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響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不斷拉大,而面對這種現象,教育扶貧作為一種重要的扶貧方式也逐漸為人們所重視。通過對貧困學生的補助,及安排學生的勤工儉學,使他們能夠在學習知識和謀生之間尋求到平衡,從而為以后脫貧致富打好基礎。就學校扶貧培訓的探索與思考進行淺談。
關鍵詞:技工學校;扶貧培訓;全員參與;探索思考
我國一直努力促進社會公平與公正,努力縮小城市與農村、中西部與東南沿海之間的差距,實現城鄉一體化,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行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對貧困人口勞動力進行轉移就業培訓是縮小社會貧富差距、縮小城鄉差距和促進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全國扶貧工作取得進步的重要標志之一。近些年來,深圳市攜創技工學校積極響應國家扶貧開發的號召,積極探索扶貧培訓道路,在積極探索的過程中,把貧困學生放到第一位,從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認真貫徹國家和當地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法規的政策精神,一切以公開、公平、公正為基本原則,對國家和當地政府下達的各項扶貧培訓的任務能高質量地完成。
一、學校扶貧培訓的探索
1.領導重視,提高教師的參與性
多年來,深圳市攜創技工學校一直關注貧困學生的個人發展,十分重視對貧困學生進行就業培訓工作。建校至今,學校一直緊抓扶貧培訓工作,專門進行過多次研討會,與會人員積極獻計獻策,共同研究扶貧培訓的具體實施辦法,在群策群力下共同制訂出詳細的扶貧培訓實施方案。與此同時,學校認真執行扶貧培訓實施方案,創辦扶貧開發政策教師培訓班,要求全體教師必須到扶貧開發政策教師培訓班里學習國家扶貧開發的有關政策,并對培訓班的教師進行測試,嚴格要求教師隊伍,從而使全體教師更加深刻地了解國家和當地政府的扶貧開發政策,培養教師自覺參加扶貧培訓工作的決心、信心和責任心,營造全員參與扶貧開發的氛圍。這樣,全體教師才能以百分之百的熱情投入扶貧培訓的各項工作去,確保學校能夠高質高量地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扶貧培訓任務,特別是2011年開始的“黔深雨露計劃直通車”已經培訓學生1700多人。
2.深入調研,提高宣傳的廣泛性
在積極探索扶貧開發的道路上,深圳市攜創技工學校為了高質量地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扶貧培訓任務,利用當地政府扶貧扶貧工作人員、當地貧困村干部培訓班的學員和相關扶貧開發的領導干部來我校實地參觀考察的機會,通過座談會、研討會等專門討論會,積極采納各方合理性建議,努力健全扶貧培訓制度體系。為深入群眾積極探索扶貧培訓的發展道路,學校領導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親自帶領老師深入地方,與地方鄉村兩級扶貧開發和教育培訓等單位進行廣泛的交流與聯系,認真做好調研活動,并采取發送宣傳資料、張貼培訓材料、制作宣傳展板、當地電視報紙與廣播專題報告、回訪扶貧培訓生等方式,宣傳學校的扶貧培訓工作,使國家的扶貧培訓政策深入人心,從而為扶貧培訓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基礎。
3.明確責任,提高辦事的規章性
為了高質高量地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扶貧培訓任務,深圳市攜創技工學校對領導職責和管理機構進行調整。由于扶貧開發具有政策性強的特點,因此學校對領導機構和相關的管理部門進行了改革與完善,從領導親自管到分管管理領導具體管,再到專門老師負責,體系逐步完善,扶貧任務執行的規章性不斷提高。在工作的具體實施中,要嚴格地評定申報者的有效性,對于資助對象的認定要嚴格核查。無論是材料的審核、上報或者資金的發放與后來的資料管理都要有專人負責,規定明確,并嚴格地按照規定執行,以保證扶貧工作的公平公正,并嚴格打擊虛報者。對于貧困學生要給予幫助,但不能過分,要按規章而行之,維護貧困學生的尊嚴,除了在經濟方面幫助他們之外,還可以在規章中規定為貧困學生推薦就業等措施,并可利用課余時間,為貧困初中畢業學生推薦勤工助學的崗位,以使他們的實際問題的解決得到幫助。
4.加強教學管理,提高對于貧困學生的教學質量
