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磊 辛月 張金釗
時下中日經貿關系的現狀呈現出一個較為復雜的態勢,導致了學界對其現狀和發展趨勢所作的判斷也不盡相同。根據目前中日交易的具體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知,目前我們對日的貿易,不能采取過熱或者過冷的態度,直接采取這兩種態度是一種草率的行為.從中國和日本的經濟貿易產業結構來看,未來兩國的經濟貿易在互補的同時,勢必會進入一個全新的競爭階段,這種競爭的領域將會進一步擴大,未來兩國的貿易將會向互補和競爭并存這一方向發展。
近年來,日本已經從“十年低迷”的困難局面中走了出來,由于發展方向的正確和發展方法的恰當,使其進入了二戰之后最長的一段景氣時期,這段景氣時期一直持續至今。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近年來中日的經貿合作出現了一些新的動態,這些新動態直接帶來了中日貿易合作的新變化,這種變化是值得我們重視的。準確地對新動態進行分析,對新變化進行應對,及時制定正確、恰當的貿易戰略安排和相應的應對措施對我國在中日貿易處理上是極其重要的。
一、雙邊貿易的新動態
在戰后,中日兩國對貿易的合作采用的是“政經分離”的策略,兩國之間只有少數的民間貿易往來。在兩國恢復邦交關系之后,雙邊貿易額僅僅用了6年的時間就增長了40億美元,增長了之前的5倍之多。這種增長的原因是恢復邦交關系后,兩國解除了對外貿易的限制,使兩國的貿易合作得到了大力的發展。這種增長態勢,在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后,始終保持著一個良好的增長勢頭。1978年到2005年間,這一段時間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已經增長了36倍。從總體情況上來看,恢復邦交之后,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增長勢頭迅猛,雙方都從中獲取了極大的利益,是一種雙贏的局面。但是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在不同的時期,雙方在貿易中的所處地位和受益程度又有所不同,并且一直處于變化當中[1]。
從兩國的雙邊貿易關系來看,恢復邦交關系之后的二十年中,中國對日的貿易依存率遠遠高于日本對中國的,這就導致了兩國在進行貿易的過程中,日本處于貿易的主動地位,但是中國的受益程度更大一些。日本的經濟大局不會受到對話貿易的影響。而由于依存率較高,導致中國的經濟大局會受到很大程度上對日貿易情況的影響。自2003年起至今,日本對華貿易依存率持續升高,而中國對日貿易的依存率卻在逐漸下降,與之前的情況出現了逆轉,這種逆轉是否會令我國在兩國的貿易合作中占得主導地位,目前還不能輕易進行判斷。
二、日本對中國市場進行投資的新動向
我國的經濟一直在持續增長,尤其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后,大量外資的進入,使中國的經濟市場有了發展的資金。而在眾多國家中,日本是中國最大的經濟援助國和外貿投資方,我國有242項目的工程建設都是由日本進行援助和投資的。目前,日本有70家已經進入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均在中國進行了不同程度地投資,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收益。其中,大部分企業處于獲利的狀態,使我國的稅收變得相當可觀,并且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我國剩余勞動力過多的問題。如本對華的投資,解決了我國勞動力過多、技術相對落后、基金不足等多方面的實際問題,并且使日本的經濟競爭力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轉移,與我國形成了一個非常良好的雙贏的局面。近年來,我國有一些實力較強的企業也已經向日本市場進軍,但是在投資的規模和力度上稍有欠缺,與日本對華投資的規模和力度仍然無法比較,所以在往后的一段時期內,日本仍然會占據著兩國貿易合作的主導地位[2]。
三、“政冷”對“經熱”的影響
相互貿易的依存度只是在一方面表現出了中日合作貿易的現狀,而目前兩國的貿易合作正在處于一個逐漸減速的時期。這一現象主要表現在中日貿易的增長率正在逐年下降。日本對華的金額比重雖然仍在逐漸上升,但是在中國市場的境外資金所占份額,日本資金所占的份額正在逐年下降。并且在2008年,日本將停止對中國進行開發援助貸款。目前這種動向已經引起了我國專家的重視,有一部分專家認為兩國的貿易合作已經在逐漸降溫,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兩國的貿易合作正在走向一個“政經雙冷”的局面。
從我國國內的角度出發,兩國的經濟貿易中的確可以發現有一定的降溫趨勢,很顯然,兩國的“政冷”對經濟貿易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這種影響必須得到雙方的重視。從客觀的全局來看,這種降溫趨勢并不是特別明顯,沒有充分的依據可以說明“政冷”對經濟合作產生的影響有多巨大。所以,“政經雙冷”這一種說法又太過武斷。目前中日關系正處在一個微妙的時期,局勢瞬息萬變,所以專家不應該輕易的作出判斷,以免造成心理暗示,是企業的投資受到思想上的影響,成為導致貿易合作降溫的誘發因素[3]。
四、中日兩國的貿易發展趨勢
首先,影響兩國貿易發展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政治因素,中日兩國的政治關系是否得到改善將直接影響兩國貿易合作關系的展趨勢。所以,應該以一個積極良好的態度推動兩國政治關系的正常化發展。日本首相多次訪華,使人們對兩國政治關系的改善產生了良好的期望,但是這種期望又是不夠長遠的、不可靠的。退一步講,兩國若是能保持一種正常的外交關系,就可以對兩國的貿易增長提供一個保障。
雖然中日兩國的政治關系處于尷尬時期,但是依然有人可以清醒的認識到經濟合作與政治關系是應該進行區分的。日本有人提出,無論是叫嚷著中國威脅論也好,或者是實行經濟保護主義也罷,都無法阻止已經和世界多國形成了經濟貿易網的中國,中國勢必會躋身世界經濟大國的行列。所以這個時候不是應該考慮如何因為政治關系而調整兩國的貿易合作關系,而是將政治因素拋除在外,大力大發展兩國的貿易合作關系,爭取使兩國建立起一種雙贏的局面[4]。
對于目前仍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來說,在現今這一個最重要的發展時期當中,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都應該努力維護和保持與日本這種經濟大國的貿易合作關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兩國的經濟市場存在著很大的依賴,除非政治關系出現了根本性的逆轉,否則兩國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出現明顯的經濟降溫現象。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得知,目前中日兩國的貿易合作,是雙方都非常依賴的,所以不會出現明顯的降溫趨勢。而且中日兩國目前不僅在經濟貿易上存在合作,在科學技術上、新項目研發上、以及資源利用技術上都進行了不同程度上的合作,只有將這種合作關系繼續保持下去,并且進一步使其得到發展,這樣才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穩定的雙贏局面。
(作者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匯美公寓139 郵編,100000 電話,1881174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