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芳
摘 要:“‘之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的用法,是高考??嫉闹R點,也是初高中文言文教學的難點。之所以出現教和學的困難,在于對這一用法的解說不嚴謹,把短語和句子的概念混淆?!爸庇迷趩尉渲械闹髦^短語之間使其作單句的成分,用在復句的分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是單句取消獨立性,作復句的分句。
關鍵詞:之;獨立性;用法
一、對“‘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的解說的質疑
“之”既可出現在單句里作主語、作謂語、作定語的主謂短語之中,又可出現在復句的分句的主語和謂語之間。所有的文言虛詞書中對“之”放在主謂之間的語法作用都解釋為:“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化句子為成分”。這樣的解說,將短語和句子概念完全等同,給初、高中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困惑。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將此解說為“在單句中,‘之放在主謂短語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使主謂短語作句子的成分;在復句中,‘之放在分句的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這樣在分析時方向性明確,可操作性強。
二、在單句中,放在主謂短語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使主謂短語作句子的成分
1.放在主謂短語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使主謂短語作主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說》
“師道之不傳”這個主謂短語作“久”的主語。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燭之武退秦師》
“秦之遇將軍”作“可謂深矣”的主語。
2.放在主謂短語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使主謂短語作賓語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而欓T宴》
“臣之不敢倍德”這個主謂短語作“言”的賓語。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读H藺相如列傳》
“秦兵之來”作“患”的“賓語”。
不知東方之既白?!冻啾谫x》
“東方之既白”作“知”的賓語。
3.放在主謂短語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使主謂短語作定語
次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賦》
“孟德之困于周郎”作“者”(地方)的定語。
狂夫之樂,智者哀焉?!妒酚洝ぺw世家》
狂妄的人喜悅(的事),聰明的人對他就發愁。
“狂夫之樂”作了省略的“事”的定語。
4.放在主謂短語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使主謂短語作狀語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在)使者來往(的時候),供給他們缺少(的東西)?!稜T之武退秦師》
秦之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會從于趙。《平原君列傳》
(在)秦國圍邯鄲(的時候),趙國派平原君去求救兵,跟楚國聯合。
“行李之往來”“秦之圍邯鄲”中的“之”使“行李往來”““秦圍邯鄲”這樣的主謂短語意義變為表時間,處在狀語的位置上,作“狀語”。
三、在復句中,放在分句的主語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如,鄰之厚,君之薄也?!稜T之武退秦師》(鄰國的實力雄厚了,你秦國的勢力也就相對削弱了。)
又如,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队|龍說趙太后》(父母愛護子女,就要為他們考慮長遠的利益。)
“之”在“鄰厚”“君薄”“父母愛子”這樣的主謂短語之間取消了主謂短語作單句的獨立性而作復句的分句。
有的虛詞著作把“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中的“之”解說為“假設連詞”或“湊足音節,舒緩語氣”,但都和他們著作中的“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化句子為成分”相矛盾。如果說“之”作假設,那它只出現在這一種句型中,沒有普遍性,又無可與其他假設虛詞互換的佐證。我們把這樣的句式進行歸類分析,從字數上看這種主謂短語之間加“之”為奇數的句子是常態。從誦讀的語氣看,這樣的句式中“之”提頓和后面內容呼應性明顯,形成假設的語氣。“湊足音節,舒緩語氣”自然也就不正確。
參考文獻:
[1]尹君.文言虛詞通釋.廣西人民出版社,1984-12.
[2]于長虹,韓闕林.常用文言虛詞手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