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萍
素質教育的意義在于使全體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獲得全面發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條重要原則。“主導”為何意?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筆者認為:“主導”一詞在此應理解為“引導”之意。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同學、朋友,努力引導學生人人參與學習過程,讓學生自己去獲得知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教師的教要為學生的學服務,教師要由“獨奏”的角色轉換成“伴奏”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本文談談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哪些方面為學生引路。
一、引學習興趣,讓學生樂于學習
興趣是開發智力的鑰匙。心理學家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比智力更能促進學生努力學習。引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是信息技術教學成功的關鍵。學生普遍對電腦作品感興趣,但對于課本中的基礎知識感到枯燥,從而學習起來不能集中精神,學哪丟哪。此時教師可通過挖掘教學中的興趣因素,積極與學生感興趣的一些游戲動畫建立聯系,引導學生。電腦作品是由平時學習的內容知識累加到一起制成的,能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課本知識的興趣,要積極創設求知情境,用對學習成功的體驗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逐漸使學生學習的興趣發展成為愛好,讓他們樂于學習。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引導學生走向“樂學”,正是我們教學所追求的境界。
二、學習目標,正確定位,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
學習目標,是一切有意義的學習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教學中,教師要對所教內容正確定位,適時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在導入新課時最好提出本課學習要求,并在教學過程中,不失時機地向學生提示學習目標,使學生每一步學習都心中有數。如,“表格的制作”一課教學,導入新課時,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討論一下表格在生活中的應用。接著指出本節課的教學要求:(1)建立表格;(2)修飾表格,然后按兩塊內容逐一教學。在教學中,教師以規則表格和不規則表格為例,指出學生要掌握的繪制表格的方法,為表格加上顏色,讓學生讀一讀課本上的有關內容,議一議它們與生活中所遇到的表格的關系。這樣,整個學習過程在目標指引下,學生有序地學習,易于牢固地掌握知識。
三、引認識沖突,啟發學生探索創新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師要在知識的生長點上有意識地設疑,有目的地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意識和能力。如,在講Word編輯方法的時候,給他們看排版的實例,讓他們自己探索如何實現這樣的效果,學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與求知欲,學習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創造欲望明顯增強。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操作,隨教師的點撥進行比較、分析、總結。在感性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探索研究知識的發生、形成和發展過程,使學生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認識得到深化和發展,創新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
四、引思想方法,拓展學生思維
信息技術這門課不但要讓學生學會簡單操作電腦,而且要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方法以及利用電腦來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電腦的操作方法有多種多樣,如,利用菜單、工具欄、快捷菜單、快捷鍵等,不同種的操作都可以達到同一目的。教師應依據教材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有的放矢去滲透,使學生逐步領悟掌握,運用這些方法,拓展學習思路。如,教學“新建文件夾”,教師可設計如下問題引入新知:(1)為什么要新建文件夾?(2)你能將自己在電腦中的東西隨便放在一個地方嗎?學生通過對上述問題的思考,就領悟到新建文件夾的目的是為了方便管理計算機,方便我們自己下次很快找到所需要的內容。那么如何建立文件夾?方法有:菜單法、快捷菜單法、利用工具欄按鈕,另外,還可以對已有的文件夾進行改名,也達到了“新建”文件夾的目的。通過多種方法的演示介紹,學生順利地將新知識的學習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五、引閱讀方法,形成自學能力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有助于學生領會基本概念,理清思路。教師應把握好閱讀時機,指導閱讀方法,進行語感訓練,使學生逐步形成自學能力。通常簡明易懂的概念可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如“網頁制作基礎知識”一課,教師可出示如下三個問題:(1)網頁由哪些元素構成?(2)常用的網頁編輯軟件有哪些?(3)FrontPage2000與其他網頁編輯軟件相比,有何特性?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所學內容不用教師多費口舌就可以解決了。有一定難度的概念,要引導學生逐詞逐句讀,反復琢磨意思。如“超鏈接”書本上表達為:“超文本鏈接也叫超鏈接或鏈接。一個網站由若干個單獨的網頁文件組成,這樣單獨的網頁由超鏈接結合起來,形成一個緊密聯系的整體。”閱讀時教師要讓學生聯系實例,理解單獨的網頁如何聯系在一起,網頁的鏈接就好比書籍一樣,書籍中的一頁一頁通過裝訂線組合在一起。網頁的鏈接目的也在這里。概念、操作步驟要和實踐中的一系列相關問題聯系到一起。讓學生邊閱讀,邊思考,逐步形成自學的能力。
在信息技術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引”上多下功夫,讓學生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閱讀、思考、探索、練習,這樣才能讓學生走出一條自主學習之路,并且在這條路上越走越寬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