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袖
凈利潤驅動因素分解
行業整體:收入結構改善
2014年中報顯示,16家上市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6197.17億元,同比增長14.1%。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49.24億元,同比增長10.6%。利息凈收入12183.67億元,同比增長12.5%,手續費凈收入增長16.1%達到3526.92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等其他收益項目增長45%至486.59億元。撥備支出增長51.4%達到1866.20億元。
管理效率得到提升。業務和管理費達到4329.34億元,增長了9.5%,低于收入增速;平均的成本收入比下降1.05個百分點至27.65%,其中五大行下降0.81個百分點至26.56%,城商行提升0.62個百分點至26.33%。
凈息差同比提升1個BP達到2.51%,股份制銀行下降1個BP,大行和城商行分別提升2個BP和1個BP。招商銀行和中信銀行下降最多,達到25個BP,平安銀行和南京銀行反彈最多,分別達到33個和30個BP。
收入結構繼續改善。非息收入占比同比提高1.02個百分點至24.78%,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非息收入占比分別為27.77%和17.70%,同比提高5.80個百分點和2.22個百分點(圖1)。
規模擴張和手續費凈收入增長是推動業績的主因。2014年上半年(以下簡寫為“14H”),上市銀行實現凈利潤6908.03億元,同比增長10.72%。歸因分析顯示,撥備支出增長51.45%,導致業績下降7.82個百分點。生息資產平均余額增長11.82%,為凈利潤增長貢獻10.36個百分點,手續費凈收入同比增長16.06%,為凈利潤增長貢獻3.95個百分點(表1)。
2014年二季度(以下簡寫為“14Q2”)凈利潤3444.55億元,同比增長9.66%,規模擴張、手續費凈收入增長以及成本收入比下降是主要貢獻因子(表1)。
從收入結構看,14H非息收入占比提高1.02個百分點至24.78%。2014年第二季度非息收入占比23.27%,環比下降3.04個百分點(表1)。
各家銀行情況
分析各家上市銀行14H業績增長情況,城商行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以下簡稱為“歸母凈利潤”)增速最快,達到15.52%,南京銀行業績增速19.26%,寧波銀行增長18.35%;股份制銀行增長14.57%,平安銀行歸母凈利潤增長33.74%,增速最快,華夏銀行增長18.77%,緊隨其后,光大銀行增長6.22%,增速最慢;五大銀行增速為9.30%,交行增速為5.59%,慢于其他大行(圖2)。
而撥備前利潤同比增長16.32%,股份制銀行增長最快,達到25.7%,大型銀行增長13.18%,城商行增長20.82%。其中平安銀行增長51.74%,招商銀行增長42.15%,南京銀行增長41.78%,位居前三;交行、工行和民生銀行增速位于后三位(圖3)。
看凈息差絕對值,上市銀行簡單合計NIM2.51%,同比提高1個BP。大行最高,均值2.53%,同比提高2個BP,股份制銀行年化NIM2.50%,同比持平,城商行2.49%,同比提高1個BP。NIM絕對值最高的是農業銀行(2.84%),其次是建設銀行和民生銀行(2.74%),建行、招行和民生也處于較高水平(2.72%)。北京銀行最低,只有2.12%。從同比增長看,四大行全面反彈。
從14H業績同比增長驅動歸因分析結果看(表2):
(1)凈息差方面:平安銀行、南京、民生和農行NIM貢獻度較高;中信、招行、北京和交行負向影響更大。
(2)非息收入方面:股份制銀行手續費凈收入依然強勁,平安、招行、中信和浦發手續費增長對業績的貢獻度在10個百分點以上,大行受到監管收費的影響,手續費貢獻度最高的僅為3個點;結構上看,招行、平安和中信銀行非息收入占比改善居前,同比分別提高10.14%、8.40%和8.10%,達到36.08%、29.31%和26.55%。
