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華
【摘 要】 自主學習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中,學習者獨立地、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有選擇地、主動地進行學習的過程。幼兒的學習以自主探索為主,通過操作材料、與同伴交往等方式積累經驗,促進自身知識、能力、行為的發展。
【關鍵詞】幼兒;本土資源;利用;自主學習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頒布,再次強調幼兒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指在一定的環境中,學習者獨立地、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有選擇地、主動地進行學習的過程。幼兒的學習以自主探索為主,通過操作材料、與同伴交往等方式積累經驗,促進自身知識、能力、行為的發展。那么,如何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給予有效地指導幫助呢?下面,談談我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本土資源、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幾點看法:
一、創設環境,自主學習。
1.生態環境。
陶行知先生說過:“活的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什么是活的環境呢?我們生活中的大環境,如:鄉土地理、民間風俗、傳統文化、生活經驗等便是一個活的環境。我們應充分利用周圍的鄉土資源來創設生態式區域活動特色,促進幼兒陽光發展。
①生態運動區。
以《指南》為引領,依據幼兒的動作發展,我們可以創設“生態運動場”適合幼兒運動的區域,分別設置了攀爬區、平衡區、投擲區、野趣區等運動區域,這些活動區都配置了適合幼兒走、跑、跳、投、鉆、爬、攀登、平衡等動作發展需要的各種戶外活動玩具,這些難度系數不一的運動器械和富有挑戰性的運動游戲情境,順應孩子們好奇、好動、愛玩的天性,激發著孩子們運動與認知的興趣與潛能。幼兒可以自由選擇活動區域、運動器械,開始自主游戲。在其樂融融的活動中,幼兒的身體動作得到了自由自在的舒展,內在的歡樂得到了盡情的表現,體質和自信心得到了增強。
②生態游戲區。
以《指南》為引領,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學習方式,充分利用本土資源,我們可以創設豐富而趣味的生態游戲區,讓幼兒在水區里,可以自主地釣魚、撈魚、舀水、提水、泵水;在土區里幼兒可以自主地挖土、敲土、運土、挑土、制土磚;在民間游戲區里,可以開展民間傳統游戲,它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材料簡單,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又不受場地、人數的限制深受幼兒的喜歡。
二、環保文化,自主學習。
①本土文化長廊。
本土文化長廊中,我們凸顯了農耕文化、飲食文化、非物質文化等。如:創設農耕文化館,布置了石磨、蓑衣、鼓風機等豐富的材料工具,讓幼兒愉快的體驗農民伯伯勞動的辛苦;飲食文化,創設了“美食一條街”展示了當地的傳統小吃“面線糊、肉粽”等材料、工具與步驟圖,幼兒在動手制作中,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非物質文化,創設了泉州南音、高甲戲、惠安石雕、晉江布袋木偶戲、永春白鴨湯、德化瓷燒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挖掘利用家鄉豐富的文化和自然資源,引導幼兒在自主中觀察學習,自主中成長。從而培養幼兒自主參與的興趣、激發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②精神環境。
我們除了在物質環境上滿足幼兒,在精神上我們應營造溫暖、輕松地精神環境,讓幼兒形成安全感和信賴感,如:戶外體育分區中,幼兒在輕松、愉悅地環境下,我充分地信任幼兒,讓幼兒自主地選擇運動內容,運動方式,如何玩?和誰一起玩?游戲中我總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以積極、愉快地情緒影響幼兒;以欣賞的態度對待幼兒,注意發現幼兒活動中的閃光點,接納他們的個體差異。與幼兒之間建立平等、尊重、和諧的關系,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看待他們的興趣、愛好,了解幼兒發展的需求,為他們提供寬松、充滿愛與平等的環境,幫助幼兒養成自立、自信、自尊、自我約束等良好品質。
三、開展游戲,自主學習。
我們可以利用本土資源,開展民間傳統游戲,它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材料簡單,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深受幼兒的喜歡。我們在選擇游戲內容的時候充分考慮到幼兒身體發育存在的不同,同時尊重幼兒個體發展存在的差異,針對每個人的發展情況,靈活進行引導。如:抓石子、彈珠子、踢毽子、花樣竹竿舞、抬轎子、跳房子、跳皮筋等。這些傳統的民間游戲不受場地、人數的限制,幼兒非常喜愛,能激起幼兒自主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個性和積極情感及勇敢、團結協作的品質。
四、多元評價,自主學習。
評價起到導向和促進的作用,所獲得的經驗是表象的、零碎的。適當的評價,能幫助幼兒將表象的、零散的經驗進行系統化,畫龍點睛的對幼兒所獲得的直接經驗進行處理。能充分挖掘幼兒有價值的經驗。
1.自主評價。
鼓勵幼兒大膽地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感受體驗表達出來,與同伴交流分享,不僅增強幼兒對游戲的興趣,還能使幼兒間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如:“我有快樂的事要跟大家分享:我發現了什么?為了以后玩得更好,我還應該做什么?”讓幼兒樂意表現自己,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
2.同伴評價。
如:引導幼兒說說:“你踢的毽子真好,可以向大家介紹你的經驗嗎?”這樣既能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又能激起幼兒想說的愿望以便更好地向同伴介紹或展示各種成功的經驗,讓幼兒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同伴的活動情況,互相交流、互相反饋,知道好在哪里?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樹立榜樣或改進不足,使幼兒在評價環節中,互相學習,提高積極性,共同進步。
3.全面評價。
通常是通過觀察,發現閃光點、創意上進行講評,加以鼓勵,或指出幼兒在創意方面應努力的方向,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大家提出來討論,讓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商量解決的辦法。對幼兒的行為,我們一般采用縱向式的積極評價。積極地看待幼兒的每一點進步,并利用其進步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總之,我們應品讀《指南》、踐行《指南》,在《指南》的引領下,充分認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我們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利用本土資源,讓孩子的學習越來越自主,一步一步成為學習的主人,按照自己的需求,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學習方式、學習興趣,大膽、自主的學習,使每一個幼兒都能自由、健康、富有個性地成長!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教育部
[2] 劉麗杰.《利用本土資源,培養幼兒多種能力》. 《2012年幼兒教師專業與發展論壇論文集》2013年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港永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