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翔
中學生健康教育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生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適應健康教育。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這些都對初中學校的健康教育指明了方向,我們的教育內容不應僅限于薄薄的課本上,應充分利用當今社會發(fā)達影視媒體和學校先進的教學設備對育人材料進行整合,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身心得到良好發(fā)展。
很多優(yōu)秀影視的對白如:“男人可以沒錢,可以沒勢,但不可以沒志。”“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去捍衛(wèi)它。”“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分別。”等等,這些語言加上演員的表情比學校教師的教育更能讓學生銘記。在七、八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人會知道很多如《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等兒童勵志電影,這些電影可能影響了他的一生。這說明影視教育對學生的審美情趣、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形成產生著不可低估的影響力。將優(yōu)秀影視作品引入課堂一直是我們學校健康教育的一個嘗試,學生在對優(yōu)秀影片的賞析和不自覺的模仿中潛移默化地接受著影響和教育,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
一、精心準備,建立影視資料庫
學校健康教育教師平時注意收集和整理各種影視資料,如網(wǎng)上能下載的和在影像店能買到的,對它們進行分類整理,如:由中國教育部、廣電總局、文化部共同組成的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協(xié)調工作委員會,推薦給全國中小學生的100部優(yōu)秀影片。我們按所給片名尋找得多少是多少,并也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現(xiàn)實題材;少年兒童題材分門別類。并注明哪是歷史革命教育片,哪是勵志教育片,哪是感恩教育片……
二、結合學校的主題教育播放不同題材的影片
每年九月學校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我們這時可以利用集體上課或星期六晚上(我校是寄宿式學校,很多學生周末不回家)給學生看《世上只有媽媽好》《背著爸爸去上學》《孝女彩金》等,這些影視作品傳遞了人性的、情感的正能量;而構成這種能量的,是感天動地的孝順,是“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感恩,以及不屈不撓的堅強。十月學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時給學生看《董存瑞》《開國大典》《南征北戰(zhàn)》《錢學森》《孔繁森》等讓學生懂得祖國江山來之不易,怎樣才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用什么來報答我們的祖國……每年的四月到六月學校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和理想教育,這時我們可以給學生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阿甘正傳》《美麗人生》,看廣東電視臺錄制的《追夢,在路上》等等。讓學生知道生活的美好和追求美好生活的途徑,勵志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結合所播放的影視對應開展一些活動
在開展孝道和感恩教育后可以讓學生寫信給父母親,讓學生把最想講的一句話告訴父母親……期末對學生進行“你對所播放電影哪句話最深刻?”總結活動。像“男人可以沒錢,可以沒勢,但不可以沒志。”“如果你有夢想的話,就去捍衛(wèi)它。”“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咸魚有什么分別。”就是學生總結出來的經(jīng)典對白,這些話對他們今后的成長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四、優(yōu)秀影視作品引入中學健康教育課取得的一些成效
我們學校每個教室都有大屏幕平板電腦,這給優(yōu)秀影視作品引入中學健康教育課帶來了方便。現(xiàn)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生活和學習環(huán)境優(yōu)越,但我們總覺得他們不那么認真學習,吃不了苦,我們經(jīng)常對孩子們教育說以前我們生活怎么怎么苦,學習怎么怎么刻苦,但效果甚微。而用一些影視拿來給他們看,他們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因為影視音影的共同作用,使他們如身臨其境,經(jīng)歷深刻。教育的結果比我們教師單獨的說更有說服力。經(jīng)過近年來的努力,很多優(yōu)秀電影引入課堂,學生在對優(yōu)秀影片的賞析和不自覺的模仿中潛移默化地接受著影響和教育。如今,我仍然記得與同學們一起觀看《阿甘正傳》《美麗人生》《音樂之聲》《暖春》《忠犬八公的故事》《放牛班的春天》《背著爸爸去上學》《當幸福來敲門》《寶蓮燈》《美麗的大腳》《董存瑞》等影片時感動落淚的時刻,也記得我們在看《阿甘正傳》時情不自禁全體站立鼓掌的鏡頭,也記得看《背著爸爸去上學》時,班里一個大男孩泣不成聲的樣子,也記得學生看完《世上只有媽媽好》后相互看對方通紅的眼睛……我們說“相由心生”,如果沒有心靈的共振,就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景,可以說有些影視作品可能影響他的一生。
五、優(yōu)秀影視作品引入中學健康教育課的一些思考
當初將優(yōu)秀影視作品引入中學健康教育課是由于教材材料的匱乏,在初中健康教育課中大多是生理健康教育內容,對應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適應健康教育的內容少。我們健康教師為了更好地發(fā)揮作用,自主對資源整合,自覺與學校德育教育相吻合,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適應健康教育。今后如果能得到學校領導的支持,納入學校德育工作體系中,能組成一個關于這方面的研究實體,我想成效將會更大。
我們不應責怪現(xiàn)在學生怎么功利化這么明顯,怎么缺乏責任意識和團隊精神,怎么心理敏感脆弱,怎么缺乏誠信……從汶川地震和很多事例中讓我們看到這些孩子才是我們國家今后的脊梁!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的教育存在的問題,知道我們的學生缺少什么,應該給以他們什么。我們要求學生要有崇高的夢想;要關注現(xiàn)實社會和堅持公平正義;要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人生路;要做一個幸福的人;要做一個精神富有的人;要充滿愛心,學會選擇科學合理的方式幫助他人;要與人和諧共處;要時刻具有憂患意識和奉獻意識,最后……,但應該給他們懂得什么是崇高的夢想;怎樣關注現(xiàn)實社會和堅持公平正義;怎樣才是堅定不移地走自己的人生路;怎么做一個幸福的人;怎樣做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怎樣才充滿愛心和科學合理的方式幫助他人……所有這些學生都可以在優(yōu)秀影視作品中找到答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