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張秀卿
摘要:指出了居住小區的綠化對于人們的生活起著重要的作用,對豐鎮市居住小區的綠化進行了實地調查,通過植物種類組成、配置模式、觀賞特性等方面的分析,探討了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議,為日后豐鎮市居住小區的綠化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豐鎮;居住小區;綠化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4)09013403
1引言
豐鎮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境內,屬于半干旱地區小城鎮,四季溫度變化較大,冬季寒冷,且土壤以鹽堿地為主,植物的存活難度較大。特殊的地理環境加上小城鎮經濟的不發達,多年來,該地區城市綠化效果欠佳。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人們開始注重城市綠化。居住區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起居使用率最高的綠地類型[1]。居住小區的綠化不僅能夠提升小區檔次,為城市綠化添磚加瓦,還能夠為人們提供舒適的居住環境,進而提升人文價值。
2調查對象與方法
選取豐鎮市久福小區、逸欣花園、晶鼎莊園、奧威花園、明珠花園這5個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區。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進行實地調查,并拍照、記錄。主要調查綠化樹種的種類組成、配置模式以及季相變化。
3結果與分析
3.1豐鎮市居住小區綠化植物種類組成
通過表1可知,豐鎮市居住小區共有植物34種,隸屬14科23屬,喬木19種,灌木14種,多年生宿根草本1種。常綠植物8種,其中常綠喬木7種,常綠灌木只有砂地柏1種。落葉植物26種,包括落葉喬木12種,落葉灌木13種,落葉草本1種。
通過表2可知,晶鼎莊園、奧威花園、明珠花園的綠化樹種組成優于久福小區和逸欣花園。5個居住小區的常用樹種為龍爪槐、圓柏、旱柳、紫丁香、白丁香、紫葉小檗、砂地柏,其它樹種珍珠梅、紅瑞木、黃刺玫、錦帶花的使用頻率也較高。
3.2豐鎮市居住小區綠化植物配置模式
通過對5個居住小區的調查發現,居住小區的綠化植物配置模式大致可以分為3種。
3.2.1喬+草模式
在晶鼎莊園、奧威花園、明珠花園,植物配置模式中,有些喬木以孤植的形式出現,如油松、山桃等,這種配置模式能夠體現孤植樹木的形態美,枝干美。但是,除了這種配置方式,喬+草模式還在久福小區和逸欣花園中有大量的運用,在這種種植模式中,樹種一般以龍爪槐、旱柳居多。喬木+地被的配置模式,雖然視線通透,但是景觀效果過于單調,加之喬木排列均勻,缺少變化,致使植物景觀的立面效果不能達到“步移景異”的理態[2]。
3.2.2灌+草模式
灌木與草坪相結合的種植方式,在逸欣花園、晶鼎莊園、奧威花園、明珠花園中都有體現,但是這種配置模式一般都是把灌木栽植成了綠籬的形式,如丁香籬、紅瑞木籬,且修剪較為規則、整齊。這種配置模式雖然具有一定的觀賞效果,但是不能很好的體現灌木球的形態美
3.2.3喬+灌+草模式
喬灌草相結合的配置模式,只有在鼎莊園、奧威花園、明珠花園有應用。這種喬灌草相結合的配置模式,不僅能夠增強群落的穩定性,還能夠增加景觀的豐富度,觀賞價值較好。本次調查,喬+灌+草模式樹種的應用為:喬(白蠟、茶條槭、皂角、欒樹、圓柏、梓樹)+灌木(白丁香、紫丁香、紫葉小檗、紅瑞木、砂地柏)+草本層,其中灌木層植物也是以綠籬的形式栽植。
3.3豐鎮市居住小區植物綠化觀賞特性分析
植物的花、果、葉、桿都會隨著生長周期的不同而變化,植物的花、果、葉、桿的變化也會帶來不同的觀賞特性。在進行居住小區綠化時,要考慮到不同植物在不同季節的觀賞特性,爭取做到四季有景。
在本次調查的5個居住小區綠化的樹種中,花、果、葉、桿具有觀賞價值的樹種共有20種,占總數的588%。具有觀花價值的植物有黃刺玫、錦帶花、月季、華北繡線菊、珍珠梅、榆葉梅、丁香等共14種植物,具有觀果價值的植物有欒樹、紅瑞木、接骨木、梓樹共4種,具有觀葉價值的植物有茶條槭、欒樹、白蠟、紫葉李、紫葉小檗共5種,具有觀桿價值的有龍爪槐、山桃、紅瑞木共3種植物,其中,欒樹、山桃、紅瑞木等植物同時具有多種觀賞特性。
