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焱
(重慶商務職業學院,重慶 40133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2013年底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56.9萬億元,同比增幅為7.7%。國內實踐表明,經濟高速發展與物流服務體系密切相關,現代物流業發展對于推動經濟增長具有積極作用,在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等方面都有積極的作用。在經濟高速發展中,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社會公眾對生活質量提出新的要求,更多公眾到各個地方旅游,旅游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成為第三產業的戰略性產業,旅游產業成為各地政府高度重視的產業之一,各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應的支持旅游產業發展的政策,但是旅游業的發展并未達到預期目標,旅游產業發展基礎薄弱、旅游心理復雜、旅游規范健全度較低等問題都是制約其發展的關鍵,但是物流業發展不足依然是影響旅游業的關鍵因素,旅游物流的研究日漸成為熱點,在指導物流產業促進旅游業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物流業與旅游業在發展方式、發展特征、內涵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性,這種共性決定了物流業與旅游業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從物流業發展對旅游經濟發展來看,主要表現為物流業是推動旅游業發展的外在基礎、豐富了旅游資源等。一是物流業是推動旅游經濟發展的外在基礎,旅游業是一個跨行業、跨部門的綜合性行業,容易受到各種外部因素影響,內部結構相對脆弱;而物流產業也是橫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延伸了旅游產品,增加旅游產業市場競爭優勢,物流產業可以提升各個旅游景區協調性,使分散旅游景點有機聯系在一起,豐富了旅游產品。另一方面物流在旅游企業可持續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旅游企業獲取市場效益的關鍵影響因素。在旅游業競爭越來越激烈的背景下,傳統旅游業利潤空間較窄,因此拓展旅游業內涵、提高旅游產品物流效率,對于增強旅游企業盈利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物流業可以降低社會總運行成本,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優化國民消費水平,居民有更多的自由支配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游客數量增加,對于推動旅游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二是進一步豐富旅游資源,旅游資源是吸引游客的最基本因素,物流園區是物流基礎設施、物流運作系統化發展需要的物流設施集群,包含了豐富的人文文化、技術設施,功能豐富,對游客有很強的吸引力,若能科學運用物流園區,將形成具有區域物流特色的旅游資源。
物流業發展對旅游經濟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相反旅游經濟發展對物流業也有一定促進作用。一是旅游經濟發展給物流業發展帶來發展機遇,旅游經濟發展離不開鐵路、公路、機場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也涉及到景點開發、博物館建設等工程,這些公共基礎建設離不開物流業的支撐,給物流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二是商務旅游高速發展,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今天,商務洽談的地域性限制被打破,為了更好地開拓市場,各地商業企業人士不得不在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開展商務洽談工作,在該過程中必然設計各類產品運輸,為物流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三是旅游產品是物流業發展的關鍵,旅游業發展將直接帶動旅游產品總量增加,也直接增加物流總量。旅游產品的物流速度、效率、質量都與物流企業息息相關,如果物流質量較高、效率較高,旅游產品直接成為物流企業對外展示的平臺,對于推動物流產業進一步發展也具有積極的作用。
從前文對旅游經濟與物流發展的相關性理論分析可以看出,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密切相關,兩者之間具有內在的作用與反作用關系,這種關系促使兩者之間具有一定的內在相關關系,為了更加深入地探討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之間的相關關系,本文以我國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為例,進行兩者之間相關關系的實證研究。

圖1 2001-2013年我國旅游經濟收入、物流業增加值趨勢(單位:萬億元)

圖2 2001-2013年我國物流業物流費用增長趨勢(單位:萬億元)
從圖1、圖2不難看出,我國旅游經濟收入與物流業具有同向增長的態勢,與物流增加值、運輸物流費用、保管物流費用、管理物流費用等變量之間均同向增長,表明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相關關系。衡量物流業發展的指標較多,為了更加深入地分析物流行業對旅游業的影響,本文主要根據物流費用產生的方式不同,以物流業增加值來衡量物流業發展現狀,更加深刻地將對旅游業的影響展現出來,結合物流業與旅游經濟發展態勢,構建如下計量模型:

其中:DTRi表示歷年旅游經濟收入額;LIVi表示物流增加值;μi表示隨機擾動項。
本文針對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研究的數據,以面板數據為基礎,主要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2013》、《中國旅游統計年鑒2013》、《中國物流業發展情況通報2013》等,通過對相關數據的搜集,整理出我國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的指標,見表1。

