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霞
摘 要:良好的英語語感對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要學好英語,就必須具備良好的語感,教師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感,加速學生英語語感的早日養成和優化。
關鍵詞:語感;英語語境;音形結合
良好的英語語感對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英語的語感對英語教學和運用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加強對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不僅有助于理解詞匯,還能起到幫助應用英語的效果。英語的語感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感覺,包括對語音感受、語意感受、語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對英語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們對英語語法法則或語言組織方法的掌握和運用,語感來自語言實踐,又指導語言實踐,因此,要學好英語,就應具備良好的語感。學生平時做題或考試中,有時感到句子看起來很順眼,讀起來很順口,能準確判斷出答案,但又說不出原因,這實際上是語感在起作用。雖然語感是隨著語言實踐的積累產生的,但不同學生由于語感能力和語言實踐量的不同而存在差異,所以教師必須采取措施培養學生的語感,加速語感的形成和優化。在實際教學中應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的良好語感。
一、培養學生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來學習英語
在學生英語啟蒙教學中,教師應該盡量減少使用把英語翻譯成漢語的方法教學生,讓學生不能對母語有較大的依賴,這樣有助于學生培養英語的思維,可以更好地掌握詞匯及句子。由于英語和漢語有些地方差別較大,英語教師可能有這樣的經歷,即有些英語詞句很難用漢語解釋,甚至越解釋越難的現象,如果遇到一些生詞,教師就應給出一些包含該詞的句子,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去理解和體會,所給出的語境應盡量和該詞所處的語境相似,而且是學生熟悉和容易接受的,這樣可以給學生理解該詞以鋪墊,達到幫助學生理解詞的目的,有了增強語言實踐的量,也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運用英語思維的習慣,這也對學生做閱讀理解題有較大的幫助。
二、培養學生善于積累的習慣
在小學和初中階段,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多背讀對話和課文,即讓學生輸入大量的語言,這樣學生可以積累更多的語言,才能為說英語打好基礎,學生可以逐漸學會運用英語,同時讓學生養成記筆記的習慣,平時摘抄一些有用的、簡單易懂的短語和句子,經常閱讀和背誦。英語寫作也是學生積累知識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可以將閱讀和背誦的知識以寫的方式輸出,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用英語的思維和習慣去寫作。因此,語言積累對培養語感也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三、營造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的氛圍
語境對培養語感起著重要作用。學習英語除了學生自己要經常練習以外,還要有良好的環境和氛圍,給學生創造一些無意識學習的環境,如,讓學生在課堂上試著用英語編寫對話、復述課文、用英語編寫有趣的小故事,學校和教師的宣傳標語可以用英漢兩種語言書寫,班級可辦英語學習園地、英語讀書角等,同時也可聽英語錄音帶,課外活動時學校廣播可以放一些英文歌曲,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感,這也是一種語境。
四、英語啟蒙教育中使用音形結合的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在初學英語時,有些學生用漢語或漢語拼音給英語單詞注音的現象,這不利于學生準確地掌握英語發音,不利于學生掌握單詞的音與形的聯系,也不利于創造英語語境,學生說出來的英語漢語味很濃,聽起來別扭生硬,影響了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和學習積極性。所以學生在開始學單詞時,教師在單詞教學的同時可以進行音標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可采用彩色粉筆,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分別寫出單詞中某一個字母或字母組合以及與此相對應的音標,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將字母和讀音聯系起來,以加強音形聯系,學生在注音時要求必須用音標,而不能用漢語,用音形結合的方法進行音標教學,這樣學生不僅根據音標能讀準單詞,還有助于在聽到讀音或能說出、想起讀音的情況下,準確地寫出該單詞的拼寫形式,準確地讀出單詞,這對培養學生的語感也有較大的幫助。
五、重視對學生的學法指導
教師要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只有學生掌握了獨立的學習方法,才能達到有效的教學目的,如學生廣泛應用默讀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學生在泛讀時要兼顧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精讀可采用先默讀,學了以后再朗讀和背誦的方法。朗讀對培養學生的語感很有作用,學生不要死記硬背,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要多讀幾遍自然就會朗朗上口,記憶長久。
總之,語感的培養非常有用,教師不能忽視學生語感的培養。搞好英語課本的教學是培養學生良好語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充分創設語境,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感,讓學生樂于學,勤于學,學好英語。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