特征并不是擁有更多的動作技巧,而是在舞蹈中形成自己獨特的特點,將情感融入舞蹈當中,使舞蹈語言具有鮮明的感情。
(二)形象性
舞蹈語言不同于一般的普通語言,其擁有自己獨特的形象性和語言表達方式。抽象化的語言文字無法表現出舞蹈的藝術魅力,只能通過人們自身肢體動作作為標識來進行表現。舞蹈語言的形象都是跟隨肢體動作來進行一系列化的語言律動。舞蹈形象性的特點決定了其與普通語言的不同之處,舞蹈語言則更趨向于一種組合性的律動。所有舞蹈形體動作在表現過程中都具有不同的意味,從而形成舞蹈本身的一種形象律動。
(三)創新性
優秀的舞蹈作品都擁有鮮明的舞蹈語言來體現作品的形象與內在情感,如果舞蹈語言不具備創新性,那么舞蹈也就失去了核心的靈魂,變得千篇一律而難以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創新性是舞蹈語言的最主要特點,而情感又是舞蹈創作的基礎,舞蹈語言中的創新都是為了更好的體現動作情感而存在的,只有在表演中擁有了創新性的舞蹈語言,才能夠真正引起人們的共鳴。
(四)節奏性
舞蹈中最基本的要素是節奏,舞蹈作品中情感的表達通過鮮明的節奏感來體現,音樂和舞蹈從古至今都是一體,在舞蹈表演過程中享受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是每一個觀眾的內心期望。舞者對節奏進行準確的把握能夠使舞蹈擁有更強的藝術感染力,舞蹈的動態形象歸根結底就是一種節奏性的表現。如在力度的強弱、速度的快慢等等,通過不同的節奏表現不同的情感,并以此傳遞出舞蹈的語言,體現出舞蹈語言的豐富。
三、舞蹈語言與電視綜藝節目的關系
舞蹈語言是舞蹈創作的重要表現手段,而鏡頭是電視節目的主要表現方式。在鏡頭下所呈現出的舞蹈有著其獨特的藝術,作為傳達舞蹈情感的舞蹈語言與傳遞信息的電視綜藝節目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點。
(一)舞臺與鏡頭之間的協調
舞臺的動作所表現出的是不同姿勢的展現,不同的舞蹈有不同的動作,而這些動作中所包含的情感并不相同,其要傳遞的舞蹈語言也不盡相同,在舞臺上所展現的舞蹈動作都需要與鏡頭技能型相關的協調,以此準確傳遞舞蹈情感。舞臺動作主要體現在動作技巧的表演和舞臺的調度上,舞者在舞臺上所表演的舞蹈動作要與節目鏡頭相互融合。尤其是在電視綜藝節目當中,安排給舞臺的鏡頭有限,這個時候舞者就要做到打破原有的舞蹈狀態,盡量將最好的狀態呈現在鏡頭前,從而給觀眾帶去新鮮的視覺感受。endprint
(二)舞蹈、鏡頭與節奏的構成
電視綜藝節目的主題與舞蹈的表演息息相關,在舞蹈肢體動作中,動作幅度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和一張一合之間都要與節目的主旨進行配合。在節目的舞蹈表演當中,音樂是決定舞蹈節奏和速度的重要部分,而鏡頭所呈現的節奏則是通過觀眾視角進行剪輯和切換來表現的,舞蹈、鏡頭以及音樂就構成了電視綜藝節目的整體畫面。鏡頭的運用如果得當,會使舞者的表演更為精美,而觀眾的反響也會更為熱烈。舞者利用節奏來表現舞蹈語言,觀眾通過跟隨鏡頭來尋找情感的共鳴,這三者的完美結合無疑能夠給人們帶來一場良好的視覺與聽覺的感受。
(三)表演者與鏡頭的配合
舞蹈表演中的美感藝術是通過舞者的全身肢體動作來表現的,舞蹈動作的完整性直接關系到舞蹈表演的整體美感。在電視綜藝節目中,舞蹈通常是伴隨著歌曲類節目一同出現的,鏡頭在出場時一般會拉伸到舞者當中進行拍攝,但在演唱者舉起話筒時,鏡頭則會切換到演唱者的臉部,這時舞者的表演一般都不會被全面的收入鏡頭當中。而在這一切換過程中要注重所呈現的具體對象,并掌握好表演對象的舞臺位置,避免背景混亂破壞整體舞臺效果。
四、舞蹈語言在電視綜藝節目中的應用探討
(一)電視節目的舞蹈化
電視綜藝節目從廣義上來看,是現代文化與現代高科技技術結合下的產物,其并不是單一的電視節目,而是包含了多種藝術類型的綜合性電視節目。在電視綜藝節目中包括了音樂、舞蹈、相聲、小品以及雜技等等多樣化的藝術表演,這些藝術通過電視的效果渲染以及空間的變化來形成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電視節目。尤其是舞蹈類的藝術表演,在電視節目越來越大眾化的當下,舞蹈通過舞者的肢體動作來傳達情感,并以此反映社會生活,可謂是一種獨特的新文化藝術。在電視綜藝節目剛興起之時,舞蹈是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手段存在的,并且是節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隨著節目的推進,人們開始發現,單純的舞蹈表演難以引起共鳴,其影響力開始被其他藝術表演所取代,節目無法制造氣氛,也就無法吸引觀眾。因此,如何做好電視節目的舞蹈化也就成了各大電視綜藝節目編導的首要解決問題。