春季可供觀賞的植物有楸樹、欒樹、黃刺玫、紫葉小檗等植物;夏季可供觀賞的植物有珍珠梅、華北繡線菊、紫花槐等植物;秋季可供觀賞的植物有紫葉李、紫葉小檗、茶條槭等秋色葉樹;冬季可供觀賞,四季常綠的有圓柏、側柏、砂地柏等植物,龍爪槐、山桃等樹干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也能豐富冬季景觀,但是,冬季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多為喬木,灌木較少(表1)。
4居住小區綠化存在的問題
4.1居住小區綠化植物種類有待提高
豐富的植物種類,是提高綠化效果的關鍵。在所調查的5個居住小區中,久福小區和逸欣花園的植物種類較為貧乏,不利于綠化造景。并且,除了晶鼎莊園、其他的居住小區均沒有地被植物。由于豐鎮市屬于半干旱地區小城鎮,特殊的氣候以及經濟的不發達,在植物的選種、成活等方面有所限制。目前,在所以調查的5個居住小區中,龍爪槐、圓柏、旱柳、紫丁香、白丁香、紫葉小檗、砂地柏,珍珠梅、紅瑞木、黃刺玫、錦帶花這些植物的應用較多,屬于基礎樹種,但是每個小區大同小異的植物種植,使得每個居住小區的綠化沒有特色(表2)。
4.2垂直結構單一
雖然所調查的5個居住小區中有喬+草、灌+草、喬+灌+草的配置模式,但還是以喬+草、灌+草的配置手法為主,喬+灌+草的配置模只在晶鼎莊園、奧威花園、明珠花園中少有出現。喬+草、灌+草這兩種垂直結構單一的配置方式,景觀效果欠佳,群落結構極不穩定,不能長遠發展,易生病蟲害[3]。
4.3冬季景觀單一
雖然冬季有圓柏、側柏等常綠樹種,也有觀桿的山桃、龍爪槐等,但是冬季能夠提供景觀效果的多為喬木,調查的五個居住小區中,能夠豐富冬季景觀的灌木只有砂地柏和紫葉小檗。冬相對于春夏秋三季,冬季植物景觀較為單一。endprint
5建議
5.1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進外來樹種,豐富綠化樹種
鄉土樹種是本地的優勢樹種,不僅可以體現地方特色和城市文化歷史,為當地群眾所喜愛,而且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對本地的氣候、土壤適應性強,生長良好。在防止病蟲害發生和蔓延、改良土壤、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和小氣候等方面均優于外來樹種[4]。并且可以減少日后養護管理所需的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在豐鎮市日后的居住小區綠化時,可以選擇適合半干旱地區,耐鹽、耐寒的植物。并且,還要增加草本地被植物的應用。可以適當增加的樹種有:落葉喬木:元寶楓、文冠果、水杉、旱柳、沙柳、刺槐、核桃、小葉樸、白榆、桑樹、櫻花、海棠、碧桃等;常綠喬木:檜柏、白皮松、華山松、樟子松等;落葉灌木:連翹、金銀木、貼梗海棠、毛櫻桃、薔薇、沙棘等;常綠灌木:衛矛、大葉黃楊、鋪地柏等;地被:紅葉甜菜、雞冠花、千日紅、紫茉莉、半枝蓮、五彩石竹、香石竹、虞美人、馬藺、美人蕉等。
5.2豐富配置模式,加強垂直結構
適當增加喬、木、草相結合的配置方式,增強綠化垂直結構,不僅能夠提高景觀觀賞特性,并且能夠增加植物群落的穩定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喬+草、灌+草的配置模式,也要靈活配置,例如灌+草的配置模式,除了將灌木籬修剪成規則的形式,還可以采用花壇、花鏡、立體設計等,以形成不同的景觀特色。還可以配合居住小區的墻面,利用五葉地錦等攀援植物營造垂直綠化的效果。
5.3增加觀賞樹種,提高冬季景觀
園林樹木的葉色常因季節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大多落葉樹木葉色在早春嫩綠,夏季深綠,秋季褐黃,深秋凋落;常綠樹木葉色終年綠色,但各季節綠色程度不同[5]。居住區種植觀花、彩葉、觀果植物可以打破以常綠植物為主的綠化方式,營造不同季節特殊的景觀效果[6]。應增加冬季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如忍冬、水蠟等冬季可以觀果,白皮松的樹干觀賞價值較高,小葉黃楊、鋪地柏等灌木可以彌補冬季灌木景觀匱乏的現象。并且,在常綠樹種的選擇上,還應該考慮綠色深淺程度的不同。
2014年9月綠色科技第9期6結語
居住小區的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城市整體環境和市民的居住環境,豐鎮市應加強對居住小區綠化的意識,從植物物種組成、配置模式、季相景觀方面加強綠化景觀效果,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進外來樹種,增加植物配置的垂直結構,增加植物季相景觀,提高居住小區綠化環境。
參考文獻:
[1] 巴寶成,李湛東.聊城市居住區綠化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11.
