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
摘 要:通過揭示河南省部分民間體育社團發展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在理論上為深入研究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建設提供新的理論思路;在實踐上為加快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建設,深化大眾體育管理體制改革與轉變政府職能,促進多元化全民健身體系的完善提供一種新的對策。
關鍵詞:民間體育社團;全民健身服務體系;理論
一、民間體育社團的地位與作用
民間社會團體是人們為了實現一定的宗旨,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規自愿組成的非營利性的社會中介組織,是人民群眾社會生活的基本形式之一。本研究把民間體育社團界定為:社會成員為實現共同的體育目的,參與同一體育社會活動而自愿組織起來的寬松的社會群體。作為一種非政府機構,它承擔著政府的一定的社會性、公益性、事業性的社會管理與協調功能,成為政府與社會聯系的紐帶。
民間體育社團的快速發展,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普遍關注。縱觀當今世界體育發達國家,尤其是那些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的國家,體育社團組織已經成為他們發展體育事業的主要組織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的各種社會資源不是全部由政府壟斷,而是大部分被分解到社會的各個利益群體。要使體育運動的發展不斷滿足各個利益群體和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就必須有一種社會化的組織形式來適應這種需要,而社會團體則是最佳的一種組織管理形式。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以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為研究對象。具體以暴走團體、自行車協會、河南省長跑協會、河南省足球協會等民間體育社團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比較法等收集、查閱并研究了大量的有關文獻資料。
三、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存在的問題
1.整體基礎薄弱
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的整體基礎薄弱在客觀上形成了對民間團體的社會需求不強。近年來,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無論是在社會參與程度,還是在開展體育活動的獨立性上,與體育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目前民間體育社團還沒有形成統一規劃,缺乏引導和宏觀調控,有些社團有名無實。
2.機構不夠完善,人員配備不合理
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的組織形式主要有:掛靠行政的組織形式、社區內的組織形式、自由組合以及家庭(鄰里)組合。上述從管理角度劃分的體育社團,在組織機構上都存在缺陷,絕大多數尚未實現實體化。部分體育社團離不開“政府人”,其運作中的實質性問題都過多地依賴于政府部門解決,這樣必然影響社團運作的公正性、社會性,無形中阻礙著社會體育團體實體化的進程。此外,體育社團內部人員的分工職責也不明確,成員所享受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也不明確。不少體育社團的工作人員是由隸屬部門的人員兼任的,由于客觀原因,這些工作人員雖有工作熱情,但難以集中思想開展社團工作。有的社團虛設人員較多,實際做事的和真正愛好該社團活動的人少,造成社團組織運轉不靈。有些社團則由積極分子帶動活動,往往隨著這些骨干成員的變動對群眾性體育社團的影響較大,有時會使其陷入癱瘓狀態。
3.基本功能不到位,活動經費無保障,理論研究不同步
不少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由于規模、資金、項目、人員、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在實際運行中難以實現社團的基本功能。有些體育社團出現了部門工作與社團工作相互替代的情況,影響了社團自身功能的發揮。有的體育社團在實際運行中,以部分功能的發揮代替了整體功能的發揮。除少數體育社團外,許多體育社團既無會費收入,又無其他經費來源,主要依靠單項活動贊助,自立能力差,難以組織起具有一定規模的社團活動。另外,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理論建設、理論指導及理論研究方面存在著較為嚴重的滯后與不足。
四、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的發展特征
1.獨立性
由于國家在構建全民健身體系過程中,沒有借助制度手段把民間體育社團這一新型社會組織納入其體制框架,這就更進一步地突出了民間體育社團作為一個組織所具有的相對獨立于體制之外的特性。因此,它往往有自己的領袖,其領袖不是任命的,而是由個人的體育技術指導才能、健身經驗、品質、威望等因素自然形成的,在體育活動這一群體中往往有較強的實際影響力。
