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璐
摘 要:“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個好的導語設計往往會起到“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它既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整節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又能使整個教學活動進行得生動、活潑、自然。課堂導入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結合教學實踐,略列舉如下。
關鍵詞:初中語文;精彩導入;方法
一、視頻導入
運用媒體播放與授課內容相關的視頻錄像,能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在教學七年級下冊中的現代詩歌《鄉愁》時,我采取的方法就是視頻導入,由于這首詩歌表達的是余光中對祖國大陸的那份濃濃的思鄉情。于是,我選取了一首來自費翔的《故鄉的云》的MTV。在上課前,先將歌曲的MTV播放給學生看,你會發現,每個學生的小眼珠都盯著大屏幕,因為他們好奇,所以,注意力特別集中,好像很怕錯過什么一樣。由此可見,視頻導入的魅力真的是如此之大,很容易將學生的視線吸引過來,也有利于課堂內容的深入展開。這種創設情境的展示方法,使學生對思鄉之情體會得更加深刻、入微。
二、音頻導入
通過播放與本課相關的歌曲來導入,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氛圍中對新課產生興趣,同時,歌詞的內容也可以輔助教學。在初中語文課本中,有相當多的課文都有相對應的歌曲,如,李清照的《一剪梅》、李煜的《虞美人》、蘇軾的《明月幾時有》等都有歌曲,這些歌學生也都聽過,只要教師多加注意,就能作為很好的課堂導入的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故事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講故事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時,我給學生講授了一個與李白有關的小故事“鐵杵磨成針”。相信這個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但經過老師的提醒,結合故事中李白的人物特點,就會不禁對李白刻苦讀書,成為著名的大詩人而感到欽佩和贊嘆。那么,你們想,一個對詩人如此敬佩的讀者,怎會不認真學習他的詩歌呢?這就是故事導入的典范作用。
四、圖片導入
語文課本中每課都會有幾幅插圖,這些插圖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素材,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的優勢,下載一些相關的圖片,制成課件,供學生欣賞。在教學《世間最美的墳墓》時,我給學生搜集了很多名人的墳墓的圖片,比如,拿破侖、歌德、秦始皇、莎士比亞等人。這樣的導入,可以沖擊學生的視線。
在教學過程中,因為教學對象、內容、條件、環境等不同,導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師應靈活地選擇和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