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偉
在企業為了能夠更好地發展,以及提高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就需要并購市場中的弱勢企業,但是在并購弱勢企業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可估量的風險,尤其是在企業并購融資過程中的風險是不可忽視的。本文介紹了我國企業并購融資時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風險,并對企業并購融資風險程度的有效控制措施進行了詳細闡述。
現階段,為了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優勢,企業并購這種行為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所謂企業并購是指企業想要獲得其他弱勢企業的管理權,并對其進行掌控而進行的一種大型交易活動。企業并購需要有足夠多的資金來支持企業并購,并且會對企業的財務情況產生一定的影響。而所謂的并購融資風險是指企業在并購過程中,主動并購的企業是否有足量的資金并購企業,并對并購之后的企業產生的諸多的不確定性因素。
1 我國企業并購的融資風險
在企業并購之前首先要進行融資過程,一方面要制定一個合理的企業并購融資計劃,然后對整個企業并購時所需的資金進行規劃與計算,以確定并購企業所需的資金以及后期中企業運營的資金;另一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要確定融資時的籌資組合方式,能夠為融資的順利進行做好保障。融資風險是指主動并購的企業是否能夠籌資到大量的資金以支持企業的并購。
并購融資進行預算時的風險。企業進行并購時最終要的就是有資金支持,而單靠企業內部的資金根本沒有辦法滿足并購的要求,進而還會影響企業內部的資金周轉狀況。面對這種情形,企業必須依靠外部籌集到的大量資金對企業進行并購,在籌資過程中的籌資成本以及籌資結構等影響因素是企業融資過程中的重要內容,會對企業產生一定的影響。一方面如果并購融資進行預算的資金超過實際并購企業所需資金,那么就會降低企業的效益;另一方面如果并購企業的實際資金比融資預算過程中的資金量高,那么就會給企業并購過程中帶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給企業帶來相當大的壓力,提升了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
籌資方式帶來的風險。企業并購時有多重不同籌資方式,如向銀行貸款進行融資、利用債券進行融資以及增發普通股進行融資,這些不同的融資方式也會給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風險。
向銀行貸款進行融資給企業帶來的風險?,F階段,在許多的大中小企業中如果出現財務周轉不靈的情況下,首先都會選擇向銀行進行借貸,以維持企業能夠正常運營。因此,向銀行借款也成為企業進行融資的一項重要選擇、重要方式。向銀行借款進行融資速度快較快,并且籌資到的資金多,在這種情況下對企業并購的成功率比較大。但是因向銀行借貸的數額大,就需要承擔其較長的償還期以及較高的風險能力;而且向銀行借貸程序繁瑣。最重要的是企業必須向銀行提供自身的財務狀況以及企業的運營狀況,以使銀行可以有效地評估出該企業以后是否有償還的能力,在經營管理方面還會受到銀行的制約。
利用債券進行融資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所謂債券是指企業為了籌措資金而使用的有價證券。債券融資所給企業帶來的風險不似向銀行借貸,該種融資方式具有成本低、企業的控制管理權不會分散等優勢,因此,在并購融資過程中該種方式是企業融資的主要手段。但是債券融資方式也是存在弊端的,它會影響企業的正常資金流動、增加企業的債務負擔,最重要的是會降低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如果負債過多,嚴重的情況下也會使企業出讓部分資產進行抵押,這樣就會剝奪企業的部分控制權。
增發普通股進行融資給企業帶來的風險。普通股是指企業在并購其它企業過程中籌措資金的一種方式,也就是利用籌措到的資金換取并購企業的資產或者是企業的股票。利用普通股進行融資時不需要償還股本,而且利用這種方式會對企業的信譽度有一定的提高。雖然這種融資方式受到很多并購企業的青睞,但是它也存在著不可預知的風險。首先因為新股東的介入,會影響企業控制權、股權的分散,給企業并購帶來巨大的風險;并購后的企業在財務狀況方面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影響股東的利益,嚴重者會導致主動并購的企業會被其他強勢企業所并購。
以上三種企業并購融資方式都是各有利弊的,所以企業在進行融資之前需要詳細的計劃融資方式,以免使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增加企業的風險程度。
2 企業并購融資風險的控制措施
企業需要有大量的資金是企業并購成功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而有大量資金支持的前提條件就是需要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融資。雖然企業融資過程中所帶來的高風險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企業可以采取相關的有效措施對風險進行控制,以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
制定正確的融資決策,確定融資規模。不同的企業融資方式都具有不同的特點,企業在進行融資之前需要結合企業本身的實際情況如資金結構等與并購融資的特點進行選擇,以做出正確的決策。
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是做出正確決策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確定企業的融資規模就是要確定企業進行并購時所需要的資金量,因此需要對并購企業進行詳細、合理分析,以確定并購企業的價格以及并購后運營企業的財務狀況,這樣才能對資金的安排合理規劃好。
合理安排融資方式,優化融資結構。企業在進行并購融資時需要選擇出正確的融資方式,此時就要考慮融資方式所需的成本狀況、選擇的融資方式所帶來的融資風險狀況以及融資時間的長短對企業并購產生的影響等等各種因素。如果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加之詳細規劃,那么就可以按照降低融資風險的原則進行選擇適當的融資方式。
但是企業在并購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并購企業需要根據自身企業的實際情況安排籌措資金的使用期限;另一方面,企業需要對股息或者債券的利息進行合理的選擇。
優化融資結構是指在正確的選擇融資方式的基礎上,將企業融資所帶來的風險與融資成本劃分在考慮的范圍內,以達到融資總成本最低的效果。優化融資結構的過程中需要遵循兩個方面的原則。其一,確定融資的結構要按照資本成本最小化的原則進行;其二,要維持資本成本在合理的比例范圍內的原則,對融資的債務期限進行分析,并對企業的資金流動合理調整。
合理規劃資本成本。所謂的資本成本是指自由資本、權益資本以及債務資本這三方面的成本。企業進行并購之前確定好并購融資方式之后,需要根據金融市場的變化,通過調整相應的融資方案,降低并購融資的成本,以提高企業的效益。社會中經濟環境、證券市場的條件如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和價格波動狀況等以及企業內部的運營狀況等這些因素都會對資本成本產生較大的影響。因此,企業應該對資本成本進行合理規劃,以保證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達到良好的融資效果。
此外,資本金是企業能夠正常運營以及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因此也是企業并購融資中的一項重要來源。企業能夠進行并購融資主要取決于企業本身的財務狀況以及本金,有了一定量的本金才能夠有較大的能力承擔并購融資帶來的風險,才能夠支撐起企業的發展。因此,有較大的企業資本金也是有效控制融資風險的重要方式。
現階段,在我國的企業并購中并購融資存在著相當大的風險,無論是從并購前融資預算的角度來考慮還是從融資方式、融資結構的方面考慮都會存在不可預估的風險。而且進行并購融資時存在的風險都是不可避免的,在這種不可避免的情況下,只能較大程度的降低并購融資所帶來的風險性。只有合理控制好并購融資過程帶來的風險性,才能為企業的并購做好鋪墊,為以后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奠定基礎。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