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洲
堀辰雄是日本昭和初期著名作家。堀辰雄一生作品很多。因寫《圣家族》而一舉成名。《風立ちぬ》〔中文叫《起風了》〕是其代表作。崛辰雄作品以“生” 、“死” 、“愛”為主題。堀辰雄從師于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龍之介。《風立ちぬ》是他與未婚妻在八岳山麓富士見療養院療養與戀愛的經歷以及未婚妻的病逝使他創作出的代表作。
一、引言
堀辰雄是日本典型的“新心理學派作家”,他寫作手法細膩,尤其注重細節描寫,他的作品中常常會出現兩個人內心世界的真情道白,從那些平淡的語言中使讀者能夠體味出人類存在的真諦。他作品中的三大主題就是“生”“死”“愛”。崛辰雄之所以會寫出很多關于生死的名作,這與他經歷了養父、恩師以及未婚妻的死是分不開的。《起風了》是表達堀辰雄生死觀的一部很典型的作品。故事主人公節子就是堀辰雄的未婚妻綾子的化身,由于感染肺結核在療養院修養身體,男主人公便時刻陪伴在她的左右。堀辰雄以一種很平靜的手法描述著男主人公對自己的戀人節子無微不至的呵護以及他與節子之間深深的愛情。男主人公守候著在當時其實是無法治愈的節子,與她一起享受著二人世界。節子最后的離去對于他來說只是意味著節子肉體上的死亡,他相信他們兩個人的感情是會永遠繼續著的。從《起風了》這部小說中可以看出人類雖然在肉體上無法超越死亡,但在精神上是可以超越它的。
二、文學青年堀辰雄
堀辰雄(明治三十七年(1904)十二月二十八日)生于日本東京。當他進入東京一高后便迷上了法國的象征派詩歌,在他十九歲時讀到了萩原朔太郎的詩集《青貓》似乎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詩,因此他下決心今后要成為一個詩人,這對后來堀辰雄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正十二年(1923),堀辰雄還在高中時代即得到日本名作家室生犀星的賞識,經室生犀星介紹堀辰雄又與當時最紅的后來被設為日本文學界最高獎項的作家芥川龍之介相識,很快兩個人的交往就十分密切,崛辰雄干脆稱芥川為恩師,因此甚至引起了當時某個作家的冷嘲熱諷,稱堀辰雄為「芥川の稚児さん」(芥川的嬰兒),他與芥川的關系可為絕不一般。大正十四年(1925),堀辰雄考入東京大學文學系。在東京大學文學系學習期間與日本昭和時期兩個主要流派無產階級文學派和藝術派都建立了聯系,為自己獨特風格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昭和五年(1930)也就是在芥川龍之介死后三年,他取材芥川龍之介的自殺及自身的經歷創作了成名作《圣家族》,受到名作家橫光利一的贊賞,同時在文壇嶄露頭角。這也可以說是一部堀辰雄對“生、死、愛” 初級階段的嘗試性認識的作品。
三、崛辰雄與他的《起風了》
堀辰雄一生創作了很多作品,《圣家族》是其成名作,那是因為他己經開始嘗試著用異樣的意欲來解讀“愛與死”的問題。從此他的小說大多以“愛與死”為主題。《起風了》就是其最典型的代表作。
《起風了》的寫作背景。昭和八年(1933)夏天,堀辰雄去了輕井澤,在這里他認識了一位和他同住一家旅館的女孩矢野綾子。
某一天,堀辰雄在自己房間的窗戶邊看見了一位亭亭玉立、楚楚動人的美少女。從此他不知不覺地在心里開始等待每天早晨的固定時間她提著畫箱從自己窗下通過的那一刻。這個女孩就是矢野綾子,也就是《起風了》里節子的原型。
堀辰雄與矢野綾子從相識、相知到相愛是那么的順利、那么的完美。到了昭和九年(1934)九月兩個人便訂婚了。然而好事多磨,到了第二年春季矢野綾子的肺結核病病情加重,不得不住院治療。于是當年七月矢野綾子為了治療決定住院,堀辰雄為了陪矢野綾子同時也為了休養自己的肺病,兩個人共同來到了八岳山麓的富士見高原療養所住院療養。然而,還沒等到結婚,矢野綾子就于當年十二月病故。《起風了》就是以崛辰雄在自身患病的情況下陪著比自己病情還嚴重的未婚妻在療養院看病的經歷為藍本的。
《起風了》是從昭和十一年(1936)十二月至昭和十三年(l938)三月期間,分五次在不同刊物上發表的。其中《序曲》是昭和十一年發表在《改造》上。《春》是昭和十二年發表在《新女苑》上。《起風了》是昭和十一年發表在《改造》上。《冬》是昭和十二年發表在《文蕓春秋》上。《死亡之谷》是昭和十三年發表在《新潮》上的,最后由這五章整理成篇并定名為《起風了》。
崛辰雄面對“死與愛”。在堀辰雄的作品中之所以選擇“死”作為自己文學的主題,這與他的人生經歷密切相關。關東大地震奪去了一直愛著、呵護著他的母親的生命;他所愛戴、尊敬、甚至是崇拜的恩師芥川龍之介的自殺;與自己恩愛有加的未婚妻矢野綾了的病逝;這些都帶給他了無限的思念與悲傷。
作者在《起風了》這部作品中主要描寫了男主人公陪伴未婚妻節子在山中療養,二人共同在疾病中尋覓生的幸福而又不得不面對死亡的過程。當面對死亡時他們并不是陷入了恐俱、痛苦、悲哀、絕望,而是對生的可求、對幸福的向往、對現實的無奈、對自我的反思和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小說通過人物心理的細膩描繪,情透紙背,使整個作品彌漫著銘心刻骨的悲愴與哀婉的氣息。作品通過大量的心理描寫直擊戀愛中人物的內心世界,透出人對“生、死、愛”這一永恒主題的探索。
《起風了》被日本著名作家中村光夫譽為“最最純粹的詩歌”,在里爾克文體風格的影響下,作品探究生與死的主題。或者說,堀氏文學的一大特征正在于心理表現的確切性,或以瀟灑的理性感覺始終關注“生”、“死”、 “愛”的主題。總而言之,堀辰雄的創作極具特色,他將自己的傳統素養完美地結合于新式的表現方法中,且對日后的心理主義作家如福永武彥、中村真一郎、立原道造等,發生了很大影響。在此意義上,他的創作被稱為昭和文學的一座里程碑。
崛辰雄的作品中“生、死、愛”一直他的三大主題。其實這何嘗不是人生的三大主題。堀辰雄曾在作品中這樣寫到:“人的生是不可測的,死卻在那等著你呢”。你只有讀了堀辰雄的作品才能理解這句話真正的含意。從關東大地震母親的死,到恩師芥川龍之川自殺之死,再到未婚妻矢野綾子的死,再加上自己又一直是疾病纏身,隨時也有可能死……,這一樁樁一件件怎么能不使堀氏文學中把“死”作為了一個主題。說到“愛”,對母親的親情的愛,對恩師那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愛,對未婚妻那深深的戀情的愛,以及對友人、對人生那種眷戀的愛………。愛也就自然地成了堀氏文學的另一個主題了。
《風起了》整部作品為讀者展示了一個充滿清新浪漫色彩的抒情世界。這種感傷的看似平凡的甜蜜緊緊根植于他們的日常生活,使讀者可以清晰的感悟到崛辰雄的生死觀。
【作者單位:吉林工商學院外語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