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松,錢 軍
(南昌工學院,江西 南昌 330108)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尤其是電子商務給傳統企業帶來的沖擊使得商品貿易出現了一個新景象,物流業被提上一個新的高度,除了電商企業,傳統企業也紛紛加入了物流外包的行列,第三方物流取得快速發展。同時,物流需求企業及終端客戶對物流服務的專業化、客戶體驗要求越來越高,第三方物流必須從傳統運輸型企業迅速轉型,否則將無法適應行業的發展需要。我國第三方物流發展較晚,無論從技術、管理、觀念均不及國外,對第三方物流的研究較為必要。
傳統的第三方物流一般是生產或者貿易型企業利用本身的物流運作剩余產能承接其他企業的物流配送業務。另一種是相對專業型的第三物流獨立承包一家或者多家企業的物流業務,企業本身也專營物流服務,這樣所提供的服務也更為專一化與精細化,但是這種方式以供應商或者生產商為中心,第三方物流企業只需要根據物流需求方的訂單完成運輸或者倉儲等物流業務即可,而不介入需求企業的生產與銷售等。因此,傳統的第三方物流存在供應商、第三方物流、零售商三者的信息不共享,缺少協作而導致物流運作效率低,物流成本高昂的情況。
第三方物流的專業化水平逐漸提高,與此同時也認識到了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不少第三方企業承包運輸、配送、倉儲服務的同時,也擔當起了信息經營者的角色[1]。第三方物流企業開始整合內外部各項資源:首先與業內其他異地第三方物流結成聯盟,共享各自的基礎設施、市場信息資源,形成物流網絡,這樣有利于提高各自的運輸車隊、倉儲資源,防止浪費;其次信息共享方面涉及到與供應商之間系統互通、信息共享,這樣就需要一個信息系統平臺,將各方資源通過系統共享,協同完成物流配送工作。
在此種模式下,物流運作各方企業需要參與到信息共享平臺的運作中,一般均需通過企業外部網絡相連,同時涉及到數據格式、存儲及互聯網接入等技術。而其中遇到的難點是各企業的異構系統連接問題,異構數據格式問題等,在以往只有存在合作關系的企業間系統互通,系統由同一家企業開發,或者開發系統間接口,如此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增加成本。而通過WEB服務可以實現異構系統各種應用程序集成,異構系統與異構數據均可以通過特定業務的WEB服務應用將其轉化為通用格式供異構系統間通信,解決第三方物流與不同企業間的數據通信與共享問題,支持多方信息共享平臺的構建[2]。
WEB服務是由面向服務體系結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Web Service(包含多種通信協議及語言)構成的能夠解決異構系統信息通訊的技術匯總。
面向服務的體系結構SOA的功能是為不同應用提供接口,這些接口的定義是可以適應應用程序的更新,獨立于應用端,可以稱為松耦合。SOA可以用圖1表示。

圖1 SOA體系結構
可以看出SOA包含了三類角色:服務使用者、提供者與注冊中心,三類操作:發布、發現與綁定和調用。服務使用者一般是一個應用程序,根據接口來執行服務,提供者是對應用程序做回應的后臺服務器或者其他服務終端,而注冊中心則是支持使用者與提供者互相交流的平臺,服務使用者均通過服務注冊中心進行服務查詢,而提供者也據此接受請求并提交處理結果。
發布操作是服務提供者提供的特定服務的介紹供使用者發現和請求使用,而發現則是使用者查詢注冊中心的操作,綁定則是服務使用者將與其發起的服務綁定,并且接著執行調用操作,完成服務的使用[3]。
Web Service是一類應用組件,主要功能是為異構系統的請求提供標準格式的數據與服務,而實現這種功能依靠多種通信協議與描述語言,主要有簡單對象協議,WEB服務描述語言,統一描述、發現與集成協議。
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是一種XML語言,包括文檔頭與主體兩部分,并且具有自己的模式、命名空間與處理規則。文檔頭包括許多頭文件,在通信過程中起到路徑導向作用,能被不同的應用程序讀取頭文件,給出下一步路徑。主體部分由最終應用程序讀取并使用,里面包括所要傳輸的信息。
WSDL(Web Service Definition Language)用于描述WEB服務信息,是一種標準化格式,其給出兩類文檔的格式:接口與實現文檔。兩類文檔由多種元素組成,各類元素實現了文檔的編寫格式與內容規范。WSDL的消息交換模式包含了單項、請求/響應、懇求響應與通知四種模式,各類消息傳遞模式決定了信息交換與傳遞的具體形式。
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是一個數據庫,里面包含各個商務企業的WEB服務數據,可以根據SOA訪問,或者在其中發布注冊,方便其他企業搜尋,并連接。
現代第三方物流企業一般需要依賴物流信息平臺來協調生產商、需求商需要,獲取更多的有利信息,有些企業將信息運營外包給其他信息公司,支付一定的費用,這樣受限于外部因素,自營信息共享平臺有利于第三方物流長足發展,充當信息中介,深度挖掘供應鏈需求,制定集成化物流決策。第三方物流信息平臺模型可以從兩個層面著手:業務系統集成層次、異構數據集成層次[4]。
業務系統層包含了眾多業務邏輯處理,通過WEB服務技術實現多個業務系統互通的平臺。業務信息平臺涉及第三方物流內部系統與外部供應企業與目標企業等多個系統,各個系統均有定制的WEB服務,先通過WSDL進行描述并綁定封存,使用SOAP傳輸發布到UDDI中心,供其他系統應用程序訪問查詢。
(1)內部系統集成模式(如圖2所示)。第三方物流企業內部業務系統包含訂單管理、配送管理與庫存管理等子系統,一般這些系統由同一技術規范開發,運行于同一平臺,因此WEB服務接口均為企業內部私有接口,由私有UDDI中心支持WEB服務的發布與傳輸。