[2] 李莉.干旱、半干旱地區居住區植物配置研究——以銀川市居住區為例[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3] 侯經華,張秀卿,趙佩燕.呼和浩特市居住區入口綠化現狀調查與分析[J].北方園藝,2013(7):98~101.
[4] 李秀珍,賈占元.淺談烏蘭察布市城鎮綠化樹種的選擇[J].內蒙古林業,2011(7):30.
[5] 朱軍貞,關學瑞,李鳳丹.啟東市居住區綠化現狀分析[J].陜西建筑,2009,34(36):346~347.
[6] 馬彥,董然,李金鵬,等.長春市居住區花鏡植物種類及其應用的調查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2012,40(1):104~107.endprint
5建議
5.1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進外來樹種,豐富綠化樹種
鄉土樹種是本地的優勢樹種,不僅可以體現地方特色和城市文化歷史,為當地群眾所喜愛,而且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對本地的氣候、土壤適應性強,生長良好。在防止病蟲害發生和蔓延、改良土壤、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和小氣候等方面均優于外來樹種[4]。并且可以減少日后養護管理所需的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在豐鎮市日后的居住小區綠化時,可以選擇適合半干旱地區,耐鹽、耐寒的植物。并且,還要增加草本地被植物的應用。可以適當增加的樹種有:落葉喬木:元寶楓、文冠果、水杉、旱柳、沙柳、刺槐、核桃、小葉樸、白榆、桑樹、櫻花、海棠、碧桃等;常綠喬木:檜柏、白皮松、華山松、樟子松等;落葉灌木:連翹、金銀木、貼梗海棠、毛櫻桃、薔薇、沙棘等;常綠灌木:衛矛、大葉黃楊、鋪地柏等;地被:紅葉甜菜、雞冠花、千日紅、紫茉莉、半枝蓮、五彩石竹、香石竹、虞美人、馬藺、美人蕉等。
5.2豐富配置模式,加強垂直結構
適當增加喬、木、草相結合的配置方式,增強綠化垂直結構,不僅能夠提高景觀觀賞特性,并且能夠增加植物群落的穩定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喬+草、灌+草的配置模式,也要靈活配置,例如灌+草的配置模式,除了將灌木籬修剪成規則的形式,還可以采用花壇、花鏡、立體設計等,以形成不同的景觀特色。還可以配合居住小區的墻面,利用五葉地錦等攀援植物營造垂直綠化的效果。
5.3增加觀賞樹種,提高冬季景觀
園林樹木的葉色常因季節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大多落葉樹木葉色在早春嫩綠,夏季深綠,秋季褐黃,深秋凋落;常綠樹木葉色終年綠色,但各季節綠色程度不同[5]。居住區種植觀花、彩葉、觀果植物可以打破以常綠植物為主的綠化方式,營造不同季節特殊的景觀效果[6]。應增加冬季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如忍冬、水蠟等冬季可以觀果,白皮松的樹干觀賞價值較高,小葉黃楊、鋪地柏等灌木可以彌補冬季灌木景觀匱乏的現象。并且,在常綠樹種的選擇上,還應該考慮綠色深淺程度的不同。
2014年9月綠色科技第9期6結語
居住小區的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城市整體環境和市民的居住環境,豐鎮市應加強對居住小區綠化的意識,從植物物種組成、配置模式、季相景觀方面加強綠化景觀效果,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進外來樹種,增加植物配置的垂直結構,增加植物季相景觀,提高居住小區綠化環境。
參考文獻:
[1] 巴寶成,李湛東.聊城市居住區綠化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11.
