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震鋒
黨的十八大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要求全國各級黨組織要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出臺了《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油田結合實際,制定了切合油田實際的八項規定,各級黨員干部對照八項規定深入把脈找問題、對癥下藥提作風,有效促進各級黨員干部作風轉變,黨風建設也得到了明顯強化。但是隨著八項規定要求逐步向基層黨員干部隊伍深入,八項規定落實的標準就有所降低,這就使部分黨員干部在作風建設上有所放松,也出現了一些規避“八項規定”的行為。
一、規避“八項規定”的主要表現
廣大基層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風和學風總體上是好的,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比較突出的是:
表現一:學習總是疲于應付,并沒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只是當成政治任務來對待,上級規定學習什么內容,就學習什么內容;學習方式單一,不是領導班子集體學,就是自學,而且缺少學習的心得體會。
表現二:工作漂浮,對工作業務了解不夠深入,工作方法簡單,不會做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習慣性安排命令工作;深入基層次數少,調研就是走過場,發現不了基層存在的實際問題;和職工群眾談心少,不掌握廣大職工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不了解隊伍總體情況。
表現三:在改進文風會風上,精簡了會議,修改了部分會議制度,減少了會議召開的場次,但存在變相開會的情況,比如原來每月召開安全例會,現在每月召開安全專題會等;改進文風上,依然存在以文套文的現象。
表現四:在厲行勤儉節約上,雖然沒有了迎來送往、禮尚往來,但是浪費的現象依然存在。比如:辦公室紙張可以雙面打印的打單頁;基層單位員工在用餐中,依然有剩菜剩飯現象。
二、對主要表現的分析
學習意識不強。只有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工作中抓住關鍵,把握正確方向,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部分黨員干部對政治理論學習不重視,實質上沒有意識到政治理論修養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政治修養與工作相輔相成的關系。
服務意識不強。端正服務基層和職工群眾的態度。如把權利看得高于一切,就會對上負責,對下不負責,就容易脫離群眾。反之,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堅持真抓實干,就能更好地服務職工群眾;調研就是發現解決問題的關鍵環節,如果深入基層只是浮于表面,談工作多,與職工交流少,談要求多,發現問題少,調研就是空談,最終無法提升服務質量。
糾錯能力不強。對八項規定精神掌握不夠準確,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 “從領導機關做起,大力整治文風會風,提倡開短會、講短話、講管用的話,力戒空話套話”的要求未落實到位,沒有消除文山會海,空對空,靠會議和文件“抓落實”的思想,影響了思想和工作作風,干虛事代替了干實事。
傳統意識不強。就要落實《中國共產黨章程》要求,黨章明確規定:黨的干部要堅持清正廉潔,勤政為民,以身作則,艱苦樸素。我黨歷來都有艱苦奮斗和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就是優良傳統繼承發揚不到位,認為家大業大浪費一點沒有什么。歸根到底還是思想上墮落導致奢侈浪費。
三、治理表現的主要措施
加強思想教育有措施,要強化和改進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對黨員干部進行黨的理想、信念、宗旨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又要大力推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使黨員干部政治堅定、思想純潔、工作務實、生活節儉,推動黨員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扎實推進、持續加強。
增強服務意識有措施。機關工作要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辦事效率,根據不同工作任務性質,建立限時辦結制度和問責制度,提高辦事節奏、效率,提升服務形象;開展調查研究要進一步完善調研相關制度,加大對局領導和機關各司局日常工作性調研的統籌力度,根據基層需要和基層工作實際,合理確定內容、形式和參加人員,既要到工作開展好的地方去總結經驗,更要到困難較多、情況復雜、矛盾尖銳的地方去調研解決問題。
強化廉潔建設有措施。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懲防并舉的反腐敗工作機制,進一步營造廉潔勤政的良好環境。時刻以《黨章》和《廉政準則》要求,黨員干部積極踐行廉潔從政承諾,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貫徹執行《關于黨員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的規定》等黨紀條規,做到勤政務實、勤儉節約、秉公用權、生活正派,努力抵制不正之風侵蝕,不搞特權,不謀私利,以實際行動樹立廉潔形象。
強化作風改進有措施。首先是干部從自身查找與八項規定不符的問題,努力克服自身官本位思想,真正俯下身子制定落實整改措施,使學習、思想與八項規定要求一致;公務出差和接待,嚴格遵守相關要求和規定,執行審批程序,確保出差費用和接待費用不超標;勤儉節儉用餐。公務用餐要節儉、節約、節省,本著實事求是、勤儉節約的原則,要盡量在單位食堂安排用餐,用餐盡量用自助餐,杜絕上高檔煙酒、高檔菜肴,嚴格控制陪同用餐人數。
(作者單位: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鉆井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