圖2 內部系統集成模式
(2)外部系統集成模式。在第三方物流提供物流服務時與物流服務外包企業及目的企業系統有對接,外部系統存在平臺不同,數據通信與信息共享中跨平臺運作,如圖3所示。

圖3 外部系統集成模式
(3)業務系統協同模式。在業務發生過程中,各系統間不斷有數據交互,跨平臺運作存在效率偏低,耗費資源的情況,需要制定一個協同的業務運作流程,如圖4所示。

圖4 業務系統協同模式
業務系統協同通過公共業務處理流程實現不同系統的協同,本流程選用了XML格式及相應的處理進行數據加工,在系統交互過程中涉及到系統操作的不同類型、權限、數據選取類型,都需要進行統一規范,以促進協同工作效率。
計算機的發展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企業使用的軟硬件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異同,在既定的硬件體系結構及軟件系統前提下數據格式必然會存在不一致的情況,這主要存在于操作系統與數據庫管理系統的不同,與應用無關,應用端無需考慮底層數據格式如何轉換、通信如何進行,實現這個功能目前有兩種模式,開發專用接口用以轉換數據格式,將數據格式統一為發起方或接受方格式,另一種是使用通用數據格式,如將所有數據格式統一轉化為xml格式,統一管理,由特定的WEB服務來執行此操作,相比前一種方式更具有可擴展性、開放性與經濟實用性。
(1)異構數據處理技術。實現異構數據轉化需要一定的技術規范,有數據倉庫、中間件技術、ODBC規范、xml語言等多種可用技術。
(2)基于WEB服務的異構數據處理模式。處理異構數據需要一種關鍵處理技術,xml是一種使用較為廣泛的可擴展的標準數據格式,來自第三方物流企業內部及外部的系統均可通過信息平臺中各個系統的WEB服務將數據轉化為xml格式,再由SOAP進行傳輸,到達目標系統后可以方便地轉化為目標數據格式,異構數據集成模式如圖5所示。

圖5 異構數據集成處理模式
可以看出數據系統間,系統管理模塊數據的交互通過了UDDI中心、xml數據格式處理兩個程序最終正確讀取、操作底層各種異質性數據庫,數據轉化遵循一定的操作流程。
將WEB服務技術應用于第三物流系統平臺建設,構建一個可擴展的、動態的應用模型。各業務系統間異構數據的交互通過統一的數據格式標準進行轉化,以WSDL作為規范可以實現動態適應多種系統間的交互,再者統一的UDDI注冊中心與傳輸協議,只需要企業配合開發專用的WEB服務組件即可實現動態信息共享與交互,基于WEB服務的動態物流系統模型如圖6所示。

圖6 基于WEB服務的第三方物流動態系統模型
模型包含了業務系統集成與異構數據集成兩個層次。跨平臺系統通過專用WEB服務應用在統一UDDI注冊中心注冊發布,經SOAP封裝、WSDL描述,由異構數據處理技術加工轉化為標準化格式存入數據庫。業務系統通過查詢UDDI獲取信息,數據從數據庫轉化為標準格式(也有數據經過特定的數據模型生成數據),經封裝傳輸至應用系統。服務查找方的數據回溯同樣需要經過專用接口實現,通過SOAP協議進行封裝傳輸、WSDL解析,通過特定的WEB服務處理后數據生成展現在應用系統界面,供查詢者使用。總體來講,本模型實現了動態數據發布、綁定、查詢及其他操作,促進了異構系統間的互相訪問,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有利于物流服務水平的提升。
WEB服務的實現需通過多種應用綜合實現,JAVA是一種面向對象的應用程序語言,企業級JAVA應用J2EE可以實現WEB服務多層架構,如圖7所示。

圖7 基于J2EE的系統技術框架
基于J2EE的WEB服務架構分為三個層次,客戶層、中間層與數據層。頂層客戶層其實就是應用層,表現為客戶端應用,可以是后臺管理系統(java application)、瀏覽器應用(JSP頁面)以及其他應用。JAVA可以較好地實現動態頁面交互應用,提升客戶體驗。中間層為WEB服務加工處理層,來自客戶層的客戶JAVA應用指令通過WEB服務接口發送至業務層(由EJB組件實現),來自瀏覽器及其他應用的指令通過HTML/XML格式轉換進入WEB層,由WEB層應用處理后傳輸至業務層。最底層為數據層,中間層通過JDBC訪問數據層。
WEB服務技術是一種消除異構系統與異構數據的中間技術,讓應用系統間無縫連接,無需考慮跨平臺繁雜的接口開發問題。第三方物流企業在構建供應鏈信息共享系統平臺時使用WEB服務技術將有助于平臺開發后續可擴展。本文分析了第三方物流運作模型,基于WEB服務構建了一個動態系統模型,對模型進行業務系統及異構數據處理層次的分析,并對模型的技術實現做了簡要的闡述,對后續第三方物流平臺建設提供了基礎。
[1]聶瑞華,鄺穎杰.基于Web Service技術的綜合物流模型[J].計算機工程,2004,30(12):172-174.
[2]楊明,周國祥.基于Web Service技術的物流平臺架構研究[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7(1):238-240.
[3]孫福權,陳廷斌.基于J2EE與Web服務的第三方物流動態整合設計與實現[J].計算機應用研究,2007,(2):233-237.
[4]王澤來.基于Web服務集成的物流應急關鍵技術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