[2] 李莉.干旱、半干旱地區居住區植物配置研究——以銀川市居住區為例[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3] 侯經華,張秀卿,趙佩燕.呼和浩特市居住區入口綠化現狀調查與分析[J].北方園藝,2013(7):98~101.
[4] 李秀珍,賈占元.淺談烏蘭察布市城鎮綠化樹種的選擇[J].內蒙古林業,2011(7):30.
[5] 朱軍貞,關學瑞,李鳳丹.啟東市居住區綠化現狀分析[J].陜西建筑,2009,34(36):346~347.
[6] 馬彥,董然,李金鵬,等.長春市居住區花鏡植物種類及其應用的調查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2012,40(1):104~107.endprint
5建議
5.1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進外來樹種,豐富綠化樹種
鄉土樹種是本地的優勢樹種,不僅可以體現地方特色和城市文化歷史,為當地群眾所喜愛,而且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對本地的氣候、土壤適應性強,生長良好。在防止病蟲害發生和蔓延、改良土壤、凈化空氣、改善生態環境和小氣候等方面均優于外來樹種[4]。并且可以減少日后養護管理所需的費用,提高經濟效益。 在豐鎮市日后的居住小區綠化時,可以選擇適合半干旱地區,耐鹽、耐寒的植物。并且,還要增加草本地被植物的應用。可以適當增加的樹種有:落葉喬木:元寶楓、文冠果、水杉、旱柳、沙柳、刺槐、核桃、小葉樸、白榆、桑樹、櫻花、海棠、碧桃等;常綠喬木:檜柏、白皮松、華山松、樟子松等;落葉灌木:連翹、金銀木、貼梗海棠、毛櫻桃、薔薇、沙棘等;常綠灌木:衛矛、大葉黃楊、鋪地柏等;地被:紅葉甜菜、雞冠花、千日紅、紫茉莉、半枝蓮、五彩石竹、香石竹、虞美人、馬藺、美人蕉等。
5.2豐富配置模式,加強垂直結構
適當增加喬、木、草相結合的配置方式,增強綠化垂直結構,不僅能夠提高景觀觀賞特性,并且能夠增加植物群落的穩定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喬+草、灌+草的配置模式,也要靈活配置,例如灌+草的配置模式,除了將灌木籬修剪成規則的形式,還可以采用花壇、花鏡、立體設計等,以形成不同的景觀特色。還可以配合居住小區的墻面,利用五葉地錦等攀援植物營造垂直綠化的效果。
5.3增加觀賞樹種,提高冬季景觀
園林樹木的葉色常因季節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大多落葉樹木葉色在早春嫩綠,夏季深綠,秋季褐黃,深秋凋落;常綠樹木葉色終年綠色,但各季節綠色程度不同[5]。居住區種植觀花、彩葉、觀果植物可以打破以常綠植物為主的綠化方式,營造不同季節特殊的景觀效果[6]。應增加冬季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如忍冬、水蠟等冬季可以觀果,白皮松的樹干觀賞價值較高,小葉黃楊、鋪地柏等灌木可以彌補冬季灌木景觀匱乏的現象。并且,在常綠樹種的選擇上,還應該考慮綠色深淺程度的不同。
2014年9月綠色科技第9期6結語
居住小區的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城市整體環境和市民的居住環境,豐鎮市應加強對居住小區綠化的意識,從植物物種組成、配置模式、季相景觀方面加強綠化景觀效果,以鄉土樹種為主,適當引進外來樹種,增加植物配置的垂直結構,增加植物季相景觀,提高居住小區綠化環境。
參考文獻:
[1] 巴寶成,李湛東.聊城市居住區綠化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11.
[2] 李莉.干旱、半干旱地區居住區植物配置研究——以銀川市居住區為例[D].咸陽: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3.
[3] 侯經華,張秀卿,趙佩燕.呼和浩特市居住區入口綠化現狀調查與分析[J].北方園藝,2013(7):98~101.
[4] 李秀珍,賈占元.淺談烏蘭察布市城鎮綠化樹種的選擇[J].內蒙古林業,2011(7):30.
[5] 朱軍貞,關學瑞,李鳳丹.啟東市居住區綠化現狀分析[J].陜西建筑,2009,34(36):346~347.
[6] 馬彥,董然,李金鵬,等.長春市居住區花鏡植物種類及其應用的調查分析[J].東北林業大學,2012,40(1):104~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