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
如果沒有從事信貸員這份工作,賈進蘭還是河北張家口市左衛鎮三里臺村的村主任,那份工作比起現在整天下鄉要輕松不少。如果不用整天下鄉,賈進蘭也不會在這7年間更換了三輛摩托車,更不用在下雪、下雨的時候搭兒子的汽車去村里放貸收款。如果她想活得輕松安逸一點,哪怕不工作,僅憑家里養殖的3萬多只雞,年收入就可以超過20萬元。
面對別人的不理解,賈進蘭說:“人活著就要不斷的找事情做,不能荒廢地活著”。現在,她每天穿著中和農信的工作服,背著背包,戴著墨鏡,在她工作所轄片區內穿梭,公文包內的五百多份客戶資料讓她比當村主任時還要更多地走進農戶家里,也讓她找到了內心的平靜,她喜歡這樣貼近農戶,和每一個客戶成為朋友,而不是隔著一張桌子去談事情。




借錢的農戶都是想做事的人,但是農村的事情往往千頭萬緒,不能按死辦法來,同時還要講道理。這些年,賈進蘭也是不斷在摸索中找辦法。上門的時候趕上客戶正在干活,她也會幫著干,事情做完了,才談收款的事情。有的時候趕上客戶辦紅白事,她都會隨份禮,“在農村工作,你替他們想,他們也會替你想”,賈進蘭如此說,如此做。
賈進蘭只是中和農信項目管理公司扎根在農村的普通一員,在我國的貧困地區,有接近1400人像她一樣在為資金緊缺的農戶介紹著無擔保、無抵押的貸款。中和農信項目管理公司是中國扶貧基金會下屬的社會企業,項目分布在全國16個省的112個縣,為19.8萬人提供了服務,其中98.3%的人戶籍在農村,52%是建檔立卡的農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