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效鋒
近期越南盜采我國南海石油,菲律賓通過法律強占黃巖島,南海爭端愈演愈烈,中國與南海各國都處于一個擦槍走火的緊張局面,南海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進行深入探討的時刻。該文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對南海的產生根源和發展的過程與以淺析。同時,又提出了以合作開發、擱置爭議為核心的有關南海爭端解決方法的一點建議,也是對我國領土問題的又一次重新審視。
一、南海爭端的地緣背景
地理環境是構成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方面,它是一種能夠被人們所利用來保障國家根本利益的客觀條件,也是保障國家安全不容忽視的客觀手段。一個國家的地緣政治環境條件直接關系到國家、民族和廣大人民的生存能力,影響到國家的政治力量、軍事力量和其他形式力量的使用,影響綜合國力的發揮,從而影響國家安全。國家安全是以地理環境為基礎的。南海問題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一個具有相當時間跨度的歷史遺留問題,并且隨當代國際環境不斷具體的變化形式、增添內容。
南海(南中國海)是位于我國版圖最南部的一片廣闊的藍色國土,由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四個部分組成,目前,我國實際控制著南海的中沙、西沙群島兩部分,臺灣實際控制著東沙群島,而本應歸屬我國的南沙群島,卻成為多邊領土爭端的爆發點與集中區。南沙群島陸地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但卻有著823000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是根據國際上現行的海洋法,我國可以主張上萬公里的領海和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南沙地區占整個南中國海五分之二的海域面積,是整個南海海洋資源最豐富的區域,海域內盛產大洋性海魚,還有鮑魚海參等等名貴魚類,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同時不可忽略的一點是,在南沙海區遼闊的藍色的海洋之下,蘊藏了大量當今世界上最為重要的戰略資源—約140億噸石油和22.5億噸當量的天然氣,在開采技術日趨成熟的今天,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國早在秦漢時期,就有漁民出南海捕魚的歷史記錄,且我國最早發現、命名南沙群島,最早并持續對南沙群島行使主權管轄。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南海被日本強行霸占,但二戰后,南海的主權已經重新移交中國政府,1942年12月,我國正式接收南沙,而日本也于1952年表示放棄在南海、澎湖和臺灣的一切利益要求,中國對南海有不可置疑的主權。但自1973年起,越南就出兵搶占我國南沙的島嶼,并在之后近四十年的時間里對南沙進行蠶食,甚至公然宣布對南海的主權,盜采石油市值達1693億人民幣,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等國也通過各種手段霸占南海島嶼,開發南海資源,日美也趁機興風作浪,攪得整個南海一片混亂。目前南海54島,中國僅實際占領9島,九段線被徹底破壞,戰略價值較高的島嶼早已被瓜分完畢。
二、南海爭端產生發展的地緣性因素分析
任何國家的存在和發展都基于一定的地理環境,地理環境是人類生存發展和人類活動必需的客觀條件和社會物質基礎與支撐,某種程度上來說,地理要素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類活動的內容。在任何種歷史條件下,生存和發展是一個國家民族最根本的利益,是保障自身安全的底線,而國家的的生存和發展必須擁有最基本的空間、資源等地理條件。因此,特有的地理環境從根本上影響著一個國家的利益,而地理邊界、資源蘊藏等地理要素又影響著國家之間的關系,資源是一個國家保護自身利益和保證社會發展的基礎和根本保障。
南海爭端,歸根到底還是各國圍繞南海資源的爭奪和對戰略地理要素的保護。一方面,南海地區不論是海洋漁業資源還是石油資源,都是世界上儲量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這些資源不論是從其經濟價值還是戰略地位,對每個國家而言都相當的重要,甚至誘人到了可以鋌而走險,侵犯大國主權的地步。據統計,僅越南在南海盜采的石油資源其總價值就已經超過了當年馬關條約要求的所有賠款的兩倍,而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而目前我國的狀況是,南海距離我國的政治中心距離過遠,而且陸地面積少,人口稀少且流動性強,監管不力,缺少行政單位的管轄,處于一個“天高皇帝遠”的尷尬局面。且我國在南海地區的軍事實力并沒有想象中的強,且有美日兩國的干涉,很難大規模調動部隊收復主權,而往往對于南海各國以流氓方式侵占主權的行為無處著力,從而使南海重要的戰略資源被各國瓜分,解決南海問題也很難具體下手,只能在表面做一些功夫。另一方面,南海的戰略位置也十分重要,不但扼守著亞洲最重要的資源通道—馬六甲海峽,還緊鄰周圍一些國家的重要軍事基地,為了保證資源流通和國家安全,各國自然拼命搶占南海的地理要沖,這也是南海問題不易解決的又一原因,沒有國家會拿自己國家的國家安全作為交易籌碼。
三、從地緣角度解決南海爭端的實際方法
南海爭端問題有其復雜的歷史背景和不斷變化的現實情況,但根本目的都在于開發南海資源,也因此各國還是有很大的緩和余地的。我們要根本理解,國家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就是保證領土安全,保證領土安全是維護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的基礎。首先在南海爭端問題上,我們要始終堅持國家領土和主權不容侵犯的根本原則毫不妥協。中國縱有廣袤的九百六十萬遼闊幅員,但沒有任何一寸國土是多余的。任何敢于威脅我國家領土安全的勢力,必然要受到我國的沉重打擊。其次,在此基礎上解決問題時,一定要以和平準則,以共同發展為目標,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為方式方法,規避沖突,從而維護南海諸國共同利益,達到對資源最大限度的利用。最后,各方也要保持一個克制的態度,把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謹記在心,不要挑撥民眾的情緒,理智的看待問題。各國建交不易,關系的保持和發展更為不易,各方也只有在合作的前提下才能達到雙贏。
綜上,本文從地緣政治的角度,對南海的產生根源和發展的過程與以淺析。同時,又提出了以合作開發、擱置爭議為核心的有關南海爭端解決方法的一點建議,也是對我國領土問題的又一次重新審視。
(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