2.性質廣泛性
河南省大量的民間體育組織自發地建立起來,如暴走、健美操、街舞、單車聯盟等。這些民間體育社會團體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基礎,是構建全民健身體系的最基本的社會組織,是群眾體育發展的基石。
3.草根性
河南省民間體育組織所能表述的是一種非主流、非正統、非專業或曰愛好者,甚至純天然出自民間草澤的人所構成的社會體育群體,他們使之區別于那種故步自封、唯我獨尊的所謂正統的、主流的聲音,有其獨立存在的理由和獨特優勢,對社會體育的發展起著很大的作用。
4.團成員的自愿性、易變性
人們加入民間體育社團是自愿的。已經加入民間體育社團的成員若想要退出這一群體,也是自由的。由于民間體育社團是一種松散的社會組織,組織的聚合邊界不清晰,組織化程度較低,變動性較大。很多成員對民間體育社團只存在意向性傾向,并沒有強烈的體育社團認同和公開的行為反應,因此其成員的結盟基礎不穩固,即沒有正式組織約束;這就使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的人員流動較大,形成社團成員的易變性。
5.橫向聯系閉合性
它是指各個體育社團之間存在著級別和權力的對等性,導致了任何的體育社團都是一塊獨立的領地。一級級的體育政府機構與一級級同構的體育社團組織形成了整個調控的連接,而橫向卻是封閉的,沒有任何聯系的。
五、建議
1.樹立以人為本的體育發展理念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政治經濟形勢變幻莫測,各種發展觀也在發生相互沖擊和碰撞。為了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我國政府正在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全球化對我國大眾體育的發展提出了市場化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以人為本”的大眾體育發展理念。因此,后奧運時期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與市場經濟確立的雙重背景下,如何使全社會特別是市場主體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是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發展中必須關注的一個問題。
2.認真做好民間體育社團的培育發展工作
民間體育社團注冊登記要繼續堅持從嚴把關的原則,大力培育有利于促進體育發展的社團組織,積極發展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體育文化健康類社團組織,努力扶持那些激勵先進、幫扶弱勢群體的公益性體育社團組織,從嚴控制各種特定群體類社團組織,努力使社團組織在數量、種類、布局、結構上得到優化。
3.扶持民間體育社團可持續發展
在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中,“營利”與“公益”完全可以并行不悖、共同發展。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雖具有民間性和非營利性的特點,但政府在制定管理政策時可以也應該考慮給予其一定的贏利空間,除了稅收優惠政策以外,還要研究民間體育社團組織的財務制度、人事交流、工資福利、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等各項制度,在政策上給予有力的扶持,幫助民間體育社團解決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增強其活力。
4.建立民間體育社團工作者與志愿者的培訓體系
加強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工作者的培養,是為了使他們真正了解社團工作的性質、特點、任務和方式,使民間體育社團管理真正區別于政府部門的管理,更好地為體育愛好者提供服務。為加強公民的社會責任感和為他人服務的人文精神,體育部門要不斷加大宣傳力度,培養民眾志愿服務的觀念。
5.健全民間體育社團的監督機制
對民間體育社團的監督,國外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監督機制,有來自管理機構的監督,有廣泛的社會監督,如輿論監督、競爭環境的監督、捐贈者的監督以及服務對象的監督,還有體育社團行業自律機制。而河南省民間體育社團的監督機制還很不健全。因此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監管力度,借鑒國外的完備機制,制定相關規章制度;加大開放力度,允許新聞媒體給予足夠關注;擴大積極影響,引起民眾應有的社會關注,已形成良好的監督環境,促進體育社團的運作和發展。
參考文獻:
[1]謝玲麗.關于我國社團發展的幾點理論思考[J].中國民政,2000(2):41.
[2]宋繼新.論中國體育管理體制組織結構的改革與發展[J].體育科學,1998(21):12-14.
[3]盧元鎮.論中國體育社團[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6(19):1-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