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躍卿
摘 要: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活動的敏感性及能根據新的、意外的情況快速地作出反應,果斷地采取恰當的教育教學措施。政治教學中,教師還必須具備能夠自我更新、自我建構的知識結構。
關鍵詞:教育機智;知識結構;政治教學
政治教學中,老師要教授學生多種多樣的政治內容,有概念型的、有計算型的、有分析型的……這種多樣性的學科性質就要求教師有一定的教學機智去支撐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活動的敏感性及能根據新的、意外的情況快速地作出反應,果斷地采取恰當的教育教學措施。
在政治教學中,教師的教育機智就具有觀察的敏銳性、思維的靈活性以及意志的果斷性的獨特結合,這就能幫助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的活動作出最恰當的處理措施。教師的教育機智并非天生,而是教師在學習教育理論、總結教育經驗、努力參加教育實踐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教學中,老師的教育對象是朝氣蓬勃、富有自我意識的學生,他們大多正處在身心快速發展的時期,因此在政治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例如學生故意擾亂課堂秩序或者怎么教學生也無法領悟使教師無法繼續進行教學等等,這些都是我在政治教學中遇到過的狀況。另一方面,教育情況錯綜復雜、瞬息萬變,會隨時隨地發生一些新的、甚至意外的事情。這些都要求教師要具有教育機智妥善解決問題。在政治教學中,我認為教師要有良好的教育機智就要注意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消除消極因素的影響。因此,教師的教育機智表現為能根據學生的要求和愿望,運用循循善誘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他們優良的品德。政治教學中,我認為教師不能只是單方面教授學生知識,教書育人充分展現了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教學生做人。因此,教師還應該把學生的興趣愛好引向正確的道路,引向學習活動或對集體有益的活動中去。靈活果斷、隨機應變是教師教育機智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學生的千差萬別和教育情境錯綜復雜,教育過程中隨時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身體不適或發生意外、學生與學生之間發生爭執等等。教師就要根據當時的情況,靈活果斷地處理突發事件,及時地調節和消除矛盾行為,有效地組織教學活動。政治教學方式多樣,要對癥下藥。這是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有效教育機智。學生的學習成績參差不齊,遇到的學習問題也是各不相同,而學生的個性也存在著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能夠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和方法,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要使政治教育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應掌握分寸,把握好一個“度”。因此,教師的教育機智還表現為講究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在教育學生和處理問題時要實事求是,說話有度,分析中肯,結論合理,要求恰當,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政治教學中,教師還必須具備能夠自我更新、自我建構的知識結構。教師對專業知識要精益求精,不但要科學、準確,而且要對政治知識深層加工,使其具有高度的可利用性和穩定性,能夠運用的不同的題型中具有高度的可遷移性。這就要求教師用自身的專業精度和教育理論精度,只有將二者有機結合,反復實踐,才能取得創造性成果。政治知識精度是在教師認真學習、深入思考和反復鉆研的基礎上獲得的,教師要善于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加工專業知識,設計自己的教學。教師僅僅具備專業知識時不夠的,還必須具有較廣闊的知識視野,特別是要關注鄰近學科的發展。這樣才能為激發創造的火花提供更多的機會。因為“各種學科之間是有內在聯系的,為了解決某一學生領域的問題,應該借助于其他有關的學科知識”在政治教學中就會出現關于計算匯率、計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計算關于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的計算等,這就是政治學科與數學之間的微妙聯系,貝弗里奇也曾說:“有多種學科知識的人比只有一種知識的人更容易產生創造和靈感。”與此同時,教學中現代教師的知識必須保持一定的新度,了解所教專業與相關知識學科的前沿或者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時事政治就是政治學科中較為重要的組成結構,了解最新的政治動態進行分析,這些都是作為一名政治教師應該關心的問題。這樣也可以使教師的課堂更加充滿活力,讓學生更加感興趣,在現代社會,信息、知識的增長日新月異,知識的陳舊周期也不斷縮短,作為教師要不斷吸收學科前沿的新鮮知識到自己的科研和教學中來,同時要自覺淘汰那些陳舊的、老化的、惰性的知識,才能使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不斷地獲得源頭活水,不斷從中獲取創造的營養,這樣的教師的課才能常講常新,不斷吸收新鮮血液。
政治教學中,相信教師如果能不斷提升教育機智和知識結構,就一定能讓自身教學水平、教學效率、教學結果得到質的飛越。
參考文獻:
[1]莫雷.教育心理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布魯納.教育過程[M].邵瑞珍,譯.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