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寧玉 石森 趙輝 高洋
(1.湖南大學體育學院 湖南長沙 410012; 2.民升康復護理養老發展中心 北京 102612)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體育事業的發展也迎來了一個又一個高潮,人們的健康鍛煉理念也在逐步提升。老年體育產業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工業化大潮助推下正蓬勃發展。當下老齡化趨勢加快,老年體育需求日益增加,在發展老年體育產業背景下分析老年體育運動特征,規范老年體育活動指導成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社會主義體育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于此同時,規范指導老年體育活動,不僅豐富了老年人體育活動內容,增加了運動安全系數,還是其自我實現的有利保障。
發展老年體育產業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年體育產業越來越受到重視。現階段我國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已經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對于增加社會老年“健康存量”的途徑,老年人更愿意利用體育運動手段預防疾病保持身體健康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不僅如此,體育活動豐富了老年人的社會交際與精神生活,有效的提高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因此,開發出更多更好的、適合老年人的項目,為有特長的老年人體現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搭建平臺成為必然發展趨勢。二是發展老年體育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長期以來,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經費來源主要依靠國家撥款,唯有及時調整內部機制,才能豐富收益與社會影響。合理的把握與開發老年體育產業能夠成為體育產業的新的增長點。三是發展老年體育產業能夠有效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化發展。家庭結構功能的變化,使得獨居老人越來越多,精神世界的匱乏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支持,這就要求政府與市場調節共同努力,開拓發展更多更好的、適合老年人進行的體育項目與產品,有效地組織與管理更多適合老年人的運動項目,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
發展老年體育產業的可行性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我國老齡化人口比重較高。近年來,新增老年體育人口數量明顯增多,這就為發展老年體育產業提供了基礎保障。預計到2030年,60歲以上人口將增至3.1億人,占總人口數的20.42%。老年體育人口的迅速增加為發展老年體育產業起到了強大的助推作用。二是發展老年體育產業具有廣闊的潛力空間。當下我國擁有龐大的老年體育消費市場,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老年人的購買力和消費能力持續增長,顯現了老年體育產業的發展潛力。三是我國老年人的消費觀念開始轉變。以往艱苦樸素的我國老年消費者也逐步對精神與物質享受方面追求高層次體驗,對于體育健身的關注明顯增加。相比于以往高昂的保健品與養生成本,體育消費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老年消費觀的改變為老年體育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四是社會體育發展方向調整。隨著我國老齡化的快速發展和“健康老齡化”概念的提出,老年體育將會逐步取得與青少年體育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地位。體育主管部門已經意識到調整社會體育的發展方向的重要性,優化其結構,豐富其內容,大力發展老年體育產業,使其能夠滿足健康老齡化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老年體育產業的需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健康”的認識也不斷深化,“終身體育”概念的提出,豐富了老年體育運動的內容,促進了其快速發展。對于老年人適合的運動項目,我國學者龐元寧、日本大阪體育大學教授池田勝與美國學者James Michener亦分別總結了適合本國中老年的體育運動項目。
從表1可以看出,老年人在不同年齡階段,根據自身情況與運動基礎可選擇不同類型的運動項目,同時也反應出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顯著不同,發達國家的體育活動相對豐富,競技性對場地條件要求較高。我國開展廣泛的且具有中國特色的廣場舞長期以來受到中老年的追捧,但同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詬病,這與沒有良好的管理與疏導有著直接關系。
通過分析老年體育活動項目可將老年體育運動特點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老年人因為身體及精神的各能力衰退,高齡期的體育活動方式受到體力與精力的限制,更多適合于運動量較少與保持心肺活力的項目。二是我國老年人退休脫離工作崗位,養老金成為保障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收入,老年體育活動多數產生在投入資金較少、環境場地要求較低的項目。三是老年人的社會生活隨著人際關系與社會關系的削弱逐漸閉塞,隨著年齡的增長,運動的交際圈子愈發縮小。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基礎體育設施還不夠完善,老年人在選擇運動項目時多會選擇消費成本低、場地要求不高的運動環境等特點。
我國正面臨著老齡化社會的考研,近年來政府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等政策法規,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在此基礎上政府應建立健全老年體育組織管理辦法,加強老年體育相關宣傳,為老年人提供更為廣闊的運動平臺。
進一步完善社區服務水平是當下建設社會主義文明社會的有利保障,老年社區體育活動應在社區服務體系中規范進行。當下應綜合利用各項社會資源,定期組織開展具有社區特色的群眾性文體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社區工作應當把老年體育工作作為重點,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切實保障老年人在社區生活中應有的權利。
隨著經濟的發展,老年體育人口比例的不斷上升與體育消費觀念的轉變,老年體育消費市場具有不可低估的潛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政府應對老年體育產業加強監管與保護,保障老年人的切身利益,開發推廣更多適合老年群體需求的體育消費產品,以滿足老年人的體育消費需求。

表1 中美日老年人最適合運動與合適運動一覽表
目前我國社區體育活動種類繁多,但普遍缺乏統一規劃與管理。以受到我國中老年人追捧的廣場舞為例,其特點是在城區范圍數量較多,場地要求較低,人員密集程度較高。其優勢在于利于組織與參與,人員密集,宣傳效果好,但在活動的同時高強度的音樂成了市區噪音污染的一大來源,受到了不少市民的詬病。在社會體育活動的宣傳與規劃環節,應根據周圍環境,有計劃的進行體育活動,在滿足老年人體育運動需求的同時,兼顧社會正常秩序,培養老年人進行健康、環保、文明的社區體育活動。
社會體育指導員在社區體育活動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下我國缺乏具備專業體育指導能力的相關人才,積極培育國家老年體育指導員和老年體育組織管理人才,加強現已存在的熱心老年體育服務的社會指導員、業余組織負責人等,加強其專業技能、組織管理能力的培訓,使他們走上為老年體育服務的崗位,壯大老年體育服務人才隊伍,使老年體育服務更加專業、科學。
老年體育主管部門應積極整合企業與政府資源,擴大宣傳力度,爭取資金投入。對已有的場地設施應對外開放,要收費的設施器材適當降低收費水平。此外,應當積極研發和生產符合我國老年人特點的體育設施器材及用品。場地建設必須考慮到就近和方便,居住區是體育場地建設的首選地方。
[1]鄔滄萍.社會老年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王亞林.人類生活方式的前景[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3]胡恩生.關于老年消費市場及老年產業發展的幾點思考[J].人口與經濟,2002(10).
[4]劉明輝.我國老年體育消費市場的社會學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0(4):22-25.
[5]鄧星華.論我國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養[J].體育學刊,2001(1):30-32.
[6]龐元寧,何建文,同英.淺論中國不同年齡人群體育現狀[J].體育科學,2000(1):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