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著名教育工作者鄭杰在《沒有辦不好的學校》一書中寫道:“我認為,校長理應成為一個理想家,帶給學校以夢想和必要的‘烏托邦。”百色市西林縣初級中學(以下簡稱西林中學)校長季正雄堅信這一點。在十多年的校長工作中,他一直以此自勉。
在季正雄看來,一個合格的校長要“像愛護自己的兒女一樣愛護學生,為人師表,言傳身教;像熱愛自己的家庭一樣熱愛學校,格盡職守,敬業奉獻”,這樣才能與師生和諧共處,共同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
“新官”上任“三把火”
1991年7月,季正雄從師范學校畢業,到西林縣弄汪鄉垌硝村中心小學擔任一名普通教師。在此任教期間,他除了積極參加學習,提升自身教學技能,還主動學習學校管理知識。1992年4月,他調往西林縣弄汪希望學校(該校為九年一貫制學校)任小學教師,不久后任教導處主任。此后,他還在兩所學校的領導崗位上經受了鍛煉:1999年擔任西林縣弄汪希望學校校長,2003年擔任西林縣古障中學(以下簡稱古障中學)校長。2006年4月起,他開始擔任西林中學校長。
多年的學校管理工作,使季正雄養成了一種習慣:每到一所學校任職,他首先會深入各部門了解學校的狀況,并走訪教師、學生和家長,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他說,作為一所學校的管理者,必須掌握學校發展的第一手材料,這樣制定出的管理措施才有針對性。
剛到古障鎮中學任校長時,季正雄發現學生沒有午睡的習慣,致使下午上課時“一片倒”,嚴重影響學習。對此,他立即召開校領導班子會議,商討相關的午休制度,并帶頭組織值日教師和值日班主任維持午休紀律。一段時間之后,學生下午上課一掃往日的倦容,學習活力高漲,學習效率也提升了。
季正雄到西林中學擔任校長前,該校面臨著諸多辦學困境,尤以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和優秀生源嚴重外流最為突出,學校各方面的工作狀態都不太理想。為此,季正雄上任后點燃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針對教師普遍存在職業倦怠感的現象,在全校范圍內實行“競爭上崗聘任制”,教師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競聘相應崗位,同時制定《西林中學教職工工作考核方案》等多項制度,對教師的上下班行為、儀容儀表、課堂教學、教研活動等作出嚴格而細致的要求,每天不定期進行檢查,每周五、每學期末公布檢查結果,考核結果納入個人量化分,作為晉級、評優的重要依據,還實施“同科一課”教研活動和優質課比賽,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增強競爭意識和危機感,促使教師不斷成長。
第二把火,開展“傳幫帶”“老帶青”工作,通過一幫一師徒結對的方式,由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帶領青年教師成長:師傅不定時進入徒弟的課堂,聽課評課,及時發現并糾正不當的教學行為;學科組內教師不定期舉辦小型座談會,總結教學得失、共享教學經驗,在思維的碰撞中,促進教師專業技能共同提高。
第三把火,大膽改革舊有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目標教學和“參與式”課堂教學改革。2012年10月,季正雄帶領學校領導班子主要成員到山東杜郎口中學、昌樂二中、即墨二十八中和江蘇洋思中學等4所學校觀摩學習,回校后決定借鑒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諧互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對學校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了改革,探索實施符合學校實際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三把火”燃燒起西林中學師生們工作、學習的熱情,曾經萎靡不振的校風、教風、學風逐漸好轉,大家以昂揚積極的心態投入工作、學習。該校數學教研組組長王韋英對學校的變化感觸頗深,她說:“那段時間,老師們就像注入了新的血液一樣,下班后、課余時間都在討論教學,還自發地開展課題研究,學習研究氛圍很濃厚。”學生的變化也有目共睹,王韋英告訴記者,學生們在課堂上變得活躍了,老師提問的時候,越來越多的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路前行,沿途的風景隨著季正雄治校理念的日漸成熟而愈加美麗。他說:“校長就是要為師生播種希望,不斷激發他們的活力,讓他們高歌前進。這是一個校長理所應當、責無旁貸要做的事情。”
