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劉彬娜
摘要:貝里尼(Vincenzo Bellini)作為意大利19世紀著名的歌劇作曲家,一生專注于歌劇作品的創作,尤其擅長創作花腔唱法的聲樂作品。《夢游女》是貝里尼最具特色也最受歡迎的歌劇作品。劇中女主角阿米娜的詠嘆調《啊,滿園鮮花凋零》是貝里尼創作的最具有代表性的詠嘆調之一,本文將從寫作背景、曲式結構、樂段處理等方面逐步展開論述,分析并得出貝里尼在歌劇創作方面的藝術特征。
關鍵詞:歌劇 阿米娜 詠嘆調
溫琴佐·薩爾瓦多·卡梅洛·弗朗切斯科·貝利尼(Vincenzo Salvatore Carmelo Francesco Bellini)作為19世紀浪漫時期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與羅西尼、唐尼采蒂并稱是19世紀浪漫主義時期的最著名的三位歌劇作曲家。他最有名的歌劇莫過于《諾爾瑪》、《夢游女》和《清教徒》這三部作品。貝里尼的歌劇深受羅西尼的影響,延續并發展了羅西尼的寫作風格,雖然相比于羅西尼和19世紀后期的威爾第,他可能只是兩座高山之間的鞍部,但他對意大利歌劇的發展,對世界歌劇的發展,貢獻是巨大的,對后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歌劇《夢游女》創作于1831年,從形式上貝里尼采用了常規的布局,但其中具有很高技巧性的歌曲并不單體現于純技巧的展示,而是和動人美妙的旋律交相融合,打動人心,因此有不少非常經典的唱段,到如今這部歌劇依舊在世界各大劇院頻繁上映。
這部歌劇之所以非常受歡迎,與他的題材很有特點不無關聯,那時的人們對于夢游癥的關心程度遠遠超過現在。在最初的故事大綱和歌劇總譜上,作者對夢游癥有著較為詳盡的解釋,這些足以證明當時社會對于夢游癥的重視程度。劇中,阿米娜是一個患有夢游癥的孤兒,她即將和埃爾維諾結婚,但就是因為這個病,影響了大家對她的看法,引起了諸多誤會。直到大家逐漸了解了她患的夢游癥這個病,才得以把誤會解除。貝里尼正是借阿米娜這種病態來表達出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和沖擊。最重要的是當時的貝里尼深受肺結核的困擾,用音樂來表達自己的無助與絕望,同時也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歌劇《夢游女》中最廣為人知的唱段是女主角阿米娜的詠嘆調《啊,滿園鮮花凋零》。整首詠嘆調分為兩段,第一段可稱為《Ah,non credea mirarti》,后一段可稱為《Ah,non giunge uman pensiero》。第一段是阿米娜夢游時對一切失去了信心,大家都不相信她。表達的一種失望之情。而第二段是大家看到了阿米娜夢游后,有重新相信了她,阿米娜心中又充滿了喜悅之情。這是比較典型的貝里尼歌劇詠嘆調風格,前后兩段的對比非常明顯。
在第一段歌詞中反復出現了“che un giorno solo che un giorno sol duro”,意思是一天天的過去,所有的一切好像不復存在。而“Ah, non credea mirarti”是“啊,我不能相信”,這兩句的反復出現表達了女主角阿米娜對得到一切后又失去一切的失望之情,她對愛情、友情、親情失去了信心,一切的一切都好像蒙上了灰色。第二段是非常歡快的一段,由于阿米娜周圍的人重新恢復了對阿米娜的看法,所以阿米娜的愛情之火又重新燃起。她唱出了“Ah,non giunge uman pensiero”,充滿了希望,所有的一切都回到了她的身旁,她的心里非常歡暢,昔日的愛情回到了她的身旁。第二段的演唱重復了兩遍,這兩遍的重復更是強調了阿米娜對生活又重拾了信心。
從曲式結構來看,整部詠嘆調分為兩段。第一部分是女主角阿米娜夢游時所演唱的,是如歌的行板,表現了輕柔的力度、纏綿的情懷和如泣如訴的聲音。這一段是三段體結構,由A段--過渡段--B段組成。A段從a小調開始,多用附點節奏,先通過上行音階推動旋律纏綿地向前運動。后用附點節奏和三連音,通過下行音階,舒展旋律,無奈地收尾樂句。再到過渡段同樣運用了三連音和附點增強了流動性,并轉向a小調的平行大調C大調。到了最后的B段真正轉向C大調,情緒更加激昂,由小調轉為大調之后,力度和情感都有明顯的變化。這樣的轉換符合阿米娜的情感發展,預示著她的愛情將要重見光明。
第二部分是阿米娜重新獲得了本該屬于自己的愛情之后演唱的詠嘆調。整個第二部分是分為A和A1兩個部分,這兩部分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位演唱家對歌曲的把握不同而對第二段做了不同的處理。整個第二部分是降B大調,速度是有節制的快板。貝里尼同樣運用了大量的附點和三連音來表達了旋律的流動性和跳躍性。同時,這一段也是花腔技巧得以充分展示的段落,以此表達了阿米娜的喜悅之情。
作為集許多綜合藝術為一體的歌劇形式,《啊,滿園鮮花凋零》所有的藝術特點主要體現在阿米娜的感情和鮮明的個性上。詠嘆調的開始,貝里尼運用了如歌的行板,婉轉、凄涼同時又賦有深情。當阿米娜被眾人所誤會后所感到的痛苦,整個旋律都表現得淋漓盡致。到后來當阿米娜重獲幸福后,整個旋律歡快,使用了快板,表達了她的喜悅之情。總之,這首詠嘆調的藝術特點非常鮮明,有很大的藝術價值,也體現了作曲家貝里尼高超的作曲技術,他的作品使意大利歌劇更加成熟,鞏固了意大利歌劇在國際舞臺的地位。
參考文獻:
[1]張筠青.歌劇音樂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3]李衛玲.《啊,滿園鮮花凋零》演唱分析[J].黃河之聲,2009,(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