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學習數學一定要打好基礎,教師在課堂上采用的教學方法非常重要,所以要求數學教師制訂合理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數學
課程標準在改進后,在教師的不斷努力下,通過學生和教師的反饋發現,在新課標指導下,初中的數學課程有了很大的進展。初中數學課程在小學的基礎上,擴展了很大的知識面。通過各種新穎的教學手段,使課堂變得豐富多彩。
一、新課標指導下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勢
目前,許多學校已經采用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方法,不論是小學、初中還是大學,都陸續地改進課程標準,結合實際情況,對其課程的主要內容及其授課的方法與手段進行改進。不像傳統的教學模式那樣,只有黑板和粉筆,學生不停地記著板書的內容,年復一年,周而復始地預習、聽講、做題(固定的解題思路與答案)、復習。而新課標的推出,使老師們費盡心思,使學生眼簾中出現新的面貌,教師按新課標的指導下,靈活運用多種新穎的教學方法:提問引導式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式教學方法、情景模擬式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方法等。增加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學會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二、新課標的統一規劃
1.新課標的具體模式要求
新課標的出現,的確使教學的質量得到提高,同時也伴隨著一些問題,各個學校的新課標各有不同,教學的時間安排、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都有著明顯的差異,而各個學校內部,各科老師的新課標在編寫后有沒有經過上級的審批和認證,是否各個學校的代表應聚集在一起,探討或學習新課標,應該有一個統一的模式。根據學生的特點不同,因人而異,應因材施教,但是整體的思路和模式應該大體一致,不是由老師想怎么講就怎么講,想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應該在各個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對新課標里的內容有一定的具體要求,整理出一套合理的方案。
2.使用新課標時對教師的要求
隨著新課標的出現,教師的教學方法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對教師應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說,教師對多媒體的使用,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放一些抽象的結構圖或動畫可以促進學生的積極性。但是如果一味地用多媒體播放大量的文字,并且教師什么都不用做,照著多媒體講,學生會怎么樣呢?學生會越來越困,而且對知識的記憶不夠深刻,這兩種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教師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應抓住時機,在活動中體現出知識點,便于學生理解,達到教學的目的。所以,在新課標廣泛應用之后,應對教師有一定的要求標準。
三、如何按新課標指導開展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
初中數學課的課堂上呈現出新的景象,學生開始被各種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數學知識有趣的同時又藏著奧秘,新課標指導下,老師需要學會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
1.實踐證明式教學方法
學習“概率的意義”的時候,要讓學生掌握正確概率的涵義,教師用游戲的方法,將學生分成4組,每一組發了一個口袋,有一人是投擲者,其他人是接收者,發射的次數為n次,每個接收的人都準備著,但是不知道是不是投向自己,所以,大家知道,投向自己的這件事,是偶然事件,不是必然事件,而每次接受的機會要看每組的人數。通過親身體驗,學生知道了概率的涵義。
2.提問引導式教學方法
學習“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時候,老師先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三角形卡片,這里面有大大小小的不同角度的三角形,老師給出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條件:有兩邊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①有兩個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②老師將卡片均勻地分配給四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找出哪些卡片是等腰三角形,學生開始用自己手里的工具(直尺、三角板、量角器)行動起來,按照老師給的條件很快找到了等腰三角形的卡片,接著老師又說那你們看著手里的等腰三角形,你們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找到他們?學生開動著腦筋,拿著手里的卡片翻過來掉過去地看,老師說把你們手里的卡片折合一下后,發現了什么?這時,有的學生將卡片折完后,對折兩側的圖形大小不一樣,有的學生折完后,發現對折兩側的圖形是一模一樣的,老師看過后說,為什么你們折疊后的結果不一樣呢?學生馬上發現選擇的角度不一樣,接著老師講我們看折完后兩側圖形相同的卡片,看看你們折合的痕跡,是不是發現:一邊上的中線、這邊上的高線與這邊所對的角的角平分線中任意兩條線互相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逆定理,當中包含三個定理)。③此時,學生恍然大悟。老師又拿出等邊三角形,問這個是不是等腰三角形呢?學生胸有成竹的回答著“是”,老師又說:三個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④通過老師的引導提示,學生理解了這一節課的內容。
3.多媒體教學方法
學習“三視圖”的時候,這是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但是空想或者無正確規律的想,就會形成錯誤的影像,為了更好地更直白地使學生看見真實的圖形狀態,老師選擇多媒體是最好的方法,當老師用電腦和屏幕將CAD制作出的正方體、長方體、椎體、圓柱體以及不規則的物體用三維動畫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時,他們會清楚地看見各個方位形成的圖形,頭腦中形成正確的空間方位輪廓圖,同時,在學生大開眼界的同時,他們會增加學習的欲望(這種動畫軟件的吸引)。
4.情景模式教學方法
在數學學習中,與實際結合后,會以應用題的形式出現,例如距離問題等,老師可以通過情景模式進行演示,老師可以通過題意,選擇學生進行表演,學生充當題中的角色。例題:“一條環形跑道長400米,甲每分鐘行80米,乙每分鐘行120米,甲、乙兩人同時同地反向出發,多少分鐘后他們第一次相遇?”老師要求學生甲和學生乙進行情景模擬,并且算出實際的時間,在相遇的地點畫上記號,還可以測出甲、乙二人分別行走的路程,這樣很容易理解解題的思路與方法。
除此以外,還有很多其他的教學方法,實驗教學方法、觀察教學方法等,有待于老師繼續探尋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
新課標指導下進行教學,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隨著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教學當中投入的資金也會相應的增加,課堂的多樣化、新穎化,深深地吸引著學生,同時,對教師應該具有新的要求,教師能夠合理地運用新課標,學生得到了知識,教師的自身水平得到了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沒有合理地運用新課標,會使學生懶散,使教師過分地依賴教具或多媒體,而失去了傳統的教學能力,學校教學質量因此也會受到影響。
參考文獻:
[1]李波.新課標指導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索[J].學周刊,2011(02).
[2]馬偉.新課標指導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索[J].新課程學習:下,2014(03).
作者簡介:劉元淑,女,本科,就職于重慶市大足第三中學,研究方向: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