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宏 鄢俊 劉民
摘 要: 文章探討醫學人文教育現狀及成因,從醫學人文課程建設與實施方面給出可行性建議,對于深化醫學教育改革,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醫學 人文課程 課程建設
隨著傳統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轉變,我國衛生服務體系和衛生服務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衛生需要,人口數量不斷增加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等問題的出現,對醫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培養具有較高醫學人文素質、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較強的臨床實踐能力,具有創新敬業精神,融醫療、保健、預防、康復、健康為一體的應用型醫學人才,研究新形勢下如何改革和加強醫學院校人文課程建設和實施,已經成為我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一、醫學院校人文課程現狀
醫學院校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門類偏少,學時比重偏低,大學生的人文素質較差,他們熱衷于考級拿證、熱衷于上網沖浪,而閱讀詩歌、欣賞高雅音樂的不多。鑒于以上情況,許多高校開始重新修訂教學計劃,加快人文課程改革。經過幾年努力,醫學院校的人文學科建設出現了一些可喜勢頭,但總體來看還是十分薄弱的,大多數課程是依據教師的興趣開設的,缺乏學科的整體規劃,課程安排不夠嚴密,隨意性較強,課程教學質量難以保證。近幾年來,隨著高等院校對人文教育認識的重視,以及部分醫學院校合并入綜合性大學后,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師資較強,醫學院校在人文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國醫學人文學科的水平離它應當承擔的責任還相距甚遠,醫學人文教育依然任重道遠。
二、醫學院校人文課程存在問題的原因
1.對醫學人文教育認識上存在偏差
醫科院校對醫學人文教育的認識,把人文教育曲解為人文學科教育,認為開設了人文課程、講授了人文知識就是進行了人文教育,沒有形成一個對學生的內化教育機制。人文知識被老師概念化地體現在教學內容中,學生僅記憶這些知識的表面含義,而沒有理解其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對人文課程的評價主要采用理論課程考核方法,采用開卷或閉卷的形式考核學生的人文知識,且考試結果與學分掛鉤,學生為獲得學分而學習。此外,醫學人文課程歸為一般素質教育范疇,沒有把醫學專業人才的培養和醫學人文素質的培養結合起來[1]。
2.對醫學人文教育重視不夠
在醫學教育上,側重專業技術教育,忽視人文教育。我國高等教育長期實施文理分科,形成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長期對立的局面。醫學教育對醫學人文教育重視不夠,單純追求專業技術的提高,雖然在基礎醫學教育階段開設了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但課程設置較為單一,選修課為多,課時相對偏少,教學形式不夠靈活,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3.醫學人文教育師資匱乏
我國醫學人文教育起步較晚,師資力量薄弱。一方面,醫學人文教育橫跨醫學和人文科學兩個不同的學科領域,對師資素質要求較高,但專業從事醫學人文教育的教師非常少,醫學人文教育多由人文科學教師、醫學專業教師或醫學教育管理者兼職,醫學專業教師缺乏人文知識,人文科學教師缺乏醫學知識,教師的知識結構欠佳;較少開展對醫學教育領域教師的人文課程培訓,使得教師人文修養的后續培養不足。
三、醫學人文課程實施策略
1.合理設置醫學人文課程
按照循序漸進、不斷深化、不斷發展的原則,分階段構建醫學人文課程體系。第一階段為人文課程基礎內容學習階段,在大學一、二年級進行,主要使醫學生了解大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對醫學及醫學這個職業的相關知識有正確的認識。課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臨床醫學導論、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第二階段為人文課程綜合內容學習階段,在大學三、四年級進行,結合專業發展方向和人才培養目標,主要對醫學生進行職業素質教育,課程主要包括醫學社會學、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衛生經濟學等。第三階段為人文課程應用階段,在大學四、五年級進行,這個階段主要培養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提高學生處理和解決醫療和社會問題的能力,注重實踐能力鍛煉。課程內容主要包括集中見習、分散見習、案例討論、實習等。三個階段相互聯系,構建了相對完整的醫學人文課程體系。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現有教師知識結構不夠合理,影響醫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可以通過引進人文學科和醫學學科的雙領域人才、教師人文素質培訓、聘請外校醫學人文專職教師等方法解決。此外,在醫學人文專職教師的待遇、地位等方面加以重視,出臺相應政策支持鼓勵其繼續教育和深造,避免醫學人文專職教師人才流失。
3.提高課程建設質量
為了保證醫學人文課程的質量,要加強課程建設。可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人文課程的管理,規范醫學人文課程的教學大綱,加強對課程的質量控制;二是改進教學方法,加強社會實踐,加強精品課程建設,提高教學水平;三是為醫學人文課程的學科研究創造條件,規定學生人文素質課程的學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四、結語
認識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2],加強醫學人文課程建設和實施,對于深化醫學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人文教育與醫學專業教育的緊密結合是高等醫學院校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關鍵。
參考文獻:
[1]謝新清,蘭迎春.醫學教育人文精神缺失的弊端及對策.醫學與哲學,2004,25(5):46-47.
[2]楊寶峰.再議醫學人文教育.醫學與哲學,2005(4):32.
基金項目: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項目編號03-114-137);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農村(社區)醫學教育研究中心課題項目;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
通訊作者: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