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玲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豐富了發展的內涵,創新了發展的理念,開拓了發展的思路。科學發展觀,第一要務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的本質就是依照對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對我國社會發展道路和發展方式的科學選擇。然而,在學習和工作中,科學發展觀,一旦落實到具體問題上,就出現一定的偏差,應當引起足夠重視,所以在踐行科學發展觀時應注意幾種現象。
一、非科學發展觀
“非科學發展觀”,即為片面的盲目的孤立的利己的單純追求GDP增長的發展觀。在實踐中,很多人把“發展”單純歸結為生產力的發展、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縮小為GDP的發展。客觀地講,近些年來,我們國家的GDP發展速度確實較快,但它是以耗費大量能源和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的發展。不少地方出臺的很多挽救經濟的措施也并非十分科學,有的還嚴重違背經濟發展規律、違背可持續發展、違背永續利用。很多的經濟政策甚至是竭澤而漁、殺雞取卵式的盲目發展。這樣的發展與其說是發展,倒不如說是倒退,是破壞,是為“非科學發展”!
轉變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思想觀念,實質就是要從非科學、離開人的發展的片面的、違背規律的發展觀念中解放出來,真正確立“以人為本”為核心的按規律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念。但是不能不看到,科學發展觀思想已經提出好多年了,可是在一些部門并沒有真正把“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思想落到實處,仍然停留在經濟的發展、數字的發展、政績的發展上,沒有轉到以人的發展為主要內容的科學發展觀方面來,導致現實生活中相當多的人的責任意識、工作態度、思維方法等方面存在大量問題,目中無“人”。因此,著力于人的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當前改革中極其重要的內容。
二、反科學發展觀
“反科學發展觀”與“非科學發展觀”,具有這種傾向的單位個人、企業公司純粹是不要科學發展,反對科學發展。其實質是從自我私利出發,割裂了科學與發展的辯證統一關系。科學發展觀不是科學與發展的簡單相加,它具有豐富的內涵,決不能斷章取義、望文生義。在科學發展觀中,既注重發展又著力科學,科學與發展處在同一個層次上,二者都不能偏廢,并無所謂第一要義與第二要義之分。
科學發展觀注重發展,是基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基于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基于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履行黨的執政使命作出的根本結論。發展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范疇之一。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展社會生產力。只有緊緊抓住和搞好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把握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關鍵。必須繼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
科學發展觀強調科學就是要求我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體現人民利益的至高性和主體性,著力發展的協調性、持續性和全面性,堅持以人為本,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始終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因此,我們要堅決抵制割裂科學與發展辯證統一關系的反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把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偉大實踐提高到新水平。
三、唯科學發展觀
“唯科學發展觀”是以教條主義的態度對待科學發展觀,貌似很崇拜很忠誠很科學實則過猶不及,割裂了科學發展觀與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辯證關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在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偉大事業中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教條主義亦稱“本本主義”,主觀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主要特點是把書本、理論當教條,思想僵化,一切從定義、公式出發,不從實際出發,反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否認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教條主義輕視實踐、割裂理論與實踐、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教條主義實在是貽害無窮,在上世紀60年代中后期所受的傷害,可謂典型例證。時至今日,曾經數度傷害我們的教條主義好像不但沒有任何消退的跡象,反而更有變本加厲之勢,只不過,表現為新的外表和形式而已。教條主義者狹隘僵化靜止地理解科學發展觀,忽視了科學發展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等思想理論之間的內在關系。例如:社會主義民主法制與實現科學發展觀是一脈相承的。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的同時將實現科學發展,而在實現科學發展的進程中也將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科學發展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行進,而社會主義民主法制也將為科學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單位:西安石油大學期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