杲建強
摘 要: 教學活動的設計優劣關系到教學目標能否實現、教學任務能否完成及教學目標實現和教學任務完成程度的高低、質量和效率的高低。體育教學活動設計是自覺地搞好體育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作者認為搞好體育教學活動設計要遵循主體性原則、規范性原則、多樣性原則、學科性原則及實效性原則。
關鍵詞: 初中體育教學 活動設計 遵循原則
一、體育教學活動的組成和意義
體育教學活動是體育教學系統運行過程中施教主體、學習主體分別作用于其他要素,以及兩主體雙向互動所采取的行動的總稱。具體說來,包括施教活動、學習活動及師生互動活動。施教活動包括講解示范、組織和指導學習活動、檢查學習效果、向學生反饋學習信息,等等。學習活動包括聽課、觀察、思考、練習,等等。
教學活動的設計優劣關系到教學目標能否實現、教學任務能否完成及教學目標實現和教學任務完成程度的高低、質量和效率的高低。體育教學活動設計是自覺地搞好體育教學的重要環節之一。體育教師如果不能精心設計體育教學活動,那么,體育教學策略的實施、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都將成為一紙空文,不能對體育教學發揮應有作用。因此,初中體育教師要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充分認識到體育活動設計的重要性,使體育課的教學結構更科學、合理、有效,在教學活動中貫徹新的教學思想,彰顯新的教學理念,由抽象的理論過渡到具體的實踐,使自己的教學充滿藝術性和創造性。
二、體育教學活動設計的依據
體育教學目標、學生的學習準備狀態、體育教學的特殊規律及相應的教學策略設計是體育教學活動的設計依據。體育教學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認知結構、心理結構、身體素質等方面發生量和質的變化,設計體育教學活動時必須正確認識這一目標,建立在分析教學任務和了解學生認知與身心發展的基礎之上。
體育教學要解決的問題多種多樣,而體育教學活動是解決體育教學問題的手段和途徑。體育教學策略的選擇與運用影響體育教學活動的效率,體育教學活動的設計離不開教學策略的選擇。體育教學策略的選擇,要依據一般的和特殊的體育教學規律。例如,知識性的教學活動要根據知識的形成和掌握規律進行設計,技能性的教學活動要根據技能的形成規律設計,行為規范性的活動必須根據行為規范及其接受規律設計。只有這樣,才能使體育教學活動設計發揮應有作用。
三、體育教學活動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教學活動的設計要彰顯學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設計活動。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使自己的教學活動體現出“教依據于學、學受教指導”的辯證關系,充分調動教學雙方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這一點如果認識不位、做不好,教學活動設計就有可能變成片面的施教活動設計,導致施教活動與學習活動不能協同開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效果。“教”的主動性表現在教師身上,教師要主動了解和探討學生身心發展規律,了解學生的知識及能力現狀,制定恰當的發展目標,精心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設計并實施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知識的學習和體育運動。“學”的主動性體現在學生身上,要求學生克服被動心理,加強自我調控學習活動的能力,獲得學習的自由、體驗體育運動的快樂。體育活動的設計要追求“教”與“學”的和諧統一,教師要善于洞察學生心理,從學生的視角審視自己的教學活動設計,并在實施過程中根據環節的推進情況,不斷作出調整、改進與優化。
2.規范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教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全神貫注地傾聽;發散學生思維,使其較快地理解教學內容,掌握運用要領,產生美好的情感體驗;教師的示范、表情、手勢等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能夠有效地指導學生做好練習,協調聽、練、看、想等活動。教學活動的規范性是建立在科學性與藝術性統一的基礎之上的,教師要自覺地用教學規律作指導,追求教學活動的和諧、協調、新穎和高效,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使學生獲取美的體驗與滿足。設計體育教學活動時要以科學性為前提,以體育教學規律為基礎,按照美的規律設計教學活動,積極地進行藝術創造,追求活動的協調、巧妙、簡潔、富有成果和高效率。
3.多樣性原則
體育教學活動的設計要體現出多樣性,體育教學需要多種活動相互配合。同時,為了完成某一教學任務,可能采取幾種不同的活動形式。對于體育能力不理想的學生來說,單調的活動會使他們喪失興趣,注意力渙散。而教學活動多樣化恰好能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強化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如果活動的種類過于復雜化、頻繁化,則會加重學生負擔,使學生感到疲憊,失去興趣。因此,在設計體育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從教學的實際需要及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發展水平出發,使其難易適度。
4.學科性原則
體育活動設計要注意體育學科特點。體育教學活動應該符合體育認識過程規律。對于一般的認識過程規律來說,體育認識過程規律有其特殊性,是一般的認識過程規律不能完全地概括和反映的。作為學科教學活動,體育教學活動自然應該具有體育學科特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習者具體、真實地了解體育認識過程。例如,在設計體育教學活動時,要充分注意體育實踐活動、體育思維活動及它們的相互配合,要充分注意體育語言和體育科學方法的應用。為了體現體育學科的特點,設計主體要注意了解和研究體育學科的特點。
5.實效性原則
體育教學活動設計是對在教學實踐中將要進行的具體活動的預先構想,這個預想要講求實效,不能流于形式。教學活動設計要特別注意從學生現實的身心發展水平出發,講求實際效果。教師要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方法,提高體育教學活動設計質量。一項活動總有其主體、客體和媒體,有一定的內容、形式和時空結構,有一定的目的、過程和結果。一般說來,體育學習活動過程可以劃分為“發動—定向,感知—預備,練習—形式,再練習—鞏固,應用—創新和檢驗—調控”等階段。在設計體育教學活動時,除了要對各項活動的要素作出明確規定以外,還要規定各活動之間的邏輯關系及其空間和時間關系。
參考文獻:
[1]胡凌燕.新課程三維目標教學操作叢書(初中體育與健康)[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1.
[2]毛振明.初中體育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