很多學校都存在著忽視貧困學生學習的現象,因為自身家庭的原因,許多貧困學生可能放在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而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并且很多老師只重視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從而對貧困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忽略。因此,學校領導要重視這種現象,并深入了解貧困學生的學習情況,鼓勵教師關注貧困但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認真制定并實施教學計劃,從而確保貧困學生能夠學好專業知識,并與普通學生一樣接受教育,提高專業技能并取得相關證書。并要積極引導貧困學生學習法律法規和權益維護等方面的知識,為其畢業后順利地融入社會、積極地維護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權益,并且早日脫貧打下良好的基礎。
5.關愛貧困學生,使貧困學生能夠學有所成
深圳市攜創技工學校采取鼓勵貧困學生融入集體、個人心理輔導等方式,教育貧困學生要愛黨愛國,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懷著感恩的心回報社會,并要自立、自強、自愛,用感恩的心去愛國家與政府,努力學習專業知識,為脫貧致富奮斗,政府扶貧領導和學校領導也曾多次看望慰問受助學生,效果明顯。通過這些活動的教育與開導,很多受助學生都紛紛表示,要努力克服經濟困難帶來的影響,努力學習,爭取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來回報社會和國家對自己的幫助,并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在生活中熱心幫助周圍的同學,上課認真學習,課下積極參加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學習與實踐交替進行對成績的進步以及以后更好地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充滿了信心,牢記自身的使命和家鄉父老的期望,充分利用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真正實現“轉移一人、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6.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保障貧困學生的就業
就業質量的高低影響著貧困學生能否順利地融入社會以及能否帶領家庭脫貧致富,而這也就成為學校扶貧的關鍵所在。目前,學校已與眾多企業開展了密切的合作,在與相關企業積極聯系的同時,也在不斷提高貧困畢業生的專業素質與人才質量,爭取在為貧困畢業生推薦工作的同時,也為企業提供滿意的人員,實現企業與學校雙贏的局面。同時學校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優勢,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開設冠名班,建設廠中校等形式,并優先推薦優秀的貧困畢業生,確保貧困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得到優先安置,解決他們邁入社會的后顧之憂。同時,學校還定期派出人員去相關企業看望學生,做好追蹤工作,并為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困惑,從而使這些貧困學順利地融入企業中去,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為貧困生以后的工作升職、脫貧致富提供有效的指導。
二、學校扶貧培訓的思考
1.學校要重視貧困生的心理輔導
貧困生由于其成長的環境決定了他們的心理與其他普通同學不同,很多貧困學生面臨著自卑、孤僻、自我封閉等一系列心理問題,因此,單純的經濟幫助并不能很好地解決貧困生的問題,除此之外,對貧困生進行定期的心理輔導、精神扶貧與心理扶貧也是至關重要的。大多數貧困生來自農村,生活條件相當差,而強烈的自尊心又使他們覺得接受補助是一種很難堪的事情,久而久之,自尊心受到傷害,并且加重了心理負擔。因此,學校應針對貧困生存在的種種問題,加強對他們的心理輔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三觀,理性地對待困難與學校扶貧的幫助,從而遵紀守法、刻苦學習,健康地成長。
2.學校要健全扶貧的管理機制
首先,學校要針對扶貧問題,建立扶貧監督機制。通過一系列監督措施,保證學校的扶貧任務能夠有效的實施,并能夠落實到實處。其次,學校要針對扶貧問題,健全保障機制。學校要把扶貧納入經費預算,保障在扶貧計劃實施的過程中能夠資金充裕。最后,要制定合理規范的管理制度,對扶貧工作實行動態管理。
扶貧工作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扶貧工作能夠順利進行,對于我國減少貧困,提高貧困畢業生脫貧致富的概率有著很好的作用。而實行扶貧培訓對扶貧工作的順利開展至關重要,各學校應該努力開展這方面的相關活動,落實好扶貧工作,為貧困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