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瑞峰
【摘 要】本文試圖就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挑戰,提出建設學科館員隊伍的必要性,并在諸多方面進行服務創新,具有一定的理論探索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學科館員 服務創新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師生最心儀的精神殿堂,是知識財富的“海洋”,是精神食糧的“寶庫”,是每一所高校、每一個校長心目中無可替代的“鎮校之寶”。
面對“知識經濟”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高校圖書館的生存和地位驟然面臨了諸多挑戰,從西方發達國家引入的“學科館員”體制,正是應對挑戰的“高招”,如何面對挑戰,如何用好“高招”,正是高校各級領導及圖書館學科館員隊伍亟待解決的課題。
本文試圖從高校圖書館面臨的挑戰、學科館員隊伍設置的相關問題,以及如何創新服務等話題,稍作分析。
1 高校圖書館的地位和作用面臨的嚴峻挑戰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高校師生獲得知識的渴望與日俱增,信息獲得、信息置換、信息儲存等需求急劇增長,高校圖書館多年以來“養尊處優”“獨領風騷”的地位不復存在,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和廣泛的應用,顛覆了高校圖書館多年以來引以為傲的傳統模式,高校圖書館面臨了一個“何去何從”和怎樣才能“重整雄風”的窘境和挑戰。
1.1 網絡信息數量激增,高校師生在信息需求方面的專業性不斷增強,傳統的進館借閱、相互傳抄或一事一問、一事一查的場合已不多見,高校圖書館昔日那種“神秘莫測”和“門庭若市”的風光已不復存在。
1.2 高校圖書館多年積累的豐厚藏書和珍貴的歷史文獻堆積如山,應有盡有,但師生對其利用率日趨降低。書籍和文獻都是人類知識的載體,而且很多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如果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無疑是對社會財富和優質資源的極大浪費。
1.3 隨著信息載體技術、信息處理技術、信息傳輸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校圖書館從業人員也面臨一個全新的挑戰,傳統圖書館是以文獻、圖書為服務單元,而現代圖書館則是以信息、圖像為服務單元,強調以人為本的個性化信息服務,強調館員的專業背景和業務素養。“以人為本”成了“人才為本”,沒有復合型的人才組成的高素質的學科館員隊伍,高校圖書館將會是一座沉甸甸的“空城”,一個堆滿了知識財富的“死海”。
2 高校圖書館強化“學科館員”隊伍建設勢在必行
由于高校圖書館具有其不同于公共圖書館讀者群的特殊性,高校圖書館面臨了以專家、教授及“天之驕子”組成的高學歷、多渠道的讀者群,決定了為其服務的高校圖書館的館員必須具有專業背景和良好的業務素質,信息化、社會化、功能化則是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趨勢。但是,高校圖書館提供服務的主要方向,必須始終定位在與教學、科研緊密相關的學科的專業性服務上,即面向學校的專業性知識服務和因人而異的跟蹤服務,這是高校圖書館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方向,也是體現其核心競爭力的長期戰略,為了更好地服務這一戰略,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化學科館員隊伍建設。
2.1 學科館員必須具備兩項最基本的業務素質。首先,應當是計算機的“高手”,同時,也是圖書情報的“內行”。這就是說,稱職的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必須精通和掌握計算機的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信息技術,可以實現全文本、超文本和多媒體的信息傳輸和檢索,熟知國際互聯網的運作,確保文獻信息呈現多元化的狀態,最大限度得到現代信息技術的有力支持;同時,又具備圖書情報工作的專業知識,是一個合格的“網上沖浪員”,人見人愛的可以讓信息增值的“優質服務員”,否則,就難以成為稱職的“學科館員”。
2.2 學科館員必須要突出“學科特點”。要熟知本校、本院系、本地區某一學科的基本概況,必須是某一學科的專業人才,對某一學科有一定的學術研究水平,要知道它的“前世”和“今生”,同時,還要對它的“研究前沿”也能有所認識,對這一學科的著名人物及其研究動向也要有所了解,否則,難以成為該學校專業研究人員的“信息導航員”。
2.3 學科館員必須要有一定的外語水平。這對于熟練的獲得原始信息、加強對外交流、理解文獻本質都有極大的幫助,特別是在主動跟蹤、資源收集、設置網絡主頁、加強與對口院系的直接聯系等方面,都可以收放自如、如虎添翼。
2.4 學科館員必須要有很好的溝通能力和較高的文字寫作水平。便于取得信任,總結提高,確保學科館員制度的實施和學科館員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3 創新是高校圖書館完善和強化學科館員制度的保證
在由網絡設施、硬件、軟件、信息資源及人等有機組成的全新的“泛在”知識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學科館員的服務模式,一定要不斷創新、不斷改進,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高校圖書館才能徹底擺脫生存危機,才能無愧于“知識寶庫”這一令人敬仰的“封號”:
3.1 服務內容的創新。網絡環境下,傳統圖書館以提供原始文獻為主的服務內容已經不能滿足讀者的需求,在現代社會讀者需要全面、新穎、及時、廣泛的信息,而且不同的讀者由于知識構成、學歷的不同,可能需要不同的信息,這就要求學科館員為讀者提供“快”“精”“新”“細”的信息內容,提供具有個性化、專業化的知識信息服務。個性化服務,它是圖書館服務“以人為本”原則的體現。它通過對用戶個性、興趣、習慣的分析而主動向用戶提供其可能需要的信息和服務,這種服務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是一種深層次的主動性和個性化結合的服務方式,是滿足讀者信息需求,實現服務高效化的關鍵所在。
3.2 服務手段的創新。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館不再是唯一的信息源,讀者獲取信息的途徑大大增加,這要求學科館員必須從“坐、靠、等”的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的優質資源,開辦多種形式的“講座”“沙龍”,主動上門服務,搞好宣傳、導讀,加強跟蹤式服務。
3.3 服務認知的創新。加強對學科館員職責、職能的學習和宣傳,端正態度,強化服務,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提高學科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在端正態度、加強認知、創新服務上不斷前行。
3.4 服務提高的創新。高校圖書館要加強對學科館員的“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讓他們不斷“充電”,追求“進步”,要走出去、請進來,加強培訓,鞭策引導;要建立學科館員隊伍的激勵機制和退出機制,有升有降,有獎有罰,讓能人上,讓庸人下,保持學科館員隊伍的生機與活力,讓他們為事業自豪,讓他們在事業中閃光。
當前是知識經濟時代,創新是發展的關鍵,學科館員必須緊跟時代潮流,樹立創新服務的理念,開展形式多樣的創新服務,才能更好地為高校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服務,才能使高校圖書館在新時代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趙紅.國家圖書館學科館員和學科化服務[J].法律文獻信息與研究,2010(3):22-27.
[2]王曉紅.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的管理與服務[J].圖書館學研究,2009(5):66-68.
[3]高云燕.談學科館員及學科服務[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9(2):208-210.
[4]鄧玲.泛在知識環境下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制度初探[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0(3):96-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