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輝
國家在十七大提出了“弘揚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的號召,表明傳統文化得到了重視,國學教育又將出現在眾人的視線當中,我們中等職業專科學校也不失時機地對學生踐行了“國學教育”,目的是想通過國學豐厚的人文底蘊去促進學生素養的提升,去促使學生道德行為的規范等等。國學涵蓋了十分豐富的內容,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精髓的凝聚,我校在踐行國學教育中開展了一系列活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現簡單說說我在踐行國學教育過程中獲得的一點認識。
一、踐行國學教育的意義非常重要
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不僅凝聚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精髓,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傳統文化的內容包羅萬象,文化藝術、思想觀念、教育科技等等,應該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影響著人類的文明,且貢獻巨大。但是靜觀現在中職學校的教育,發現嚴重缺失了傳統文化的教育,首先表現為學生缺失傳統文化知識,在對中職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中發現了一個讓人心酸的結果,大部分學生居然歪曲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有的學生片面的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喜慶的日子放煙花炮竹,有的學生片面的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中國的一些古董,等等,且這些學生對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冷漠,如一些傳統節日不僅不知道其來源和意義,還壓根就無視這些節日的存在,但是對一些西方的節日卻非常跟風。其次表現為學生缺失傳統的美德觀念,孔門四科中德行排在第一位,其中的寓意就是人之為人必須要德育為先。但是縱觀現在的中職學生,不難發現很多學生在美德方面還是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的,這些學生也懂得道德,只是他們的道德實踐和認知之間出現了脫節現象,如有的學生會亂涂公共場所的墻壁,有的學生會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有的學生會將垃圾隨手亂扔,有的學生會在寢室內和室友斗毆,他們的不道德的行為是不絕如縷。另外還表現為部分學生的生存理念不健康,表現為部分學生沒有社會責任感等等,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以上可見傳統文化的缺失已經造成了嚴重的后果,在新世紀的今天,對職校學生踐行國學教學已經是刻不容緩的大事情。
二、將國學教育悄然滲透到教學之中
在踐行國學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摸索出一條適合我校特色的途徑,將國學教育悄然滲透到平時教學的方方面面。如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我們在教學的環節中對學生滲透《弟子規》的教學,早讀課,走進我校的大門,就能夠聽到朗朗書聲:“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學生們正在誦讀國學教材,國學教材中的內涵潛移默化地感染著學生,讓學生懂得時間的寶貴,懂得誠信的重要,懂得如何盡孝道等等,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我校學生的風貌積極向上。我們還在教學中有效落實《弟子規》的一些內容,在落實中發現,此舉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作用很大,在教師節前夕,我利用班會課時間和學生一起學習了其中“出則弟”的內容,學生在學習中領悟“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 命乃坐……”的內涵,接著我安排學生在課后通過實踐進行鞏固和落實,學生的德育發展明顯得到了提升,如我班的一個學生以前老跟父母抬杠,父母親教育他時從來沒有耐心地聽完就摔門而出,在學校跟老師也常常吹胡子瞪眼,有一次還跟一位年輕的老師打了架。這個學生的美德觀念嚴重缺失,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弟子規》的學習,這個學生明白了很多《弟子規》的內容,也知道自己的言行當初是多么的不道德,這個學生主動去跟父母和老師交流,跟他們道歉,從此后在這個學生的身上明顯看出其道德素養的提高。我校師生一起努力,學生的人格、品德等都獲得了飛躍地發展。
三、在踐行國學教育中提升人文素養
職業學校中的學生存在許多知行不一的現象,這源自于我國職業學校中的不完全教育,重知識和能力,輕道德培養,他們以為只要知識豐富、能力強大就可以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其實不然,這樣的學生到工作崗位后到處碰壁,競爭激烈的社會需要的中職生既要文化水平高,又要工作能力強,更需要中職生道德品質優秀。因此,我校的口號中有“尤重品德”這句話,且在多年的實踐中,我校的收獲是滿滿的,我校學生的人文素養明顯得到了提高,工業文明需要工具性的人滿足其生產方式,中職學校是培養此類工具性人的主要基地,這應該說是中職教育局就市場后誕生的遺憾,如何彌補或者減輕這一缺憾,很多人想借助休閑和娛樂,但休閑和娛樂能夠緩解一時的情緒,卻不能夠解決人們內心的焦慮,假期綜合癥、富士通跳樓等事件可以窺見一斑。于是我們在教學中利用國學中的琴棋書畫去讓學生抒情言志、修身養性,琴棋書畫不是為功利目的設置的學問,能夠化導學生的內心。我們利用《論語》中哲人的思想和智慧去治天下,學生通過學習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師”、“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等的人生哲學和做人的道理,懂得如何樹立崇高的理想,如何錘煉堅強的意志,如何表達合理的原則等,學生在接受國學教育中人文素養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中職學校踐行國學教育不是為了趕時髦,也不能把國學教育當成中職學校教育的主旋律,應該利用國學的無窮魅力塑造中職學生的靈魂和品質,中職學校的教師在踐行國學教育中任重而道遠。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第二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