(3)撥備方面:行業大幅計提撥備1866.20億元,增長51.45%,南京、招行計提增速超過200%,浦發、中信和平安計提增速超過100%;在經濟沒有見底情況下,增加撥備是抵抗風險的前提;
(4)規模增長方面:城商行依然看重規模增速,總資產增速整體平均為22.23%。招行資產增速32.08%,位居榜首,中信銀行資產增速25.44%緊隨其后。中行資產增速16.69%,并不示弱。
在銀行業綜合化和多元化業績貢獻有限情況下,規模增長依然是行業業績增長主要驅動因素;對于部分收入結構優化的銀行依然看好。
分析各家上市銀行14Q2的業績同比增長情況,16家銀行平均歸母凈利潤增長9.46%,城商行增速最快,達到18.24%,股份制銀行增長12.03%,大行增長8.42%。平安銀行業績增長27.30%,南京銀行增長19.40%,寧波銀行增長18.38%,北京銀行增長17.81%,排名前4。
資產負債配置
貸款占比普遍下降
截至2014年6月30日,上市銀行資產總額為104.36萬億元,同比增長13.01%,貸款和墊款余額51.76萬億元,同比增長13.02%,債券投資規模比年初增長16.55%至21.06萬億元,同業資產增長10.54%至28.20萬億元。
資產配置上,和2013年年底相比,貸款占比下降0.75個百分點至50.96%;債券投資占比提高0.04個百分點至20.18%,同業資產占比提升0.71個百分點至27.02%。
大部分銀行壓低了貸款占比,與經濟形勢不明朗有關,只有建行、華夏和浦發貸款占比略有提升;股份制銀行壓縮幅度最大,招行壓縮了6.58個百分點,中信銀行壓縮4.16個百分點。城商行中的南京銀行也壓縮了2.46個百分點。城商行顯著提高了債券投資占比,尤其是寧波銀行和南京銀行,債券投資占比分別提高了5.05%和6.90%;股份制銀行中的民生銀行和中信銀行也增加了債券投資。大行則增加了同業資產配置,農行提升了1.40個百分點,股份制銀行中招行和光大銀行分別提升了5.07個百分點和1.63個百分點同業資產配置,而浦發銀行下降了1.55個百分點(圖4)。
從資產配置可以看出,各家銀行都在自己相對優勢的領域布置重要力量,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偏好債券投資,輕同業,大行作為流動性提供者側重于同業業務(表3)。
負債方面:城商行儲備資金欲望強烈
截至2014年6月30日,上市銀行計息負債比年初增長9.83%至93.31萬億元,同業負債增長10.47%至14.20萬億元,低于同業資產規模和增速。上市銀行總存款增長9.53%,達到77.13萬億元,中小銀行發力,存款增速提高。發行債券增速17.52%,股份制銀行增速顯著提高。
個別銀行上看,招行全面提升負債需求,在存款、同業負債和發債方面都快于同業,預示著招行業務將打破原有制約,再上一個臺階。平安、南京和寧波銀行吸儲能力顯著增強,有意壓縮高成本負債。
在計息負債配置中,存款依然占大頭,高達82.66%,但比年初下降0.23個百分點,同業負債占比提升0.09個百分點至15.22%。大行在存款方面依然有優勢,占比高達86.48%,但下降了0.54個百分點,城商行積極搶占存款市場份額,比年初提升2.97個百分點。城商行的負債結構必然導致其高資金成本和NIM低位運行,但有意減少高成本負債,將利于NIM改善和盈利提升。看各家銀行,南京、平安、浦發和寧波存款占比提升較多,中信、興業和招行存款占比下降較多(表4)。
撥備仍有缺口,資產質量壓力仍在
不良貸款:季度新增未減少
2014年上半年,16家上市銀行不良貸款為5581.80億元,比年初增加771.38億元(增長16.04%),比3月底增加403.20億元,增長7.79%。和3月底比,五大行增長5.95%,股份制銀行增長14.40%,城商行增長7.94%。季度環比看,6月底比3月底增長7.79%,3月底比年初增長7.65%(新增368.18億元),季度增速并未好轉。
用不良總額/貸款總額計算的平均不良率為1.05%,比3月底提高0.07個百分點,六個連續季度中最高。用簡單平均值計算的NPL(Non-performing Loan,不良債權)為0.99%。
繼續增加撥備計提
14H年報顯示,上市銀行依然保持著高撥備覆蓋率,但環比3月底出現20.72個百分點的下降。其中,五大行撥備覆蓋率比3月底下降10.5個百分點,農行和建行都有兩位數的提升;股份制銀行下降22.12個百分點,民生、浦發和興業下降超過30個百分點;城商行下降34.01個百分點,主要是北京銀行撥備覆蓋率下降92.03個百分點。
