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會興+蘭躍生
自2011年江西省興國縣被定為全國“雨露計劃”試點縣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的精心指導下,縣扶貧辦積極探索新方法、新途徑,精心組織,狠抓落實,讓更多的貧困學生享受到了“雨露計劃”的春風雨露。
全省唯一的試點縣
據統計,興國縣有農業人口64.69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29.76萬人,在外務工17.3萬人,目前仍有暫未轉移的富余勞力7.74萬人。因此,轉移農村富余勞力成為發展當地農村經濟的關鍵和扶貧開發工作的重點。
今年,興國縣被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為江西省唯一一個“雨露計劃”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試點縣,實現了從學生申報,到村、鄉、縣三級審核全部網上操作,進一步提高了“雨露計劃”實施方式改革試點工作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水平。這不僅意味著當地正在建立專項財政扶貧資金精準扶貧到戶機制,也為下一步在全省范圍內推廣“雨露計劃”信息化管理服務系統奠定了基礎。
2012年,興國共收到兩批次上級扶貧部門“雨露計劃”實施方式改革試點補助指標,第一批2297名,補助資金344.55萬元,已全部撥付到補助對象一卡通賬戶上;截至2013年底,上級下達第二批補助指標1300人,補助資金195萬元,已完成50%的資金撥付。
2013年,興國縣收到的“雨露計劃”轉移培訓試點指標數為1382名,培訓資金106.02萬元,其中對接受職業教育的補助指標為165名,共計33萬元,獲得勞動技能證書的補助指標1217名,共計73.02萬元,已全部補助到申報人一卡通賬戶上。
自“雨露計劃”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興國縣按照省、市兩級扶貧辦領導的指示精神,迅速行動,在工作中堅持邊試點、邊探索、邊總結、邊規范的原則,穩步推進,逐步深化。
“雨露計劃”改革試點工作任務下達之后,縣扶貧辦成立了縣“雨露計劃”實施方式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縣扶貧辦主任為組長,分管副主任為副組長,負責試點工作的開展和實施,并制定了全面細致的工作方案,指派專人負責此項工作。同時,要求各鄉鎮成立相關領導小組,堅持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專業人員具體抓的原則,確保有人管事,有人做事。通過縣、鄉、村三級聯動,為試點工作開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全縣聯動的緊迫工作
興國縣的“雨露計劃”工作開展并非一帆風順。前兩年,縣扶貧辦在實施“雨露計劃”中發現,盡管有財政資金補助(在開展短期培訓工作中,學員的食宿、學雜費用全免;在進行一村一名中專生和一村一名中高級技工培養時,免去全部學費,并享受國家助學補助),但還是有很多農戶不理解,情愿不去培訓而直接去打工,部分農民子女不去讀政府免費的學校,反而熱衷于社會上的高價學校。
通過對10個鄉鎮20個重點村的部分貧困群眾、移民戶、產業大戶及群眾代表的實地走訪,扶貧辦認為這種情況是由于全縣勞動力整體素質偏低和村民缺乏進取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造成的。由于村民長期生活勞作在農村,從農民向產業工人轉變的意識不強,大多抱著“政府要我培訓”,而不是“我要培訓”的消極思想。特別是一些剛走出校門的年輕人,好高騖遠,缺乏腳踏實地的認識,對一些較艱苦、市場需求量大的崗位不感興趣,不能適應如今轉移就業的需要。
為此,縣扶貧辦召開了一次高規格的“雨露計劃”試點工作動員大會,要求各鄉鎮積極做好宣傳動員工作。要將試點工作的主要內容編印在宣傳單上,重點介紹補助對象和標準、補助資金的申請程序以及縣、鄉具體的辦事機構和辦事人員的聯系方式,借此讓更多的貧困家庭能夠了解“雨露計劃”的相關政策,掌握補助資金的申報程序。興國縣扶貧辦還在縣電視臺開辟了專門的欄目,播放試點工作政策知識,提高廣大貧困群眾對試點工作的知曉率。
興國大多數貧困人口居住偏遠,交通不便。縣扶貧辦結合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的“送政策、送溫暖、送服務”活動,要求全體“三送”干部深入貧困村和貧困戶家中與群眾見面,宣傳講解政策,解答群眾疑問,確保符合條件的學生都能享受到補助。
為了確保“雨露計劃”試點任務的完成,在制定實施方案時,縣扶貧辦明確了“戶申請、校證明、村公示、鄉審核、縣審定”的操作程序。凡提出申請的貧困戶,需統一填寫《江西省雨露計劃實施方式改革試點補助資金申請表》,加蓋所屬村委會和鄉鎮政府公章,并附上子女就讀學校出具的學籍證明,報送至各鄉鎮扶貧辦,由各鄉鎮扶貧辦對照補助條件進行補助資格初審,重點確認是否屬于貧困農戶、申請子女的學籍是否屬實等。工作過程堅持公開公正,陽光操作,認真組織申報,并將初審合格的名單交至縣扶貧辦審定。
在確認補助對象時,興國縣堅持“三不準、三不納入、三調查”原則。“三不準”即不準暗箱操作,必須張榜公布;不準優親厚友,必須公開透明;不準平均分配,必須照章辦事。“三不納入”即家庭居住條件較好、具有隱性收入的不納入;沒有經過鄉鎮、村集體研究及張榜公示的不納入;中途輟學和頂崗實習階段的不納入。“三調查”即對有分歧的進行調查,對有疑問的進行調查,對有舉報的進行調查。審核確認后,通過政府網等媒介在全縣范圍內公示,同時在其所屬鄉鎮、行政村進行為期7天的張榜公示。經公示、復核程序后,再確認最終符合要求的補助對象名單。
工作中的寶貴經驗
雖然興國縣的“雨露計劃”試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中也還存在一些不足。
比如少部分鄉鎮、村對個別補助名單審核不嚴格,名單公示后接到了舉報電話,工作人員又得重新進行調查核實,并向舉報人進行解釋說明,加大了鄉鎮、村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