校長那些“貼心事兒”
“作為校長,要讓師生們在學校里找到歸屬感。”季正雄如是說。在校園里,季正雄總是面帶笑容、和藹地向學生問好;看見垃圾桶旁有散落的垃圾,他會拿來掃帚清理干凈;他還會和學生一起排隊打飯,并不時詢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況。該校初三學生黃鑫慧用一組排比句來描述“學生眼中的季校長”:“當我們每天早晨走進校門時,總有一個人帶著微笑迎接我們;當我們開展課外活動時,總有一個人用鼓勵的眼神關注著我們;當我們積極備戰中考時,總有一個人關心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給我們以鼓勵和指導。”
2013年,西林中學語文教師李學忠的愛人因患重病住院,急需高昂的醫藥費,這對一個本就不寬裕的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季校長知道后連夜召開班子會議,商量辦法,第二天一早就向全校師生發出緊急倡議,為我愛人捐款,僅用一天時間就為我愛人募到善款一萬多元,這事讓我終生難忘。”李學忠老師這樣告訴記者,“季校長除了很關心職工的生活,管理也很人性化,學校實施‘彈性坐班制,老師有課時要按時上課,沒課時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
除了實施人性化管理,季正雄還切實為師生解決生活困難。2009年,他經過多方奔走,爭取到了兩棟經濟適用房項目,解決了44戶教職工的住房難題,解決了教師的后顧之憂;同年,在他的努力下,西林中學建成了全國首個“廣西民建‘思源工程教育移民揚帆班”,招收來自西林縣內交通相對閉塞、經濟相對落后的偏遠村屯少數民族學生,每生每學期可獲資助1 000元。此外,季正雄還多方尋求企事業單位的幫助,為品學兼優的困難學生爭取社會資助,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
為了改善校園環境,2006年以來,季正雄先后爭取到50多萬元資金,用于優化校園環境:對所有教學樓和學生宿舍進行粉刷、整修、更換門窗;購買多種花草樹木,并給每一種植物掛上標識牌,讓師生在欣賞綠樹紅花的同時增長植物知識;擴建學校閱覽室,大量訂閱報刊讀物,為師生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糧;在校園、教室、宿舍和食堂等地方張貼名人名言、校友風采、教師風采和各班級“希望之星”等文化展板500多幅,陶冶師生情操,以榜樣的力量鼓舞師生上進,起到了“借他人之智,完善自我;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效果。
當看到師生因忙于工作和學習而面有倦容時,季正雄又考慮著為師生營造愉快的生活環境:2009年以來,學校先后開設了音樂、美術、書法、文學、體育等興趣小組,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造“校園勵志”廣播站,開設佳作品析、中外名曲欣賞、新聞時事播報、校園趣聞等欄目,為師生了解時事、關注社會打開了一個窗口,不斷提高師生的審美能力;每年舉行一屆校運會、“五四”晚會和“元旦”晚會,經常組織教師開展籃球賽、排球賽、羽毛球賽,學生社團也不定期舉辦演講比賽、詩文朗誦比賽和校園歌手大賽等文娛活動,豐富師生的課余生活。
……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目前,西林中學的教育教學成績節節攀升,曾獲得自治區文明庭院、全國全民健身先進單位、自治區綠色學校、百色市中小學德育先進集體、百色市高考進步獎、百色市德育先進單位、百色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中考成績更是捷報頻傳,今年該校中考再創佳績,總成績A等級以上人數達到251人,其中A+等級人數達到87人,比2013年增加了27人。季正雄也先后榮獲西林縣先進教育工作者、西林縣優秀校長、西林縣優秀共產黨員、百色市優秀中小學德育工作者、百色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面對成績,季正雄不驕不躁,經常這樣勉勵自己:“滿足師生的實際需求,是校長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這樣他們才有余力更好地去規劃自己的人生,實現自己的夢想。”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