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志勇
摘 要:制約高中物理教學的瓶頸因素很多,但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即學生的認知、心理和智能。為師者應修補學生的認知缺陷,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開發智能因素,從而突破并消除物理教學中的瓶頸因素是物理教師的艱巨任務。
關鍵詞:物理;教學;瓶頸;因素
當代的高中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認知缺陷,心理障礙,智能偏差。作為教師我們應修補學生的認知缺陷,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開發智能因素。
一、當代高中生的認知缺陷
當代的高中生在認知過程中,對知識的掌握總是存在著以下缺陷。
1.當代的高中生總存在先入為主、揮之不去的想法。
2.當代的高中生擅長機械記憶,生搬硬套。
3.當代的高中生記憶知識含糊不清,似是而非。
4.當代的高中生對知識的理解斷章取義,片面理解。
5.當代的高中生憑空假設,直覺判斷。
例如,物塊先后兩次從光滑軌道A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然后從B處進入水平傳送皮帶到達C處。先后兩次進入皮帶的速度相等。第一次皮帶靜止不動,第二次皮帶向左傳送,兩次傳送的時間若分別為和t1和t2,多數認為t1 二、當代高中生的心理障礙 當代的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在學習上存在不健康心理。 1.當代高中生的自卑心理。這種心理導致學生總認為自己什么也不行,什么都不是,自己沒有那種天分和腦子。 2.當代高中生的恐懼心理。這種心理主要表現在畏難情緒上,總認為物理很難。 3.當代高中生的輕率心理。他們在學習上不認真對待,不刻苦,不深刻去思考。 4.當代高中生的騖遠心理。這種心理總不切實際地一味追求偏、難、怪題。 5.當代高中生的分散心理。主要表現精力不集中,上課分心,不能注意和專心。 6.當代高中生的馬虎心理。對知識和學習不仔細、不細心。 三、當代高中生的智能因素 智能包括智力和能力,智力是指其人的潛在因素,能力是多方面的。 1.智力因素。我們要注意潛在智力,許多人在某一方面會表現良好的天賦。 2.培養能力。能力是解決物理問題的關鍵所在。 例如,運用數學工具能力、典型應用能力、剖析能力、遷移能力、學科滲透能力。 總之,我們要認真對待認知、心理及智能,從而解決學習中的瓶頸問題,以便搞好高中物理教學。 參考文獻: [1]徐輝.高中物理解題方法與技巧[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09. [2]舒幼生.高中物理競賽培優教程[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06.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