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重要的教學內容,提高閱讀教學的水平不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更重要的是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的提升對策進行研究,旨在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提升對策;研究
閱讀理解題是高中英語考試中必考的題型之一,其所占的分
值比例較重,同時閱讀理解題也是學生得分的突破口。此外,在素質教育理念下,高中閱讀教學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
力,是提高學生英語信息收集、整理等綜合能力的有力手段。在這種背景下,不斷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是眾多高
中英語教師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對當前影響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的原因進行剖析,再進一步結合實踐教學經驗以及
個人的見解提出解決的對策,以期能夠為眾多高中英語教師提供
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一、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的問題
從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模式來看,教師通常是通過設置
一定的問題對學生的閱讀進行引導。因此,從某種程度而言,教師所提問題是否科學、是否有效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決定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水平。但因為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業績和學生的成績,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設置的問題較為片面和淺顯,過于注重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從而忽視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縱觀大多數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所設的問題可以發現,其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教師所設置的問題不具有連續性和邏輯性,這就容易導致學生的閱讀理解受到干擾,無法對學生的思維起到由淺入深的引導作用。另一方面,教師所設置的提問往往局限于對文章表面的閱讀,其主要針對的是細節性的閱讀。
例如,在學習高一英語Unti 4 Wildlife protection這一單元的
課后閱讀時,教師所提的幾個問題如下:
1.What is wildlife?
2.What wildlife does this article introduce?
3.How to protect the wildlife?
從以上三個問題可以明顯看出,三個問題之間并沒有明顯的
邏輯性并且較為淺顯和片面。三個問題可以通過單純表面閱讀輕松地尋找出正確答案,根本沒有由此體現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究其原因可以發現,教師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題解題能力,其主要針對的是其中的細節題,教師設置的這幾個問題是為了集中提高學生在文章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而不是更深層次的理解
能力。問題設置的不科學導致學生難以真正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這與素質教育的理念相悖。因此,要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水平,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從設置問題方面入手,提高所設問題的科學合理性。
因此,上述的三個問題可以換為:
1.What is this article meaning about?
2.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is article?
3.If you are the worker how do you protect wildlife?
首先,這三個問題是具有一定邏輯性的,需要學生對全文有一個清楚的理解和認識,并且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特別是最后一個問題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是建立在學生對文章主旨有充分領悟的基礎上的,這就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合理運用全文所有的信息資源進行思考,這一點對于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顯著的提升。
教師必須要明確的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單純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題解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真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因此,教師所設置的問題必須能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度理解,并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教師對閱讀教學的時間安排不合理
另一方面,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時間安排也較為不合理,在教師的教學設計中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
用,將大部分教學時間安排為教師的講授,而不是學生的閱讀理解。
例如,在一篇文章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設計為如下幾個步驟。Step 1:Students read the article.(10minutes).Step 2:Students answer the question.(5minutes)Step 3:Check the answers.(5minutes)Step 4:Teaching.(20minures)。
從以上的閱讀教學時間安排中可以看出,教師真正交給學生閱讀的時間僅有10分鐘,留給學生進行理解和思考的問題不足5分鐘。一堂課只有寶貴的40分鐘時間,而教師的講授卻占了足足一半。
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高中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模式是傳統和落后的,教師從主觀上忽視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
體作用,沒有真正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理解。在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下,教師交給學生理解和思考的時間并不多,教師主要是依靠個人的講解來完成教學,導致學生并不能有效地對文章進行閱讀和理解,也就無法達到相應的教學目標。
因此,要提高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水平,教師除了要設置更加科學合理的問題,還要對教學時間進行更合理的安排,要集中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換言之,教師必須深刻了解自己的引導職能,是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和輔助,而不再是強制性地給學生灌輸知識。
三、運用合理的教學評價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最后的總結和教學評價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關鍵,能否使閱讀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升華就取決
于這最后的總結和評價環節。一方面,教師在閱讀教學的最后需要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總結,需要針對學生遇到的難點進行分析,以此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對學生在整個活動中的表現進行點評。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優點進行肯定,鼓勵學生繼續保持和發揮。同時,教師也需要用合適的方式提出學生的不足之處,利用適當的言語引導學生進行改正,而不是對學生責問。
教師必須通過最后的總結對閱讀教學的過程進行總結,才能起到提效的作用。同時,也要用合理的教學評價樹立學生的信心,讓學生能夠在日后進行更好的學習。
總的來說,閱讀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現階段,影響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師所設的問題不夠合理、教學時間安排不科學。教師在集中解決這兩個問題的同時還需要在最后運用合理的教學評價對閱讀教學進行升華,最終達到提高閱讀教學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岑敏慧.提高高中英語閱讀課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2.
[2]孫藝娟.提高高中閱讀教學水平的對策之研究[J].文理導航,2010.
作者簡介:何立志,男,1975年6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四川省遂寧中學校,研究方向:高中英語教學。