伴隨著撥備覆蓋率下降,撥備支出一季度同比增長51.45%。
假設14H上市銀行逾期貸款8986.84億元全部轉化為不良的情況下,合計不良貸款14568.65億元,上市銀行現有撥備14182.46億元將無法彌補不良,這是我們監測該指標以來首次出現撥備無法覆蓋“不良加逾期轉化”的情況,可見,上市銀行資產質量并未出現明顯好轉。考慮150%的法定撥備后,需要補充的撥備缺口為7670.50億元,占最新股東權益的比例為11.69%。不考慮農行和北京銀行的超額撥備,需要補充撥備7769.26億元,占最新股東權益的比例為11.78%。
凈息差:見反彈曙光
2014H,上市銀行合計的平均凈息差2.54%,同比提高4個BP,簡單平均NIN為2.51%,同比持平。
單季度看,二季度年化NIM2.56%,環比提高4個BP,城商行反彈最多,15個BP,股份制銀行反彈8個BP。14Q2環比看,各家銀行出現分化,浦發、北京和興業反彈超過20個BP,招行下降14BP,寧波下降8BP(表5)。
經營效率:ROE回落
成本收入比下降
14H上市銀行平均成本收入比27.65%,同比下降1.05個百分點,五大行下降0.81個百分點,股份制銀行下降1.83個百分點,城商行提升0.62個百分點。
單季度看,14Q2上市銀行平均成本收入比為27.92%,環比提高0.51個百分點,大行平均提高1.92個百分點,農行和交行都在2個點以上。股份制銀行下降0.38個百分點,浦發、華夏和中信銀行下降較多。城商行提高0.51個百分點,南京銀行下降3.66個百分點,北京銀行提升4.94個百分點。
凈資產回報率繼續回落
14H上市銀行平均年化ROE為21.16%,同比下降0.94個百分點,股份制銀行下降1.33個百分點,城商行提高0.24個百分點至21.27%。從最近兩年單季度ROE趨勢看,一、二季度好于三、四季度,四季度最差,未來的三季度和四季度,ROE還有進一步下滑態勢。
個別銀行看,14H年化ROE,平安、華夏和南京提升幅度最高,光大和招行下降幅度最大。14Q2年化ROE,南京、北京和華夏同比反彈(表6)。
從趨勢看,自從2008年中期以來,大部分銀行ROE出現下滑,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銀行2012年中期年化ROE超過2008年中期以來的高點水平。但個別銀行未觸及前期高點,開始掉頭向下。
城商行資本消耗過快,再融資開啟
披露數據的上市銀行,14H平均資本充足率12.24%,同比提高0.09個百分點下,城商行下降2個百分點,股份制銀行提高1.13個百分點,大行下降0.30個百分點。南京銀行下降最多,為3.06個百分點,興業、平安和光大銀行提升最多,城商行在資本消耗過快,目前已有再融資預案發布。
2014H16家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9.64%,同比下降0.09個百分點,五大行持平,股份制銀行提升0.40個百分點,城商行分別下降1.53個百分點。由于光大銀行完成H股發行,核心資本充足率提高1.18個百分點,平安銀行提高1.38個百分點,民生銀行提高0.73個百分點。
城商行核心資本充足率下降較多,引起股權再融資開啟。7月17日,南京銀行發布公告,計劃非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10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80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公司資本金。
1月14日,寧波銀行發布公告向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的股票合計不超過3.66億股,募集資金合計不超過人民幣32.39億元,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該預案于8月25日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
在高資本消耗下,我們預計未來發行新型資本工具的銀行會逐漸增加,銀行板塊有望在估值底部企穩。
(作者單位:渤海證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