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鐵峰
在當今世界經濟快速發展和現代科學技術快速進步的情形下,作為國民經濟新興服務部門的現代物流產業,正處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的快速發展之中。大量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是現代物流產業興起所急需的,是現代物流產業快速發展的瓶頸,當今已將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列為我國12類緊缺人才之一。
截至2012年,國內500多所開設了物流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陸續為各行各業培養和輸送了大量急需的物流專業人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現代物流產業人才需求壓力。但是,當前國內各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仍然存在著諸多不足和弊端,主要表現在社會、行業人才需求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效果之間的差異,即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不能快速適應社會、行業需要,其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因此,為使學生學有所需、學有所用,畢業時實現零距離上崗,應選擇能滿足社會、行業需求的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并適時積極推進其改革。
近幾年來,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以下簡稱學院)堅持“以生為本、質量立?!钡霓k學理念,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育人理念,十分重視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改革與研究,并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學院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實施“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工學結合‘二線三循環’人才培養模式”(見右圖)。所謂工學結合“二線三循環”人才培養模式,是指以現實物流管理職業崗位能力提升為主線,以“物流采購管理→物流倉儲管理→物流運輸管理”即現代物流企業工作過程為循環線,通過抓好校內學生課堂理論教學,有序實施“基于現代物流企業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循序漸進教學,完成校內課堂理論教學循環;通過學生校內課程專項實訓、崗前綜合實訓等模擬仿真實訓,利用校內“現代物流實訓中心”模擬當前現代物流企業營運過程,完成校內模擬仿真實訓循環;通過學生校外畢業頂崗實習,進行現代物流企業實際業務操作,完成校外畢業頂崗實習循環。為此,通過有效實施三個教學循環,使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得到很好的螺旋式上升,真正實現高職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工學結合“二線三循環”人才培養模式圖
基于現代物流企業職業崗位操作技能的具體要求,有效合理地設計高職物流管理專業職業能力群(見111頁表),包括物流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基礎能力和專業能力,其中物流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能力又可分為專業核心能力和專業拓展能力。物流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基礎能力主要包括語言表達寫作能力、人際溝通協作能力、英語應用能力和計算機應用能力;物流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核心能力主要包括采購操作管理能力、倉儲操作管理能力和運輸操作管理能力;物流專業人才應具備的專業拓展能力主要包括法律法規維權能力、財務處理分析能力和統計運算分析能力。
物流管理職業能力與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設置分析表
1.第一循環——校內課堂理論教學循環。第一至四學期,以“物流采購管理→物流倉儲管理→物流運輸管理”即現代物流企業工作過程為循環線,通過抓好校內學生課堂理論教學,有序實施“基于現代物流企業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循序漸進教學,完成校內課堂理論教學循環,為學生各職業崗位操作技能的訓練提供理論基礎,并在進行課程理論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性質課程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
2.第二循環——校內模擬仿真實訓循環。校內模擬仿真實訓主要以校內“現代物流實訓中心”為依托,圍繞采購、倉儲、運輸等物流操作來組織實施課程專項實訓和崗前綜合實訓。第一至四學期課程理論教學結束時進行“基礎會計”“統計基礎”“采購管理實務”“倉儲管理實務”及“運輸管實務理”等課程專項實訓,打好專項物流操作基礎,培養扎實的專項物流崗位操作技能及職業生涯發展所需的專業拓展能力。第五學期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崗前專業模擬綜合實訓,一方面,模擬第三方物流企業進行仿真運營,主要是利用校內“現代物流實訓中心”已有的“中海2000物流教學管理系統V2.0”,分角色完成企業客戶管理、企業倉儲管理、企業運輸管理、企業配送管理、企業財務管理及企業統計分析工作,模擬完成貨物入倉、出倉、報關、運輸、結算等作業;另一方面,利用中教暢享“ITMC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沙盤模擬實訓系統V1.2”,學生分組經營一個虛擬物流公司,在同一市場環境下相互競爭與發展,提高學生全局觀念和相互協作精神,培養學生對企業物流管理的綜合駕馭能力、綜合管理能力。
3.第三循環——校外畢業頂崗實習循環。校外畢業頂崗實習主要以校外“實訓基地”為依托,在校內專項操作技能訓練及崗前專業模擬綜合實訓的基礎上,學生于第六學期踏出校門,走上實際工作崗位,運用校內所學的物流管理專業知識進行實際業務操作,從而完成由學校到物流管理工作崗位的最后一步訓練,使學生成為一名優秀的應用型高技能物流管理專業人才。
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所指出的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及基于畢業生應具有的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較寬、素質較高特點,工學結合“二線三循環”人才培養模式下設置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應該對應物流管理專業應有的職業能力培養需要,有效實現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同時,基于物流業“初級職位看證書,高級職位重經驗”的現實,物流管理專業教學應實施“雙證書”制度。職業資格證書是學生畢業上崗的通行證,學生只有同時獲得學歷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如助理物流師或物流師資格證書等)才算合格。故在物流管理專業課程設置時,也應充分考慮學生考證的需要,且與助理物流師、物流師考證課程相對應,并于第六學期與相關有資質的培訓單位合作組織學生參加考證課程考前集中培訓,以確保物流管理專業學生能夠順利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從而增加學生將來的就業籌碼。
依據學生心理成長和學習規律,以提高學生適應社會、順應市場需求,在工學結合“二線三循環”人才培養模式下,通過公共課程和專業課程教學、第二課堂活動、校內外實踐經歷、工作環境熏陶、生活養成及企業職業綜合素質訓練等途徑,實現對學生政治思想、職業道德、遵紀守法、安全、就業理念、身心健康等職業素質教育貫穿于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從而實現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使其具有良好的職業生涯發展基礎,能夠順利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