表1 2001-2013年我國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指標統計
在構建我國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相關性實證模型的基礎上,本文運用eviews6.0對旅游經濟指標、物流業發展指標的相關性進行檢驗,首先進行了簡單回歸,但是從趨勢圖可以看出,旅游經濟發展指標、物流業發展指標都具有明顯的趨勢性態勢,可能存在穩定性較差的問題,因此本文進一步結合線性回歸結果,構建了VAR模型。
(1)線性回歸分析。本文以2001-2013年面板數據為基礎,探討我國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評價要素之間的關系,采用最小二乘法對模型進行回歸,結果見表2。
從實證分析結果不難看出,我國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存在正相關關系,這與本文理論分析結果具有一致性。研究表明,我國物流業增加值每增加1個單位,旅游經濟收入將增加0.63個單位,說明物流業發展對旅游業發展具有顯著的影響。

表2 模型回歸結果
(2)VAR模型分析。為了進一步探究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的相關關系,首先對旅游經濟收入、物流業增加值的平穩性進行檢驗,見表3。

表3 旅游經濟收入與物流業增加值平穩性檢驗
為了構建VAR模型,由于原時間序列不穩定,因此需要確定數據序列的滯后階數,運用Eviews6.0計算結果,見表4。

表4 VAR模型滯后階數統計表
滯后階數選擇要遵循AIC和SC取值最小原則,根據VAR模型滯后階數準則得出表5的統計結果,統計結果顯示,FPE、AIC、SC、HQ均表示模型滯后階數為2,因此本文所構建VAR模型最佳滯后階數為2階。

表5 VAR模型估計結果
利用Eviews6.0計算得出表5的VAR模型結論,結論的擬合優度相對較好,調整后的擬合優度為88.01%。同時AIC數值、SC數值均相對較小,分別為-18.17、-15.99,數據顯示模型整體解釋能力相對較強。從VAR模型結果不難看出,物流業每增加一個單位,旅游經濟收入將增加0.66個單位,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呈現出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從研究可以看出,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存在正相關關系,那么如何利用旅游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的相關性就成為關鍵。
(1)進一步對公共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為旅游經濟、物流業發展奠定基礎,主要從交通運輸網絡、信息化網絡兩個方面展開。在交通運輸體系方面,主要從水陸空等方面構建聯運模式,提升交通運輸的準點率、連接率等,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加大對交通運輸的投入力度,不斷優化交通運輸線路,增加相關運輸設備,改善交通網絡布局,為物流業、旅游經濟發展提供保障。在信息化網絡建設方面,我國信息技術發展起步較晚,在各個行業的信息技術運用水平還相對較低,資源利用效率也相對較低,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大公共信息網絡建設,構建支持旅游產業與物流業發展的信息平臺,實現行業資源共享,推動兩者協同發展。
(2)轉變發展觀念,樹立產業協同發展的理念。傳統經營模式下,行業協同發展的可能性較小,同時可能引起本行業利益受損,導致各個行業協同發展的積極性不高等問題。但是在行業協同性不斷增強的背景下,各個行業應該充分認識到現代物流在推動產業發展中的作用,特別對于旅游產業來講,物流業發展在降低旅游產品物流成本、增強旅游產業競爭優勢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可以大力支持旅游企業采用供應鏈管理方法,分離物流業務,對現代物流模式進行重組。同時,物流企業不斷提升專業化程度,力爭為旅游業發展提供良好的物流保障。
(3)構建戰略聯盟,采取多元化市場戰略。旅游業經濟發展與物流業發展密切相關,而構建戰略聯盟則是發揮兩者優勢的關鍵,運用市場戰略聯盟優勢,通過重組、控股、并購等方式實現旅游業資源、物流業資源的優化整合,該戰略聯盟業務涉及旅游、物流的各個方面,為整個戰略同盟帶來可持續的經濟利益。
[1](德)哈肯(H Haken),著,徐錫申,等,譯.協同學[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
[2]李新光,黃麗娟,袁成.基于BVAR模型的福建省區域物流和旅游業協調發展的聯動效應實證[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
[3]姜坤.山東臨沂市農產品物流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4,(8).
[4]史海峰,郭瑞紅.安徽省冷鏈物流的現狀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4,(3).
[5]龔鵬.淺談物流與旅游的產業關系及互動對策[J].內江科技,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