在近年來,電視綜藝節目策劃者開始嘗試將舞蹈與歌曲演唱進行有意識的融合,試圖利用音樂來打開舞蹈在電視節目的市場,并以此為其爭取新的發展。早期的電視綜藝節目中播出過一場非常經典的音樂舞蹈作品《東方紅》,這部大型歌舞作品至今還在被很多電視綜藝節目創作者推崇著,其演出的成功為后來的很多節目提供了良好的創作思想。一般而言,電視綜藝節目中所出現的舞蹈,大多數都是以舞蹈表演為基礎,并運用相關的電視技術來對其進行加工創作,使舞蹈能夠與電視藝術相互融合,相互適應。如在一檔經典的綜藝節目中播出的《向著太陽走》這一舞蹈,該節目的視聽手段較多,舞蹈語言風格也十分的鮮明,能夠為觀眾呈現熱烈的演出氣氛,這是所有電視綜藝節目都希望獲得的效果。該節目中舞蹈是主體,所有節目都針對舞蹈來進行相應的調整,使該電視節目變得更為舞蹈化,從而豐富了節目舞臺,也能夠獲得較好的情感渲染,從而獲得觀眾的好評。
(二)舞蹈節目的電視化
舞蹈節目的電視化,更多的是體現出了舞蹈設計者的整體藝術觀念,并且能夠更為豐富地表現出舞者的內心情感與思想。現如今的綜藝類舞蹈節目創作主要分為直播和錄制兩種。直播類的舞蹈需要涉及到鏡頭的角度以及畫面切換等技術,必須保持畫面能夠完整的呈現在屏幕當中,而錄制類的舞蹈節目則需要通過較多的攝像機進行跟隨拍攝,并通過后期剪輯來進行再創作。不管是直播還是錄制,只要鏡頭進入了舞蹈表演當中,就會給現場的觀眾帶去一定的觀看影響。影響的好壞主要是通過電視鏡頭來表現,如果鏡頭語言使用得當,是完全可以將舞蹈語言通過鏡頭傳遞給觀眾并引起共鳴的,一旦觀眾的舞蹈整體觀看效果得到了提升,就能夠給其帶去巨大的沖擊,使其內心獲得前有未有的體驗。但當舞蹈表演的動作被鏡頭切割和分裂,就會影響到觀眾的整體演出觀看效果,這樣一來,觀眾心里就會產生一定的情緒,影響到最終對舞蹈節目的判定。
舞蹈的表演是為了傳遞情感,而電視的功能是為了傳播信息,要想在電視綜藝節目中進行舞蹈語言的應用,電視節目就要在應用之前充分接受舞蹈所要傳達的語言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傳播的過程中將舞蹈本身所包含的語言更好的通過多媒體傳遞給觀眾。并進行更好的電視節目創作。目前舞蹈表演在電視中的鏡頭跟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舞蹈類節目,鏡頭要一直跟隨舞者的神情和肢體來拍攝,而歌舞類節目則要將鏡頭放在歌手身上,從不同角度去展現舞蹈表演的藝術魅力。舞蹈通過肢體動作來傳遞,作為舞蹈創作中最為重要的部分,在節目錄制的過程中一定要充分把握舞蹈細節,力求給觀眾帶去最完美的表演。因此,舞蹈要想與電視節目相結合創造出新的節目形式,就要更為注重舞蹈語言的表現形式,通過對電視節目的構思、策劃、鏡頭等方面的把握來提高自身表演質量,從而真正使舞蹈語言合理運用在電視綜藝節目當中,并使其成為特色性的藝術。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綜藝節目通過長時間的探索和發展,已經逐漸成為了人們最為熟知的一檔藝術表現形式,而在這一藝術表現形式上所興起的舞蹈表演也開始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舞蹈本身的情感是通過舞蹈語言來表達的,舞蹈語言在電視綜藝節目中的應用,讓綜藝節目變得更為豐富多彩,而由于電視綜藝節目的推廣,舞蹈這門古老的藝術也開始逐漸散發出了自己獨特的光彩,并重新屹立在藝術的高峰。
參考文獻:
[1]黃偉.舞蹈中的語言藝術[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05).
[2]胡軼群.淺談民族民聞舞蹈文化在電視媒體中的傳播現狀——以中央電視臺《舞蹈世界》欄目為例[J].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13,(04).
[3]張春英.情在不言中——試談舞蹈語言的本體特征[J].文化時空,2003,(11).
[4]吳文瀚.電視綜藝節目的娛樂化現狀與發展探析[J].新聞界,2011,(08).
[5]李強,高彥.電視綜藝節目主持教學創新思路研究——以春晚主持語用更迭為例[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1).
[6]高娟.解構舞蹈藝術——再談舞蹈作品中的音樂元素與舞蹈語言[J].大家,201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