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宏
摘 要:網絡反腐廉政監督是繼立法
權、司法權、行政權之后的第四種社會權力類型,除了具備互聯網的公開、透明、隱蔽、快捷、高效的特征之外,還有主體雙邊互動和內容多樣性的特點。網絡廉政建設發揮著重要的社會功能,對于我國政府廉政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網絡反腐廉政建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和缺陷,可以從網絡廉政教育、網絡廉政制度建設和網絡廉政監督三方面內容入手,逐步完善各種機制,發揮出其抑制腐敗和懲治腐敗的功能和作用。
關鍵詞:廉政建設;互聯網;功能
一、我國網絡反腐廉政發展過程
互聯網是在1994年正式接入中國的,歷經近20年的發展,互聯網普及程度早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互聯網絡國家。截止到2013年6月底,我國網民總量為5.38億,互聯網絡普及率為39.9%,比2012年上半年網民數量增加了2450萬,普及率增長了1.6%。手機上網用戶為3.88億,首次超越臺式電腦用戶,手機成為了中國網民第一大上網終端;手機視頻用戶超過一億人,比2011年底的22.5%提高為27.7%;手機微博用戶數量了有了大幅提高,從2011年底的5.3%提高為43.8%。 網絡工具的不斷翻新和數以億計的網民是我國網絡反腐廉政建設人員的基礎。
2003年,最高人民檢察院就開始利用網絡平臺設立網上舉報窗口,動員網民積極參與黨風廉政建設,開展反腐肅廉活動,2003年被譽為中國政府網絡反腐廉政的初始年。2005年,中共中央頒布實施《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加強反腐倡廉網絡宣傳教育,開設反腐倡廉網頁、專欄,正確引導網上輿論。”該項規定成為網絡肅廉反腐的制度依據。 2005年12月,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監察部首次公布中央紀委信訪室的網址。2007年底,中國國家預防腐敗局開通了網民自由參與的反腐網站,設立的窗口有“網友互動” “獻言獻策”等,標志著網絡反腐真正把普通百姓視為可依靠的力量,網民有了正式參與廉政活動的機會和條件。2009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出臺《人民檢察院舉報工作規定》,明確指出網絡舉報是與走訪舉報、書信舉報、電話舉報和傳真舉報并列的舉報形式,同樣具有法律效力。
一系列法規政策的出臺和政府相關部門特色反腐網站平臺的設立,為網民參與網絡反腐廉政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和參與途徑,能夠最大限度地預防、抑制、減少或消除黨員干部的腐敗行為,可以有效預防腐敗行為的發生。
二、網絡反腐廉政社會功能
1.網絡反腐廉政的教育功能
網絡反腐廉政教育功能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正面教育。借助于互聯網絡宣傳、表揚、倡導社會的正能量,引導、教育、鼓勵國家工作人員廉潔奉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切實履行克己奉公、廉潔守法的職業道德。二是反面教育。通過互聯網揭露、公布、批判社會不良行為和官員的腐敗行為,展示黨政官員的腐敗行為和行政不作為的可恥下場,以此為戒,教育官員們對照并反思自我行為,形成腐敗行為的厭惡和畏懼心理,自發形成反腐敗的心理盾牌。
2.網絡反腐廉政的社會“安全閥”
功能
產生社會敵視情緒是每個國家都無法回避的現實,雖然在源頭上減少敵對情緒的產生固然重要,但能夠使這種情緒得到合理方式加以排泄更為根本。“我們使用‘安全閥制度這個術語用以表示將敵對情緒引向替代對象的制度(或為這種轉移提供替代手段的制度),而不是指這種制度可以使社會沖突表現出來。”網民對政府公權力的監督作用發揮出“安全閥”功能:網民通過互聯網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官員借助網絡及時解釋網民關心的社會問題,這樣就形成良好的交流溝通方式,減少誤會;網民對社會腐敗行為的檢舉、披露和檢舉,使得公眾如實了解腐敗事件,防止小道消息所帶來的負面社會影響,發揮出緩沖功能,起到穩定社會的作用。
3.網絡反腐廉政的威懾功能
我國網民數量巨大,借助于網絡,能夠在短時間內形成強大的社會輿論力量。腐敗事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容易引發網民的評議和傳播,專業人士的介入能夠較為理性地對整個事件加以引導和組織,加之網民的共同參與,使得腐敗分子充分暴露在陽光地帶,現形在公眾面前。通過對某位官員或案件的深挖可能會使得與其有利害利益關系的關系網、保護傘一同被深挖出來,對當事人、其利益關聯者或普通黨政官員都起到良好的威懾作用。
4.網絡反腐廉政對政府廉政建設的補充功能
長期以來,我國反腐廉政主戰場是政府機構內部的監察部門和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但兩者時常出現監督不到位或同級紀檢部門無權監管的現象。網民外部監督保證腐敗案件的處理速度和廉政效率,彌補黨政監督的漏洞和缺陷,起到有益補充作用。網絡在線監督員的存在可以形成全天候、全方位、低成本、高效率的全面性監督機制,能夠有效打擊和懲罰腐敗行為,預嚴重防腐敗行為發生。
三、網絡反腐廉政所遭遇的困境
1.網絡廉政教育的困境
網絡廉政教育突破了時間和空間限制,擴大了受教育者的人數和范圍。過網絡窗口,人們可以輕松接受廉政制度,把廉政制度內化為日常自覺行為。此外,網絡教育可以突破時間的限制,隨時調閱、了解需要的內容。但網絡廉政教育亦存在著某些問題。
首先,網絡廉政的教育內容上單調,難以達到內化意志力的目標。其次,網絡廉政的教育方法呆板落后,無法做到因材施教。最后,網絡廉政的教育監督制度不健全,缺乏完善的獎勵和懲罰機制。
2.網絡廉政制度建設的困境
