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的愛是一種品質,是最好的教育方法,是最好的教育藝術,是貫穿班主任工作的主旋律,是班主任的天職。
關鍵詞:班主任;品質;藝術;天職
作為一個住宿生的班主任,說一句簡單而樸實的話,所從事的就是老師媽媽的職業,從生活到學習;從每一件細小的事到孩子們的發展、身心健康和成長過程。關心愛護那些遠離父母的孩子們,我覺得班主任的愛是形成一個良好班集體的基石,也是形成一個良好班集體的紐帶。
因為愛是人的一種基本需要,愛是一切的源泉。對于心理沒有完全成熟的中學生來說,他們更迫切需要的就是愛。尤其是對于住宿生,更需要班主任的愛。班主任的愛是學生的一種心理寄托,是一種內心的渴望。不僅可以使學生體會到溫暖之情,而且很容易使學生感動,增進師生的友誼,使師生之間的情感產生共鳴,學生就會從內心深處對班主任產生親近感和依賴感,就像孔子說的“親其師,信其道也”。班主任愛的力量就會產生熱效應。
例如,我班有一名學生叫孫德雨(化名),剛上初一的時候,就逆反心理特別強,他看不到別人的優點,總是在別人的缺點上做文章,在他的學習生活中體現不出中學生那種陽光快樂的一面。后來經過老師和他多次交談,查明原因,是由于父母離異,父親后組成了家庭,該學生總覺得繼母不夠關愛他,并且覺得父親也因此轉移了對他的愛。同時把家里的怨恨帶到了班級。不僅自己不學習還影響班級的其他同學學習。針對他的這種心理,我就開始從他的生活上關心他,以身邊的實例去引導和開導他。有時候為了讓他感受到我的愛是真誠的,還給他買一些學習用品,為了讓他能敞開心扉接受這種愛,在班級開展了以《愛的力量》為主題的班會。在他生病的時候陪伴在他的身邊,用手撫摸他的額頭等。班主任真誠地關愛學生,就要走進學生的心靈,關注學生此時此刻的需要,和他們一起面對喜樂悲哀。后來這名學生在我的關愛下,由冷漠變得陽光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和繼母的關系也改善了。
所以我覺得,班主任對學生的愛不僅是一種品質,更重要的它是一種教育的魅力。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是班主任的責任,更是班主任的天職,沒有愛就沒有責任感,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管理者,應該有更廣泛的愛、無私的愛、真誠的愛。關愛學生,就是尊重學生的人格,用愛心與學生有了心靈交融,這樣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做好班級工作。
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生于班主任對學生無比熱愛的心靈中。愛是班主任教書育人的動力基礎,更是班主任愛的教育、愛的力量!
參考文獻:
班華.幫助學生學會審美,以美育人[J].班主任,2011(02).
作者簡介:董艷君,女,1963年3月出生,本科,就職于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第七中學,研究方向:初中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