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金 劉書敏
我所在的地方是邊遠山區的一所鄉村中學,留守學生成遞增的比例在增長。在我們學校,平均每6個學生中,就有一個是留守學生。他(她)們或隨祖輩生活,或寄托在親戚家中,還有的只能是一個人在家……早在四年前,學校就對這件事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政教處的組織下,開展了“溫馨家園”活動。每一名教師,結對幫教一名留守學生(現在一名教師要幫教四名留守學生)。平時找他們談心,關注他們的學習、生活,更重要的是讓他們不會因父母的遠離而感到生活的孤獨,重拾對生活的熱愛和信心,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
初一一年的時間,我找她談過五次話,內容大多是問一問近期的學習情況,有時候也告訴她一些學習上的方法,每次結束的時候,她總是要說謝謝老師,然后敬一個禮才離開。她在各方面的表現也都相當的出色,成績保持在年級的前10名。
到了初二的時候,我教她的數學課。雖然我不再和她結對,但因為帶她的課,所以有了更多的接觸和了解。說實在的,她并不算很聰明的那一類學生,不過做任何事情,都相當認真和努力,絕沒有半點兒的懈怠。也許是老師們對她的表現和能力都很認可,她擔任了學生會主席、班長,而在這之前,她又是數學課代表。
有一次在她來交作業的時候,我問她現在做這么多工作累不累,她只是說有點忙了,別的都還好。我說,如果你忙不過來,數學課代表我可以讓別人做。她趕緊說不要緊,正好自己的數學成績不太好,當課代表可以更好地請老師多輔導一下。
我問了一下她的班主任老師,知道了她的生日。那一天我把她叫到辦公室,拿出一個筆記本和一支鋼筆,輕輕地告訴她:“你是個相當不錯的學生,對生活有很強的責任心,今天是你的生日,老師愿你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加堅強……”在一開始,她愣了一下,接下來并無別的反應,只是站起來雙手接過東西,深深地向我鞠了一躬,輕輕地說了聲謝謝老師。但我也看到,淚水在她眼里打轉兒,只是沒有流下來,生活已經讓她學會了忍受和克制。
到了期中考試,她的總成績出來了。可能還是所做的社會工作多了一些,對學習還是有影響了。當她坐到我面前的時候,我問她現在的感覺怎么樣,她還是只說有點忙。我問她知道自己這次考試的情況嗎,她可能覺得有點慚愧,紅著臉,低下了頭。我告訴她,不要緊,雖然你這次從年級第一滑到了第八,我看了一下你的各科成績,主要是副課拉下了分,這不是大問題,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名次和分數有時不是最重要,但是對自己、對生活的信心不能丟,老師相信你絕不是因為貪玩拉下了成績,可能在方法上還不太恰當,可以和任課老師多交流一下,請他們幫你分析一下原因。
接下來在分班開家長會的時候,她的母親也來了。會上我把她作為優秀的典型,在對子女的教育方法上,和別的家長做了交流,很多家長都對她們母女表露出了相當的贊許和敬意。
會后她帶著她的母親在辦公室找到了我。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她的母親,雖然很早就通過她的女兒對她有了不少的了解。交流的話語并不多,但我感受到了她對兒女深深的愛和對生活的堅強。
也許,正是她用她的愛和堅強,無聲地引導著她的兒女,如何去做一個生活的強者。而我們,只是在將這份愛傳遞和延續……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