我國廉政建設歷程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政治運動為主階段,二是思想教育為主階段,三是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設并舉,加強制度建設階段。制度在廉政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否堅持制度創新是當前有效開展廉政建設的關鍵。
一方面,網絡廉政法治建設嚴重滯后。我國網絡法規還不夠健全,缺乏必要的網絡方面的基本法,現有網絡立法多處于法規層次。另一方面,黨政干部廉政信用制度建設的缺失。盡管某些地方實施廉政檔案制度,規范了檔案管理工作的系統化,提高了反腐廉政工作的效率。但廉政檔案制度具有滯后性,很難達到有效預防和抑制腐敗的目的。
3.網絡反腐廉政監督的困境
廉政監督是防止腐敗的關鍵,監督的形式主要包括黨的監督、政府部門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三種形式,而以網民為主體網絡廉政監督是外部監督的形式之一。網絡廉政監督的困境體現在以下方面:
其一,網絡廉政監督主體性民意代表性受到質疑。 “新浪有舉報機制,但顯然比較滯后,難以消解謠言所帶來的傷害和負面作用,由于公眾對官方的不信任、悲觀和失望情緒,‘陰謀論顯然更有市場,新浪背了很多黑鍋。” 其二,網絡廉政監督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網絡信息的收集缺乏專業人員參與,時常真假難辨;對網絡信息保密性問題等。
四、網絡反腐廉政的對策與出路
1.創新網絡廉政教育的方法和內容,實施分類分層教育和落實全方位教育內容
反腐廉政教育對于提升黨政干部的拒腐抗變能力意義重大,反腐廉政教育基本目的是預防和抑制黨政干部腐敗行為,需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罰防兼治、注重預防”的方針,提高黨員干部的為民、務實、清廉的自覺性,增強拒腐廉潔的免疫力。
在教育方法方面,要貫徹分類分層的教育方法。“一鍋煮”的教育方式沒有發揮出廉政教育應有的預防和抑制腐敗的功能,應實行分類分層教育。黨員干部崗位級別、職務級別、年齡狀況是實施分類分層教育的實施依據,不同崗位系統可以根據本單位具體狀況,利用互聯網開展反腐廉政。
在教育內容方面,要堅持反腐教育的全面性和多樣性。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法律法規教育、黨紀黨規教育和傳統作風教育。在反腐廉政內容設計方面,要防止單一性腐敗案件報道的單調模式,能夠勇于創新,強化教育的預防功能。
2.健全網絡廉政教育監督機制,把網絡教育和傳統教育相結合,重視加強對青少年的廉政教育
傳統廉政教育和黨風教育緊始終緊密相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對我國廉政監督起到了推動作用。但傳統廉政教育缺少一種持之以恒的長效機制和監督機制。要把廉政教育視為一項長期堅持的制度建設,對廉政教育的效果實施考評,把腐敗案件和單位的年終考評掛鉤,實行一票否決制,強化內部監督。利用課本、網絡等媒介加強對青少年廉政教育,從小樹立廉政光榮、腐敗可恥的思想觀念,而不是“亡羊補牢”式的對成年人的思想灌輸,把廉政意識牢牢內化在青少年的頭腦之中。
3.加快網絡廉政法律的出臺
我國現有界定網絡行為的相關法律法規都是以法規或行政決策的形式,層次低、執行度不高、約束力不強等問題十分明顯。需要出臺一部專門的“網絡法”來規范網絡行為,要對網絡反腐廉政行為的網絡監督、網絡問責、網絡舉報程序、網民權力保護、個人隱私權和舉報人保密等問題加以明確規定。杜絕名為廉政,實為報復事件的發生,問責政府忽視或隱瞞網民舉報,減少因泄露舉報人信息而導致其受到報復行為的發生。
4.健全政府政務公開制度和官員廉政信用制度
政府代表人民行使國家主權,政府的職權是人民賦予的,理應受到人民監督。政府部門有義務在互聯網上公開政府機關的職權范圍,公布機關和公務員的辦事程序,公開辦事結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財產狀況等。隨時接受網民監督,防止濫用職權和腐敗行為的發生。官員廉政信用制度是一種把廉政檔案制度和信用機制相結合的信息管理制度,其內容不僅包括已經發現的腐敗行為,還包括日常信息內容;廉政信用檔案不在是以直接的懲罰腐敗為目的,而是要以信用體系為手段來有效預防和抑制腐敗。
5.完善網絡監督機制
網絡監督是一把雙刃劍,處理得當,將有利于發揮外部監督的促進作用;處理不當,會把黨和政府的形象抹黑,離間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因此,建立并完善網絡監督機制是保障發揮網絡廉政積極作用的重要條件和基本前提。
網絡反腐廉政是網絡時代的產物,是傳統監督方式在網絡信息化條件下的拓展,體現出政府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的理念,也充分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權、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網絡廉政監督已經成為繼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之后的第四種懲罰政府腐敗社會權力。通過不斷完善網絡廉政建設機制,出臺更切合實際的措施和制度,進一步完善網絡廉政教育、網絡廉政制度建設和網絡監督機制建設工作,發揮出網絡廉政監督功能,把我國政府建設成廉潔、高效、為民、務實的政府。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08-06-21.
[2]賀國強.切實加強反腐倡廉網絡輿情信息工作[N].人民日報,2009-11-19.
[3]CNNIC.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D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207/t20120723_32497.htm.
(作者單位:貴州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