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駿
會計學從我國建國初期到現在經歷了漫長的發展過程,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需要我國將會計學的發展提升到一個戰略的高度,從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該文就我國會計學的發展過程和發展的戰略背景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并基于會計學發展戰略,對會計基礎的理論研究提出了可行的意見和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會計學在我國社會學科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經濟持續高速的發展要求我國不斷提高對會計學的重視程度并且重點制定有效的會計學戰略方針。本文就現階段我國會計基礎理論進行分析,并基于我國對會計學發展的戰略方針對其基礎理論的發展和完善提出了可行的措施。
一、會計基礎理論概念及特點
會計基礎理論概念
會計基礎理論主要分為兩類。第一則是對會計科學和會計學科的研究。會計科學形成于十九世紀工業革命時期,對于工業產業帶動的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對世界范圍內對經濟財務支出的預算和決算都更加嚴格,為此,會計學作為研究財務活動和成本預算、決算的一門科學而誕生。會計學科則主要是通過講述會計基礎學和會計電算化等專業的課程為會計科學做出的準備工作[1]。
會計基礎理論特點
客觀性。會計基礎理論通過對客觀存在與會計科學相關的各項事物的闡述,進而揭示會計事物的發展過程本質和規律。根據實事求是的原則對會計部門的相關決策提出寶貴意見[2]。
相對穩定性。會計科學和會計學科的穩定發展是將會計基礎理論應用到會計實踐工作的必要條件。由于會計基礎理論是在會計發展的歷史過程中不斷形成和完善的,因此對于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的會計客觀環境,會計的基礎理論也是相對穩定的。
系統性。會計基礎理論作為會計科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改善國家經濟環境和細化財政部門的財政預算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對于會計基礎理論形成的各個環節和細節,其完整性和系統性都是不可缺少的[3]。
二、會計基礎理論發展完善后的內容與功能
2011年7月4日頒布的《“十二五”科學技術發展綱要》中高度指出,需要把包括會計科學在內的相關科學提升到戰略發展的高度中來。可以看出,不斷完善和發展會計基礎理論的內容對于指導各項社會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4]。
(一)會計基礎理論內容
一般性基礎理論。一般性會計基礎理論是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會計基礎理論。主要包含了會計系統、本質對象和職能等相關方面的理論知識。通過完善會計基礎理論中的各項環節使會計基礎理論更加具備系統性,從而更好地應用到不同的社會對象中,使得社會生產的各項職能都有所提高,通過相互配合和促進來加強會計基礎理論對生產領域和科學的指導作用。
管理基礎理論。會計基礎理論在發揮其競技作用的同時,對政府及社會各個生產企業和部門的財政管理又具有較強的管理作用。這使得會計的管理基礎理論在會計基礎理論的行程中具備了重要的地位。會計管理基礎理論主要包括了財務的管理、經營理論和會計監督體系理論以及對成本的和利潤的運用理論[5]。
(二)會計基礎理論功能
隨著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以及社會生產領域高度信息化和現代化的發展,對會計基礎理論的研究和討論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戰略的重要議程。下文重點闡述了在會計基礎理論在其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主要功能。
認知功能。隨著會計科學不斷應用深入到社會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會計基礎理論對于企業發現自身財政狀況、提出完備的財政政策和完善自身的經濟體制都具有較大的認知作用。通過對會計基礎理論的發展和學習,企業可以認識自身經濟體制內部在發展過程中的關聯。通過定期對自身相關經濟事務的性質和特點進行分析,從而較高的提高其經濟效益。
基礎功能。會計學作為當代社會的一門重要科學對生社會生產和經濟發展的各項環節都具有較大的作用。而會計基礎理論作為會計科學的基礎,可以高效地指導會計學的研究、建設和發展。會計科學的發展可以通過對會計基礎理論研究和完善來進行。通過深化會計基礎理論使會計科學工作由抽象化專為具體化,有效地促進會計工作的展開和會計科學的發展。
預見功能。可以通過將會計基礎理論應用到會計科學的具體實踐工作中來發現和指導企事業單位的經濟發展,對社會經濟領域的發展有重要的預見和指導作用,這體現了會計基礎理論的預見功能。應用會計基礎理論對一定時期內企業經濟效益的分析,可以發現企業發展的良好措施,對企也未來的經濟發展具有更好的預見和指導作用。
三、會計基礎理論發展完善的措施
解放思想。目前我國會計工作的重點仍局限在相關會計人員只對自己單位或部門的預算、核算和決算中,往往對于國家經濟的整體發展沒有一個全局的考量。這嚴重阻礙了會計基礎理論在社會生產中的指導作用。因此,有關部門決策人員和相關會計工作人員需要解放思想,把完善和發展會計基礎理論思想提升到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這在完善會計基礎理論的同時也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較大的貢獻。
堅持創新。對于已形成的會計基礎理論在完善的同時還需要挖掘和完善自己身的創新能力,堅持創新理念,使現有的會計基礎理論不斷融入新的血液來促進和指導社會各個學科的發展。
加強財務管理團隊的素質基礎。有關部門需要結合目前會計財務管理工作的時效特征進行必要的理念宣傳活動布置,爭取將會計相關監督和服務創新功效發展到極致狀態根據目前會計職員的專業技能訓練標準分析,其在計算機智能控制技術和部門預算、納稅申報等流程中必須穩固良好的疏通、協調角色地位。具體措施包括:定期舉辦會計基礎知識的講座會談和內部業務實踐活動,必要時可以布置機制范圍內部的人員素質競賽項目,盡量提升職員的專業素養品位,拓寬其在實際應用問題上的處理能力范圍。
強化內部審計監督部門的控制實效地位。財政監管以及相關審計單位必須主動貫徹本職務范圍內部的基礎思想指導工作,廣泛應用不定期抽查手段對必要部門的會計核算業務和經濟處理不合規則的問題進行排查,并實現全面優質化改良。這樣能夠科學疏導整個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能效,進一步穩固財經紀律,保證主體部門資金的合理應用潛力。
本文通過分析目前我國會計基礎理論形成和發展背景,對會計基礎理論的內容、特點以及功能和理論發展的重點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得出會計基礎理論的完善和發展以及將會計基礎理論應用到生產改革和實踐中,對于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作用和意義。
(作者單位:合肥學院)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經開區 合肥學院新區 電話,15077822826 郵編,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